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理解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基本原理,清晰掌握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之间换算的乘除规则,熟练且准确地进行不同单位间的数值换算,如长度、重量、面积等常见单位的换算。
通过解决一系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房屋面积测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换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和运算技巧。
体会小数与单位换算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高级单位名数与低级单位名数相互换算的方法,能够准确进行小数与单位换算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名数换算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正确判断换算方向和选择进率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与单位换算相关的练习题卡片,涵盖不同类型的单位换算题目,如长度、重量、面积等。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记录学习过程和答案的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 开启换算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以填空的形式引入,简单直接,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填一填:
3m62cm = ( ) m
5 元 7 角 3 分 = ( ) 元
8 千米 60 米 = ( ) 千米
2800 平方分米 = ( ) 平方米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低级单位名数改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同学们,当我们要把厘米这个低级单位换算成米这个高级单位时,该怎么做呢?” 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随后,详细阐述这背后的原理:低级单位名数改成高级单位名数,是因为低级单位的数量相对较多,要变成高级单位,就需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这样才能得到相对较少的高级单位数量 。
探索任务 —— 身高大比拼
以小朋友身高排序的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探索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提出问题:按照身高从高到低给 80cm、1m45cm、1.32m、0.95m 这几个小朋友排序。
引导学生思考,要进行排序,需要把这些数据改成用 “厘米” 作单位的数据。
探索 0.95m =______cm 的换算方法:
方法一:0.95m = 9dm + 5cm = 90cm + 5cm = 95cm。
方法二:因为 1m = 100cm,所以 0.95m = (0.95×100) cm = 95cm,也就是可以直接把 0.95 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总结出高级单位的名数 × 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计算 1.32m =______cm ,并交流计算过程。
完成身高排序:1m45cm>1.32m>0.95m>80cm。
应用挑战 —— 动物体重之谜
借助动物体重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出示动物体重数据
体重排序任务:让学生把体重数据统一单位后,按照体重由重到轻排序。引导学生将千克换算成吨或者将吨换算成千克进行比较,如 228kg = 0.228t,35kg = 0.035t,排序为 1.35t>0.75t>0.35t>228kg>35kg。
提问解答任务:鼓励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比如 “一头白鲸比一只北极熊重多少千克?” 解答:1.35t = 1350kg,0.75t = 750kg,1350 - 750 = 600kg。
闯关练习 —— 智慧大冒险
通过一系列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闯关的情境中强化对小数与单位换算知识的掌握。
第一关:基础换算挑战
0.3kg=( ) g
3.7t=( ) kg
2.63km=( ) m
0.86m =( ) dm
第二关:综合换算挑战
1.09m=( ) mm
2.56t=( ) kg
2.3kg=( ) g
4.6m=( ) dm
2.95 元 = ( ) 元 ( ) 角 ( ) 分
第三关:实际应用挑战
帝企鹅身高:120cm =____m
海象体重:1980kg =____t
浣熊体重:7.5kg =_____g
第四关:大小比较挑战
在○里填上 “>”“<” 或 “=”。
3.61m○362cm
284g○0.284kg
1480m○1.5km
532cm○5.3m
第五关:数据改写挑战
“奋斗者” 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到了 10909m。(用千米作单位)
嫦娥五号探测器总重 8.2t。(用千克作单位)
马拉松比赛全程是 42km195m。(用千米作单位)
一艘轮船重 2150000kg。(用吨作单位)
课堂总结 —— 收获换算宝藏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回顾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名数换算的方法,强调判断改写 “方向” 和 “进率” 的重要性。
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包括学到的知识、解题方法和学习感受等。
五、教学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寻找生活中至少 5 个需要进行小数与单位换算的例子,并记录下来进行换算。通过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多数学生能掌握换算规则并进行运算,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复杂单位换算时出错。过程与方法上,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数学思维,不过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情感态度方面,成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后续教学需针对薄弱学生加强辅导,优化小组讨论形式,提升全员参与度,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