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与单位换算(1)教学设计
一、课程内容分析
本课程围绕小数与单位换算展开,通过给小朋友按身高排序的情境,引出将低级单位(如厘米)换算成高级单位(如米)的问题。重点讲解了单名数和复名数的单位换算方法,借助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 “低级单位的名数 ÷ 进率=高级单位的名数” 这一核心知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单位换算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准确进行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换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涉及单位换算的实际问题。
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等探究单位换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练习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用于辅助理解长度单位换算)。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呈现情境:多媒体展示小朋友们的身高数据,即 80cm、1m45cm、1.32m、0.95m,提出问题:“按照身高从高到低给下面的小朋友排序。”
引导思考: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发现单位不统一,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引出把数据改成用 “米” 作单位的需求。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80cm 换算成 m 的探究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忆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提问:“1m 等于多少 cm?” 得出 1m = 100cm。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将 80cm 换算成以 “m” 为单位的数。
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讲解。一种方法是根据分数的意义,80cm 是 100cm 的,所以 80cm = m = 0.80m = 0.8m;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小数点移动规律,把 80 缩小到它的,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 80cm = 0.80m = 0.8m 。
总结方法:教师总结将低级单位(cm)换算成高级单位(m)的方法,即低级单位的名数 ÷ 进率=高级单位的名数。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小组讨论和汇报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理解单位换算的本质。
1m45cm 换算成 m 的探究
提出问题:教师提问:“1m45cm 是多少米呢?” 引导学生思考复名数的换算方法。
分析讲解:教师讲解,复名数中高级单位(m)的数 1 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再把低级单位(cm)的数 45 改写成高级单位(m)的数,45÷100 = 0.45m,作为小数部分,所以 1m45cm = 1m + 0.45m = 1.45m。
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归纳把含有低级单位的复名数改写成含有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再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
设计意图:在单名数换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复名数的换算方法,由浅入深,逐步深化学生对单位换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三)实际应用,提高能力
基础练习:出示教材 P47 “做一做” 中的题目,如 24dm=( ) m、1450g=( ) kg 等,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学生上台板演,教师进行点评,强化学生对单位换算方法的运用。
判断练习:给出判断题,如 “教室面积是 56.8 平方分米。”“把千克数改写成吨数,要除以 1000。”“因为 580 克 = 0.58 千克,所以 6 千克 580 克就等于 60.58 千克。” 让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加深学生对单位换算知识的理解,纠正易混淆的概念。
综合练习:速度排序。
对于速度排序问题,引导学生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单位换算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练习:给出一些拓展题目,如 “4 角 3 分 =() 元”“5 米 6 分米 =( ) 米”“3760 米=( ) 千米 ( ) 米” 等,让学生思考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知识迁移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单位换算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四)课堂小结
回顾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换算的方法(低级单位的名数 ÷ 进率=高级单位的名数),以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的方法。
强调重点:强调单位换算的关键是确定进率以及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和位数,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认真仔细。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总结能力。
(五)课后练习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教科书 P49 “练习十二” 第 9 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单位换算知识。
备选练习:提供一些备选练习,如单位换算的填空题、选择题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拓展提升,同时也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巩固练习的机会。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我检测的能力,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方法。但部分学生在复名数换算和涉及不同类型单位换算时仍存在困难,后续教学中应加强针对性练习,注重对学生错误的分析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