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日本(第1课时 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1日本(第1课时 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6 15:5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日本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
课题名称:《日本的自然环境》
教材版本与章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
教学知识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表1 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与解读分析
内容要求 内容解读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1.第一条课标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强调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首先在指出地理位置时需要明确该国家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与其他国家的相对位置;其次在领土组成通常包括领陆、领水(内水和领海)和领空;最后,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和行政中心,在地图上指出首都的位置有助于了解该国家的政治和行政布局。 2.第二条课标要求学生根据地形图,气候图等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并通过地图、景观图以及文字介绍,认识到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二、设计理念
以日本多火山地震切入,探究日本自然环境特征
导入展示数据,直观感受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接着通过提问此原因还会带来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日本的领土、地形地势特征、自然资源情况等与此原因的联系;最后学习日本的防震减灾措施和经验并了解日本其他易发灾害。该设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直观的地图和丰富的资料,引导学生建立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之间的联系,培养其地理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其次学习日本防灾减灾经验,提高学生的防灾意识,并为我国防震减灾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教材分析
章节联系与地位分析:本章为“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在教材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与其他章节内容联系密切,共同构建了学生对世界地理的整体认知。
具体知识内容分析:本节教材标题为“日本”,包括三个框题,分别为“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和“对外依赖强的经济”。本节的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第二章第一节内容结构
四、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日本》之前,已经对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能力和地理思维基础。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日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日本的动漫文化、旅游景点等,这为学习日本的地理知识提供了生活化的背景。
学习困难:可能难以理解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板块运动与日本多火山、地震之间的联系、日本的地形地势与河流之间的联系等。
五、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区域认知)
2.借助地图和资料,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理解板块构造对日本地理环境的影响(综合思维)
3.通过案例,理解日本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和应对自然灾害(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以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板块构造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影响;准确概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六、教法、学法与教学策略
1.探究教学法:探究板块运动对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影响
2.教法指导:教师准备学习材料清单、地图材料、提供教学设备等。
图2 教学思路
七、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日本火山、地震数据已经对未来30年的地震预测情况。 提问:该材料展示了日本的自然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 回答:日本多火山、地震 通过数据,直观感受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过渡: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
新课推进①: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布置任务】 阅读日本的活火山分布图和日本及周边的火山地震带图,思考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读图总结】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活跃。 回忆旧识,通过读图,分析板块运动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联系
·过渡:板块碰撞挤压会对日本造成哪些影响?
新课推进②:板块运动影响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1.领土特征 【布置任务】 读图,回答问题: 1.日本领土形态有何特点? 2.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并找出其海上领国 3.找出日本主要的岛屿和内海 4.找出日本的首都 5.日本的海岸线有何特征?会带来什么有利影响? 【教学指导】 1.带领学生回顾地理位置描述方法:半球、纬度、海陆位置,并指出在国家的学习中也要找出该国家的邻国。 2.日本领土组成需提醒注意岛屿的位置 3.从日本作为“岛”国,面积狭小出发,拓展日本采取填海造陆的方式,缓解人地矛盾。 【读图总结】 通过读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增强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2.地形特征 【布置任务】 1.读图,归纳日本的地形地势特点 2.结合材料思考,这样的地形地势特征会给日本带来哪些影响? 【教学指导】 1.引导学生建立地形地势、气候与河流特征之间的联系 2.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森林资源情况,并与当地传统建筑使用木质材料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提供材料,拓展补充日本的农业生产特点。 【读图总结】 1. 2.①河流短小湍急,由中部流向四周,水能资源丰富; ②森林资源丰富; ③耕地面积不足 通过分析地形地势与河流、资源等方面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
3.自然资源 【布置任务】 阅读书本P22思与学,思考:日本温泉数量为什么如此多?说明日本何种资源丰富? 【阅读材料】 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岩浆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 介绍日本的温泉文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材料,了解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和地热资源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
·过渡:日本多火山地震还会带来哪些影响?
新课推进③:多火山地震的影响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布置任务】 结合书本图8.3-8.5,思考日本多火山地震会带来哪些影响? 【教学指导】 提示学生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并适当拓展火山灰会使土壤变得肥沃 【阅读材料】 通过分析火山、地震对日本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新课推进④:防灾减灾措施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布置任务】 1.阅读书本P23,说一说日本为了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采取的哪些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 2.阅读日本雪灾材料,思考: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的原因,当地政府可以采取什么办法弥补雪害对当地经济带来的损失? 【教学指导】 1.提供材料,让学生了解防震减灾和救援的其他措施 2.提供材料,补充日本其他自然灾害——雪灾,并引导学生与日本气候环境相关联 【阅读材料】 1. 2. 了解日本防灾减灾措施,提高防灾意识;通过雪灾的案例,认识自然环境与灾害之间的联系,并辩证看待自然灾害
课堂小结:
·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 带领学生梳理回顾本节主要内容
课堂检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