4.文学文化常识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5精准备考】2024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文档属性

名称 4.文学文化常识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5精准备考】2024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6 09:5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文学文化常识
一、选择题
1.(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君子处世,刚毅坚韧,努力奋进。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古有祖逖闻鸡起舞,今有邓稼先呕心沥血研制核弹,都体现了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B.《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阅读此书;如果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以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两篇;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则可以从《〈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读起。
C.《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消息,消息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D.雨果,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他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描摹赞叹了圆明园之美,辛辣嘲讽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2.(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名著信息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 《西游记》中,猪八戒有诸多缺点,如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等,但也不失忠勇和善良,是一个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② 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在《骆驼祥子》中,他用通俗朴素的叙述笔调,平实亲切的北京口语,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③ 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创作前期,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太阳”和“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④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英勇的战士,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⑤ 《儒林外史》中的王冕、杜少卿、庄征君、严贡生、周进等正面人物的嘉言懿行,恰与反面人物的丑恶举止形成强烈对比,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3.(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等。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中庸》《孟子》《礼记》合称为“四书”。
D.《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科普巨著,他根据观察获得第一手材料,生动地描写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
4.(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在“城·印象”探究活动中,同学们的发言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古人的称呼与城市有关,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被世人称作“柳柳州”。
B.相较于流连都市,有些文人更喜欢寄情山水,如苏轼与百姓同游滁州醉翁亭。
C.古代城市也有学校,“今诸生学于太学”中,“太学”是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D.许多作品都以作家生活过的城市为写作背景,如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
5.(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花淀》《芦花荡》是《白洋淀纪事》中的“姊妹篇”。《芦花荡》中的老头子为给受伤的大菱报仇雪恨,巧设妙计,痛打敌人。
B.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中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拉纤老人、水手牛保都有积极乐观、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质朴的人性美。
C.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生动描述了蜘蛛、蜜蜂、螳螂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兼具理趣和情趣,被称为“昆虫的史诗”。
D.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春秋三传”中,《左传》《公羊传》以叙事为主,《穀梁传》以解经为主。
6.(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班级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你可以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去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
B.阅读科普作品,可以质疑问难。如读《昆虫记》,要思考法布尔对动物习性的观察和分析是否全部正确。
C.阅读外国小说,要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如要读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不但要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更要了解欧洲的历史、文学等内容。
D.阅读讽刺作品,要体会其批判精神。如《儒林外史》,吴敬梓通过塑造范进、杜少卿等反面人物,揭露了科举制度背后的荒谬本质。
7.(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列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衍太太在“我”父亲弥留之际一个劲儿催促“我”喊父亲,这件事让“我”觉得是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我”因此逃离了故乡。
B.《昆虫记》的魅力源于作者独特的研究方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全书行文严谨,语言沉郁,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C.《艾青诗选》中,诗人创作前期多是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后期聚焦于国家民族苦难、悲伤与反抗,其诗歌意象主要是“土地”和“太阳”。
D.《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各篇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排列,如朱自清先生所言,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
8.(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与传播者,它记载着历史的兴衰,刻录着民族发展的轨迹。请根据你对作者的了解,判断下面文物典籍与标识不符的一项是( )
A. B.
C. D.
9.(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出自《战国策》。
B.“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划线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C.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风格多样,讲究韵律,常见的词牌名有《如梦令》《念奴娇》《天净沙》等。
D.契诃夫,法国作家、戏剧家,和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
10.(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通过祥子“三起三落”后变成行尸走肉的故事,作者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B.《昆虫记》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充满了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C.鲁迅评论吴承恩《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从文学角度讲,猪八戒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他性情憨直、奸懒谗滑、挑拨离间,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谄媚。如在“三打白骨精”中猪八戒就表现出了性情憨直的一面。
D.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大量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书中塑造了毛泽东、朱德等一大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的群像。
11.(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持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是( )
A.一架绣绷、一缕丝线、一枚钢针,在苏州平江古城的一家小店里,深研刺绣技艺30多年的苏绣传承人卢建英埋首锦缎之上,巧手翻飞。
B.素净的坯体亭亭玉立,你不敢相信它竟出自脚下的泥土,一旦工匠绕指挥毫,再经高温煅烧,那淡雅的青花便跃然瓶上。
C.登台六十载,脸上一点白,在插科打诨里演绎百样人生。念白做工里,一团精气神,在念念不忘中传承国粹未来。
D.苦后回甘,饮下的是力量与热情。与茶媲美,共写饮品文化。当醇香的苦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追捧者时,咖啡文化也慢慢进入了中国百姓的生活。
12.(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社戏》等。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D.《海燕》是苏联作家茨威格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13.(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进入园中,志愿者递过来一道题,完成后方可继续游园。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B.冰雪雕技艺是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减法的艺术”。
C.“久仰”“尊君”“寒舍”等都是古代常见敬辞:“拙作”“赐教”“家君”等都是古代常见的谦辞。
D.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14.(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戴圣编纂的。
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离别赠言,这类文体在赠人以言的同时,往往不抒发作者的情志或心怀。
C.古人尚礼。席地而坐,离席站立,“避席”表敬意;“长跪”则是把腰挺直,以示敬意。
D.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15.(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是老舍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写作者儿时就不喜欢“子路负米”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C.《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章节有《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等。
D.《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英国传统女性形象。
16.(2024·新疆·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C.莫泊桑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D.“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
17.(2024·贵州·中考真题)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庄子的著作,《富贵不能淫》就选自其中。
B.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来指代家乡。
C.杨绛,作家、翻译家。有代表作品《流浪地球》、译作《堂吉诃德》。
D.海伦·凯勒,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代表作有《变色龙》。
18.(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中人物成长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成长需要历经磨炼。《西游记》中,孙悟空生性桀骜不驯,敢于挑战权威;后来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经历各种考验,逐渐走向成熟,最终成为斗战胜佛。
B.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引导。《孙权劝学》中,孙权严令吕蒙读书,吕蒙当即觉悟,从此发愤学习,最终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博学之才。
C.成长与家庭环境有关。《简·爱》中,简·爱从小身心饱受舅妈一家人的摧残,在缺爱的环境里长大,最终成为了一个自卑敏感、胆小懦弱的人。
D.成长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故乡》中,闰土在旧社会的多重压迫下,从活泼勇敢、天真可爱的小英雄沦为辛苦恣睢、自私冷漠的木偶人。
19.(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小语同学积累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感想,如《爱莲说》;“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B.《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而成;《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而成。
C.古人称谓通常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分,例如“敝人”“家慈”“愚兄”是谦称,“令尊”“贤弟”“大兄”是尊称。
D.从“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中可以看到除夕放爆竹、守岁的习俗;从“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中可以看到端午节包粽子、插艾草的习俗。
20.(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变色龙》等。
D.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21.(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义的新闻包含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新闻特写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通讯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B.戏剧就是指剧本。剧本的主体一般是指台词。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的对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C.在古代文化中,有不少别称:桑梓代指家乡;鸿雁代指书信;巾帼代指女子;社稷代指国家……
D.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只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22.(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是我国古代纪传体通史的鸿篇巨制。
B.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布衣”“汗青”“婵娟”“青鸟”“簪缨”常用来代指平民、历史、月亮、信使、达官显贵。
C.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由三大环节构成:辞别旧年、团年守岁、迎接新年。
D.《老山界》叙述了红军克服饥饿、疲劳、路途艰险等困难,成功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表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3.(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语言,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B.初冬时节,雪花翩然而至,我们相邀更定时分赏雪游玩。“更定”在古代是晚上十时左右。
C.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冰丝带”“冰立方”“冰之帆”等场馆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文学文化常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B D D D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C C C B A B C
题号 21 22 23
答案 C A D
1.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将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将不太重要的内容放在后面,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本项的“重要性递增”说法不当;
故选C。
2.A
【详解】本题把握名著内容。
③艾青创作前期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象征着祖国和人民,凝聚着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与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太阳”则象征着光明、希望与未来。而“火把”并不是其前期的主要意象,所以该项存在错误;
⑤《儒林外史》中的王冕、杜少卿、庄征君是书中的正面人物,他们的言行体现了作者所倡导的正面价值观。而严贡生是典型的反面人物,他贪婪、吝啬、虚伪。周进其实是一个被科举制度毒害的可怜人,他的形象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将他归为正面人物;
故选A。
3.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有误,“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没有《礼记》。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错误。与百姓同游滁州醉翁亭的是欧阳修,不是苏轼,此项发言内容不正确。
故选B。
5.D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与名著内容。
D.“《左传》《公羊传》以叙事为主,《穀梁传》以解经为主”的表述不正确。“春秋三传”之中,《公羊传》《穀梁传》以解经为主,《左传》以叙事为主。
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有误,杜少卿是《儒林外史》中的正面人物。杜少卿虽然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却出污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份。他蔑视科举,瞧不起功名富贵。杜少卿这个形象,许多研究者都指出这是作者的化身或寓有作者自己的影子;
故选D。
7.D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综合。
A.《朝花夕拾》中,衍太太在“我”父亲弥留之际一个劲儿催促“我”喊父亲,这件事让“我”觉得是对父亲最大的错处,但并未直接导致“我”逃离故乡;在《琐记》中提及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远离故乡,选项表述错误;
B.《昆虫记》的魅力确实源于作者独特的研究方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全书行文严谨,但语言风格并非沉郁,而是生动有趣,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选项中“语言沉郁”表述错误;
C.对《艾青诗选》的描述存在偏差。实际上,艾青诗歌创作的前期多聚焦于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而后期则转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其诗歌意象主要是“土地”和“太阳”,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D。
8.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不是唐代的,故不可能出现“唐刻本·李清照著《漱玉词》”;
故选B。
9.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划线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并未运用借喻手法,本体(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人)与喻体(中国的脊梁)用“就是”来连接,应属于暗喻;
C.对词牌名的归类存在错误。《天净沙》并非词牌名,而是曲牌名,用于元曲中;
D.对契诃夫的国籍描述错误。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戏剧家,而非法国;
故选A。
10.C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及评价的准确理解。
C.在分析猪八戒人物形象时存在错误。猪八戒性情憨直的特点虽然存在,但“奸懒谗滑、挑拨离间,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谄媚”并非其主要或典型特征,且“三打白骨精”中猪八戒并未表现出性情憨直的一面,反而有挑拨离间的行为。因此,该选项表述有误。
故选C。
11.D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句子描述的是苏绣的制作,苏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起源于江苏苏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B.句子描述的是青花瓷的制作过程,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C.句子描述的是京剧中的丑角,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符号之一,是中国戏曲文化的国粹典范,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D.句子描述的是咖啡文化走进中国百姓的生活,咖啡,最初被发现于非洲,而在阿拉伯地区首次被消费,并逐渐传入欧洲和世界各地,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故选D。
12.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韩愈是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有误,《社戏》是鲁迅的作品;
D.有误,《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
故选C。
13.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并非“纪传体”:
C.“寒舍”是谦辞,指自己的家,“赐教”是敬辞,意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
D.《茶馆》是老舍的话剧,《四世同堂》是小说;
故选B。
14.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A.《礼记》是儒家著作,而不是道家著作;
B.赠序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往往不抒发作者的情志或心怀”有误;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故选C。
15.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不是老舍;
B.《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写作者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并非不喜欢“子路负米”;
D.简·爱是一个追求自由、平等,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不是“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英国传统女性形象”;
故选C。
16.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有误,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非英国;
故选C。
17.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 .《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
C.《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科幻文学代表作;
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其代表作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
故选B。
18.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
B.“孙权严令吕蒙读书”“吕蒙当即觉悟”错误。在原文中孙权“劝”吕蒙学习,而不是“严令”;吕蒙的觉悟和发愤学习也并非“当即”发生,而是在孙权现身说法的劝说之下才开始读书的;
C.“最终成为了一个自卑敏感、胆小懦弱的人”错误。简·爱确实在舅妈家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但她在逆境中并没有成为一个自卑敏感 、胆小懦弱的人;相反,她表现出了坚韧不拔、追求平等和自由的精神,并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D.“恣睢”“自私冷漠”错误。闰土在社会的重压下,更多地表现为麻木和顺从,而不是“恣睢(放纵专横,任意胡为)”“自私冷漠”;
故选A。
19.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有误,应为:《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故选B。
20.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说法不正确。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故选C。
21.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故A说法错误;
B.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故B说法错误;
D.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也可以是人。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2.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故选A。
23.D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标点及复句类型。
A.有误,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服装,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没有“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语言”是剧本的主体——台词;
B.有误,“更定”在古代是晚上八时左右,不是十时左右;
C.有误,“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属于短句之间的停顿,应该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