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6 10:21:32

文档简介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大小
@核心知识梳理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由于液体受到 作用,所以对容器底部有向 的压强。
(2)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大小
p= ,其中ρ是指液体的密度,单位是 ,深度h是指研究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单位是 ,压强p的单位为 。由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液体压强只与 和 有关。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2024·甘肃改编)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小光选用微小压强计和透明圆柱状的容器,容器中分别盛有高度相同的水和浓盐水。
(1)实验中液体压强大小的变化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的,这种方法叫作 法。
(2)比较图甲、乙、丙三次实验,说明 ;小光还比较图丙、丁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同组小华认为这样比较得出结论是不正确的,她的理由是 。
(3)若要使丙、丁两图中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丁容器中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2.(2023·营口节选)如图所示,水能从a、b两个相同的小圆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 有压强;b孔中的水喷得更远,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
   知识点2 液体压强的大小
3.(2024·武威凉州区期末)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4.(2024·原创)堰塞湖是地震使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后贮水而形成的危害性湖泊。湖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在深度相同时,湖水对“水坝”的压强将 。在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堰塞湖水位逐渐升高,对“水坝”的压强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ρ水<ρ盐水),下列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pA>pB>pC
B.pC>pB>pA
C.pB>pA>pC
D.pC>pA>pB
6.如图所示,三个容器中都装有水,容器甲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容器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容器丙中B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中档提分训练
7.如图,竖直放置的试管中盛有约一半的水,若将试管稍稍倾斜些,那么(   )
A.试管中水的质量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
B.试管中水的深度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
C.试管倾斜后,水面高度下降,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变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7题图
8.如图所示,小明用如图所示容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实验。则下列现象中符合事实的是(   )
第8题图
9.在家庭实验中,小红将未装满水且瓶盖拧紧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甲、乙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10.(2024·武威凉州区校级期末)小明和小华用图中甲、乙水桶提水,已知两水桶底面积相同,当两水桶内装有相同高度的水时,两水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水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p甲>p乙 F甲>F乙
B.p甲=p乙 F甲>F乙
C.p甲>p乙 F甲=F乙
D.p甲=p乙 F甲=F乙
11.利用图像可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 ,液体密度ρ甲 ρ乙(选填“>”“<”或“=”)。
第11题图
12.孩子做家务,既是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更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周末小红帮妈妈洗碗时发现,水槽内的水越多时,水槽底部的塞子就越难拔起,请你用所学知识帮小明分析其中的原因。
@拓展延伸
13.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它们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乙。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pA、pB。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pA<pB
B.ρ甲<ρ乙,pA>pB
C.ρ甲>ρ乙,pA=pB
D.ρ甲>ρ乙,pA<pB
第2课时 液体压强的计算 连通器
@核心知识梳理
1.液体压强的计算: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可推导出变形公式有h=,ρ=。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
注:计算液体的压力,一般先用p=ρgh计算压强,再用F=pS计算压力。
2.连通器
(1)定义:上端 、下端 的容器叫作连通器。
(2)特点:当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是 的。
(3)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自来水塔装置。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计算
1.潜水员下潜至水面下12 m深处时受到水的压强约为(   )
A.120 Pa B.1.2×103 Pa
C.1.2×104 Pa D.1.2×105 Pa
2.(2023·安徽)“奋斗者”号深潜器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当“奋斗者”号潜至海面下10 000 m深处时,其外部0.1 m2的水平舱面上所受的海水压力约为 N。(海水密度近似为1×103 kg/m3,g取10 N/kg)3.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水,则A处的深度是 cm,B处水产生的压强是 Pa。(g取10 N/kg)
第3题图
4.如图所示,B点受到的液体压强为4 000 Pa,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a。(g取10 N/kg)
第4题图
   知识点2 连通器
5.(跨学科·传统文化)(2024·白银期末)“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一个 ;若将茶壶略微倾斜,水不溢出且保持静止后,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
6.(2024·武威凉州区校级三模)向如图所示的敞口容器中加水,水在不流动时,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是(   )
A.A容器口 B.B容器口
C.C容器口 D.D点位置
7.我国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如图是轮船准备从闸室驶往下游的情景,此时应先关闭上游的阀门 和闸门,打开阀门 ,闸室与下游水道构成了一个 。当闸室水面下降到和下游水面 后, 打开下游闸门,轮船驶向下游。
@中档提分训练
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
A.低于B管中的水面
B.高于B管中的水面
C.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9.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以管中水面高低为依据做标记,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把水管当刻度尺用
B.为了找到两个水平高度相同的点
C.把水管当压强计用
D.便于测量两个点的距离
10.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之比2∶1,内装质量相等的水,那么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和压力之比分别为(   )
A.2∶1,1∶2 B.1∶2,1∶2
C.1∶2,2∶1 D.1∶2,1∶1
11.(2024·平凉崆峒区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两容器装有水,液面相平。当打开阀门时(   )
第11题图
A.由于A处压强大于B处压强,水会由A流向B
B.水往低处流,所以水由B流向A
C.根据连通器原理,水不流动
D.水会左右流动几次,最后静止
12.位于陕西泾阳的郑国渠,是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如图是郑国渠跨路面两侧的截面示意图,两侧水渠和中间的涵洞可以看作是一个 。当水不流动时,水对A点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B点的压强。
第12题图
13.某卫生间的地漏结构如图所示,请你分析地漏存水杯的作用。
14.容器底部有一开口,厚度不计的挡板A刚好盖住开口(如图所示)。容器中水深0.5 m,挡板A面积为2×10-3 m2,质量为0.15 kg。已知ρ水=1×103 kg/m3,g取10 N/kg。
(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
(2)A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3)对A的正中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F,使水从开口处排出,求F最小是多少?
@拓展延伸
1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底面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 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均选填“>”“<”或“=”)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大小
@核心知识梳理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由于液体受到 重力 作用,所以对容器底部有向 下 的压强。
(2)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 各个 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大小
p= ρgh ,其中ρ是指液体的密度,单位是 kg/m3 ,深度h是指研究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单位是 m ,压强p的单位为 Pa 。由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液体压强只与 液体密度 和 所处深度 有关。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2024·甘肃改编)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小光选用微小压强计和透明圆柱状的容器,容器中分别盛有高度相同的水和浓盐水。
(1)实验中液体压强大小的变化是通过比较 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 来判断的,这种方法叫作 转换 法。
(2)比较图甲、乙、丙三次实验,说明 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小光还比较图丙、丁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同组小华认为这样比较得出结论是不正确的,她的理由是 没有保持深度相同 。
(3)若要使丙、丁两图中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应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丁容器中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2.(2023·营口节选)如图所示,水能从a、b两个相同的小圆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 侧壁 有压强;b孔中的水喷得更远,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
   知识点2 液体压强的大小
3.(2024·武威凉州区期末)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B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4.(2024·原创)堰塞湖是地震使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后贮水而形成的危害性湖泊。湖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在深度相同时,湖水对“水坝”的压强将 变大 。在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堰塞湖水位逐渐升高,对“水坝”的压强将 变大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ρ水<ρ盐水),下列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B )
A.pA>pB>pC
B.pC>pB>pA
C.pB>pA>pC
D.pC>pA>pB
6.如图所示,三个容器中都装有水,容器甲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1 000 Pa;容器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800 Pa;容器丙中B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2 000 Pa。(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中档提分训练
7.如图,竖直放置的试管中盛有约一半的水,若将试管稍稍倾斜些,那么( C )
A.试管中水的质量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
B.试管中水的深度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
C.试管倾斜后,水面高度下降,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变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7题图
8.如图所示,小明用如图所示容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实验。则下列现象中符合事实的是( C )
第8题图
9.在家庭实验中,小红将未装满水且瓶盖拧紧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甲、乙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 D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10.(2024·武威凉州区校级期末)小明和小华用图中甲、乙水桶提水,已知两水桶底面积相同,当两水桶内装有相同高度的水时,两水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水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第10题图
A.p甲>p乙 F甲>F乙
B.p甲=p乙 F甲>F乙
C.p甲>p乙 F甲=F乙
D.p甲=p乙 F甲=F乙
11.利用图像可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 正比 ,液体密度ρ甲 > ρ乙(选填“>”“<”或“=”)。
第11题图
12.孩子做家务,既是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更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周末小红帮妈妈洗碗时发现,水槽内的水越多时,水槽底部的塞子就越难拔起,请你用所学知识帮小明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水槽内的水越多时,塞子所在处的深度越大,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可知,水槽底部的塞子受到的压强越大,受力面积一定,压强越大,压力越大,所以就越难拔起。
@拓展延伸
13.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它们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乙。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pA、pB。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
A.ρ甲<ρ乙,pA<pB
B.ρ甲<ρ乙,pA>pB
C.ρ甲>ρ乙,pA=pB
D.ρ甲>ρ乙,pA<pB
第2课时 液体压强的计算 连通器
@核心知识梳理
1.液体压强的计算: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可推导出变形公式有h=,ρ=。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pS 。
注:计算液体的压力,一般先用p=ρgh计算压强,再用F=pS计算压力。
2.连通器
(1)定义:上端 开口 、下端 连通 的容器叫作连通器。
(2)特点:当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是 相平 的。
(3)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自来水塔装置。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计算
1.潜水员下潜至水面下12 m深处时受到水的压强约为( D )
A.120 Pa B.1.2×103 Pa
C.1.2×104 Pa D.1.2×105 Pa
2.(2023·安徽)“奋斗者”号深潜器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当“奋斗者”号潜至海面下10 000 m深处时,其外部0.1 m2的水平舱面上所受的海水压力约为 1×107 N。(海水密度近似为1×103 kg/m3,g取10 N/kg)3.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深度 的增加而增大。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水,则A处的深度是 0 cm,B处水产生的压强是 2 500 Pa。(g取10 N/kg)
第3题图
4.如图所示,B点受到的液体压强为4 000 Pa,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0.8×103 kg/m3,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2 400 Pa。(g取10 N/kg)
第4题图
   知识点2 连通器
5.(跨学科·传统文化)(2024·白银期末)“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一个 连通器 ;若将茶壶略微倾斜,水不溢出且保持静止后,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 相平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
6.(2024·武威凉州区校级三模)向如图所示的敞口容器中加水,水在不流动时,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是( B )
A.A容器口 B.B容器口
C.C容器口 D.D点位置
7.我国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如图是轮船准备从闸室驶往下游的情景,此时应先关闭上游的阀门 A 和闸门,打开阀门 B ,闸室与下游水道构成了一个 连通器 。当闸室水面下降到和下游水面 相平 后, 打开下游闸门,轮船驶向下游。
@中档提分训练
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C )
A.低于B管中的水面
B.高于B管中的水面
C.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9.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以管中水面高低为依据做标记,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 B )
A.把水管当刻度尺用
B.为了找到两个水平高度相同的点
C.把水管当压强计用
D.便于测量两个点的距离
10.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之比2∶1,内装质量相等的水,那么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和压力之比分别为( D )
A.2∶1,1∶2 B.1∶2,1∶2
C.1∶2,2∶1 D.1∶2,1∶1
11.(2024·平凉崆峒区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两容器装有水,液面相平。当打开阀门时( C )
第11题图
A.由于A处压强大于B处压强,水会由A流向B
B.水往低处流,所以水由B流向A
C.根据连通器原理,水不流动
D.水会左右流动几次,最后静止
12.位于陕西泾阳的郑国渠,是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如图是郑国渠跨路面两侧的截面示意图,两侧水渠和中间的涵洞可以看作是一个 连通器 。当水不流动时,水对A点的压强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B点的压强。
第12题图
13.某卫生间的地漏结构如图所示,请你分析地漏存水杯的作用。
答:根据地漏的结构图可知,存水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因此地漏的结构就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可防止异味从下水管中冒上来。
14.容器底部有一开口,厚度不计的挡板A刚好盖住开口(如图所示)。容器中水深0.5 m,挡板A面积为2×10-3 m2,质量为0.15 kg。已知ρ水=1×103 kg/m3,g取10 N/kg。
(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
(2)A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3)对A的正中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F,使水从开口处排出,求F最小是多少?
解:(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103 kg/m3×10 N/kg×0.5 m=5×103 Pa;
(2)由 p=可得A受到水的压力:
F压=pS=5×103 Pa×2×10-3 m2=10 N;
(3)A受到的重力:
G=mg=0.15 kg×10 N/kg=1.5 N,
A刚要被顶起时,A受到水的压力加上A的重力等于向上的力F,
即:F=G+F压=1.5 N+10 N=11.5 N。
@拓展延伸
1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底面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 < 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 > p乙。(均选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