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日本的人文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
课题名称:《日本的人文环境》
教材版本与章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
教学知识点: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影响、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表1 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与解读分析
内容要求 内容解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征;联系自然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此条课程标准要求不仅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地图和资料的运用,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一个国家的人文地理特征,并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其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
二、设计理念
探究上胜町“零垃圾小镇”的形成背景,了解日本突出人文地理特征
通过探究“上胜町零垃圾小镇的形成背景”学习日本人口老龄化这一突出人文地理环境特点;探究“为何上胜町如此注重垃圾分类”了解日本资源匮乏,进一步分析日本工业分布特点与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材分析
章节联系与地位分析:是“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教材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还与其他章节内容紧密联系,共同构建了学生对世界地理的整体认知。
具体知识内容分析:日本是东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之一。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东亚地区国家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文化特色。日本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节的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结构
四、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日本》之前,已经对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能力和地理思维基础。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日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日本的动漫文化、旅游景点等,这为学习日本的地理知识提供了生活化的背景。
学习困难:可能难以理解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日本资源匮乏与工业分布、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需要教师通过案例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联系。
五、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 说出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 通过地图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思维)。
3.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应对措施。、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难点:分析日本工业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六、教法、学法与教学策略
1.探究教学法:以“上胜町零垃圾小镇的形成背景”、“为何上胜町如此注重垃圾分类”为两大探究主题为主线进行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地理思维。
2.教法指导:教师准备学习材料清单、制作地图材料、提供教学设备等。
图2 教学思路
七、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零垃圾小镇” ——日本上胜町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材料】 靠捡树叶创收千万的“零垃圾小镇” ——日本上胜町。 垃圾分类:镇上设立了统一的垃圾分类回收站,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类垃圾细分为45种。 树叶带动产业:日本有丰富的林业资源,种植了超过320多种无污染的可食用叶子,专门供给高级料理亭各种装饰的花叶。这项产业不需要重体力劳动,留守的老年人和妇女就可以参与。 ·引出日本的人口特征 【材料阅读】 简单阅读材料。 展示上胜町相关材料,引出学习任务。
·布置任务 & 总结过渡 日本十分注重环境保护,从人口角度分析“零垃圾小镇”的形成背景?
新课推进①:“零垃圾小镇”的形成背景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1:“零垃圾小镇”的形成背景 【布置任务】 阅读教材24页相关文字和图表材料,可知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据此,思考下列问题。 (1)分析日本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原因? (2)说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缓解措施? 【读图总结】 根据教材文字和图表材料,总结得出: (1)由于工作不稳定、预期收入下降、育儿负担重导致新生人口持续下降,加之医疗技术改善,人均寿命延长,日本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2)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社会保障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保障老年人生活、提高生育率、减轻育儿负担”等措施缓解。 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渡: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社会保障负担不断加重,上胜町零垃圾小镇的捡树叶创收在此背景下形成,一方面帮助老年人生活得到保障。
新课推进②:为何日本注重垃圾分类回收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2:为何日本注重垃圾分类回收 【布置任务】 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匮乏,故而对于垃圾分类细致,注重环境保护。 日本著名品牌诸多,日本如何从资源小国成为如今的经济大国?日本对外依赖严重,读教材27页思考以下问题。 说出日本对外依赖严重的具体表现。 【教学指导】 引导学生学会读柱状和饼状图,获取有效信息。 过渡:日本在对外经济方面的优势 【活动】 1.据教材28页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图,描述日本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日本工业分布在此处的主要原因。 2. 将代表下列内容的选项填入框图,解释日本工业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 A. 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 原材料和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C. 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 D. 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读图总结】 ①工业原材料和燃料对外依赖十分严重②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 【读图总结】 主要分布: 太平洋沿岸 原因: 日本利用地理位置优势,修筑深水港口和专业码头,发展海洋运输,为工业原材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提供便利。 通过分析日本对外依赖严重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地理信息获取能力。
课堂检测
1.《旅行青蛙》是一款日本小游戏,用户看着这个小青蛙去旅行,等待它的明信片和小礼物。近期旅行蛙去了名古屋、神户和东京,看看它都发现了什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旅行蛙去的名古屋、神户位于日本____岛。 (2)在神户,这只小青蛙去了著名的有马温泉,发回了明信片1。很多日本人喜爱泡温泉,并成为一种生活习俗。旅行蛙研究了六大板块图,发现受____板块和____板块的____(挤压/张裂)作用的影响,日本的天然温泉资源丰富。 (3)在名古屋,旅行蛙参观了日本的重要古迹——名古屋城,还参观了JR中央大厦,并发回了明信片。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文化____(多项选择)。 A.深受中国影响B.东西方兼容C.基督教与佛教兼容D. 传统与现代并存 (4)旅行蛙最后一站来到了东京,了解到奥运会主场馆——新国立竞技场的设计参考日本寺庙建筑的轻型木结构风格,采用了来自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大量木材,以凸显日本的传统文化。请从地形、气候和自然灾害方面思考,分析新国立竞技场的建设大量使用木材的自然原因。 (5)旅行蛙还看到很多工厂,例如东京、横滨等工业城市位于____沿岸。请你帮助旅行蛙解释日本工业集中分布于此的原因。 2. 读日本示意图,按要求完成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_______岛 B_________海 (2)C是日本的著名的活火山——________。日本是个多火山、 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沿海分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加速海外投资,把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作为 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做对日方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现象能反映日本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特点的是( ) ①传统和服与流行时装并存 ②传统民居和欧式建筑并存 ③西餐中餐和日本料理并存 ④文字、宗教、绘画等带有拉美文化的印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