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课题 8.3.1 《印度》 单元 八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世界人口大国”;二是“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三是“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在了解印度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分析地形、气候与粮食作物种植的影响,分析人口、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学习本节课有助于学生对世界地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我国解决人口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022新课标要求 1.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范围及首都。2.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印度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其在南亚的重要地位。【综合思维】根据地形图区分印度主要的地形区,学会根据地图分析某个国家的地形特点。【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实践力】结合印度人口状况分析人口众多的影响,理解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印度人的穿衣、风俗等日常生活,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同时,通过设计导学案和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重点和难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说明其在南亚的重要地位,培养区域认知素养。(重点)运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地形、河流名称信特点,培养区域认知素养。(重点)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印度的人口特点及人口问题,培养综合思维。(重难点)
材料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认识我们的邻国——印度 观看视频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一】印度的地理位置【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39,读图8.25印度的位置和地形,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读图说出印度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读图8.25,归纳印度的地形和地势特点。【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印度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在纬度位置上属于热带、北温带。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南邻印度洋。②印度东邻孟加拉国和缅甸,西邻巴基斯坦,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北部与中国、尼泊尔和不丹相邻。首都新德里。③印度的地形由三部分组成: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地势特点:南北高,中部低。【学习活动二】世界人口大国【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39—P40,读图8.27和图8.28,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读图8.27,比较1950年和2020年的印度人口数据,说出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读图8.28,分析印度人口的年龄结构有什么特点?(3)【想一想】: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和日本相比,有什么差异?【教师】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①1950年印度人口不到4亿,2020年人口接近14亿,人口增长迅速,是世界人口大国。②15岁至64岁人口占比达到67%,说明印度劳动力充足。③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28.9%,14岁以下人口占11.8%,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问题引领2】读图8.29,说出印度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印度人口为什么集中分布在恒河平原及部分沿海地区?【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印度人口密度较高,2020年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63人/千米 。②印度人口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及部分沿海地区。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等城市人口极其稠密,人口数量均超过1000万。③原因: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平原地区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粮食产量高。【学习活动三】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40—P41,回答问题。【问题引领】阅读材料,归纳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2)阅读下表,说说印度众多人口对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压力。【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②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较少,影响粮食供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影响经济发展;人口众多,给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③劣势:食物短缺、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 认真阅读,思考问题,分析归纳。认真阅读,思考问题,分析归纳阅读课文,联系已学过的气候知识,回答问题观看课件演示,思考问题阅读课文,联系已学过的气候知识,回答问题 有助于学生了解印度地理位置知识,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人口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引导学生培养探究能力,比较印度和日本的人口结构,学会分析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印度人口基本情况,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分析人口分布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引导学生了解印度人口现状,探究人口众多的原因,分析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培养全球视野和思辨能力
课堂练习 见同步教学课件第23页—30页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印度的地理位置,探讨了印度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和河流,重点学习了印度的人口情况。同时,我们也讨论了印度的人口政策以及人口增长对国家和社会的多方面影响。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并思考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强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板书 印度:人口大国——印度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陆位置④相对位置地形地势特点:南北高、中部低人口众多的优势: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广阔人口众多的劣势:食物短缺、环境恶化等 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利于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成功地引导学生了解了印度的人口现状、分布以及增长的原因。通过课堂讲解和互动讨论,学生能够对印度的人口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同时,注重结合印度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人口问题的复杂性。但是,在课堂互动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但仍有少数学生表现沉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知识储备或表达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以后需要加强课堂互动,设计更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教师可以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