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茂名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6 16:16:23

文档简介

天被时代赋予新的审美内涵。以新水墨表现古器物,以新工笔表现“博物馆热”,使老传统
成为新风尚,走进博物馆,便开启了探索历史、感受文明、体验文化的旅程。这些现代博古
图的欣赏者不再是文人雅士,而是四方游客,观赏场地也由室外迁至精心设计的博物馆
内,不变的是观众欣赏文物时专注的眼神与沉浸的状态,折射出中国人隽永的博古情怀。
(摘编自于硕《博古图一物与人的“雅集”》)
材料二:
明清时期的瓷片上有许多博古图,它们被藏界统称为“博古”。“博古”是中国传统性
极强的绘画门类,以钟鼎彝器为描摹对象,意为“博通古事,雅聚艺苑”。
博古画,是一种摹写古代器物形状的绘画。另外用古器物图形装饰的工艺品,也被称
为“博古”。其典出于汉代张衡《西京赋》“雅好博古”,乃谓博通古代器物。北宋大观年间
宋徽宗命人将宣和殿所藏古物,编绘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后来凡是印拓或仿摹钟鼎
等古器物的画通称“博古画”。博古画不限于某一物事,秦砖汉瓦、碑帖字画、缂丝织锦,都
在其列,与日常生活中的瓷盆、嘉花、异卉、果蔬和节令风物相映成趣。
宋代以来,金石学兴起,对古器物的研究与鉴赏活动,也培养了人们对文物的审美取
向,反映到艺术活动中,就是以“博古图”为代表的文物题材绘画的产生,并影响到工艺美
术,如瓷器、建筑装饰、雕刻之中。早期“博古图”侧重于“鉴古”活动场景,后期则以文物
本身为主体内容。“博古图”是金石学影响下审美趣味的典型反映。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始于唐宋时期,至明代有了新的诠释,到了清代达
到新高度。“博古”文化也因之经历着变迁。南朝梁的沈约在《与何胤敕》中有“吾虽不
学,颇好博古”的阐述,说明崇古之风已经萌芽。随着政权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当权者对
古物收集日益重视,到了北宋大观年间,宋徽宗主持编绘了《宣和博古图》,绘有商代至唐
代铜器入百余件,因集宋以前青铜器之大成,故称“博古”。之后“博古”一词的含义有所
扩大并加以引申,凡在工艺品上加以鼎、尊、彝、瓷瓶、玉件、杂宝、盆景、琴棋书画等题材,
以及添加蔬果作为点缀的纹样,皆以“博古”名之,寓意高洁清雅,不同于流俗。
我们现今见到最多的是,绘于瓷器上的博古图案,最早出现在明末的瓷器上,而当时
也只是以瓶花的纹饰为主,到了清代顺治时期,受到晚明影响,民窑青花瓷器上也出现了
此类图案,工匠们也有了雅意。除瓶花外,还有青铜花觚、石桌、带底座的果篮、茶壶、如意
等新纹饰,虽然未见官窑器物,但也说明博古品位有了提升。
(摘编自胡剑明《从明清青花瓷片说“博古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徽宗主持编纂的《宣和博古图》最早大规模对古器物的造型等进行描摹拓印,对后
世博古图创作影响深远。
B.如今人们常见的博古图案最早起源于明朝,到了清代顺治时期,民窑青花瓷上也出现
了此类图案,说明博古品位有了提升。
C.全形拓本与花鸟画结合的创作图式和颖拓、博古画汇聚成为中国画体系的一个分支。
D相较于青铜花觚、石桌、如意等纹饰,瓶花纹饰更早作为博古图案,出现在瓷器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前三段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充分论证了博古图创
作历史悠久、题材多样、意蕴丰富的特点。
B.从宋代到清末,博古图的描绘题材从古器物本身逐渐拓展到花卉蔬果等与金石器相
,结合,不仅意趣独特,也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有了新的诠释。
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参考答案及解析
语文
2024一2025学年度茂名市七校联盟高一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
饰领域重要发展阶段”是合理的推断。C.材料二中
力。B.材料中是“绘于瓷器上的博古图案,最早出现
提到“到了清代顺治时期,受到晚明影响,民窑青花瓷
在明末的瓷器上…到了清代顺治时期,民窑青花瓷
器上也出现了此类图案,工匠们也有了雅意”。这表
器上也出现了此类图案”:另外,材料二最后是“青铜
明明代博古图在青花瓷装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
花觚、石桌、带底座的果篮…但也说明…有了提
风格有所转变。因此,③处填“在青花瓷装饰中广泛
升”。C.材料一第3段末,见“尤其是以能体现古器
应用且风格转变”是正确的。D.材料二中提到“到了
物立体样态的全形拓本为主体的博古画,墨拓古拙厚
清代顺治时期,受到晚明影响,民窑青花瓷器上也出
重的金石韵味,与传统写意花鸟的生动鲜活形成一种
现了此类图案,工匠们也有了雅意”。这表明清代瓷
有趣的对比,并赋子对方新的意义,相映成趣。全形
器制作工艺高超,博古图在瓷器装饰上达到了鼎盛。
拓本与花鸟画结合的创作图式逐渐流行起来”同义
因此,④处填“瓷器制作工艺高超”是正确的
转述。
4.参考答案:博古图是以钟鼎彝器为描幕对象,草写古
2.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
代器物形状的一种中国绘画。(4分)
能力。
【命题意图】本题重在考查对文本信息的检索、定位、
A.前三段没有对比论证。B.最后“也使得中国古代
鉴别、整合能力。
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有了新的诠释”错,选项强加
评分参考:(1)答出“以钟鼎彝器为描摹对象”“墓写
因果。D.张冠李戴,见材料二第三段,“博古图”是金
古代器物形状”每点给1分。(2)“一种中国绘画”2
石学影响下审美趣味的典型反映。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3.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检索、定位、鉴别、筛选
可的情给分。
信息的能力。
5.参考答案:(1)博古图发展中,其将博古视作通礼乐
A.材料一中提到“明代则把古器物赏玩视为·进德精
之源的途径这一深层内涵不断传承,启示我们应关注
艺'的生活美学。董其吕将崇古、好古与个人修为联
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将其传承发扬:
系在一起”。这表明在博古图的发展中,明代注重将
(2)博古图在发展中题跋内容有所变化,博古文化有
古器物与个人修养、生活美学相结合,体现了对古代
所变迁,启示我们应在新时代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
文化的传承和工艺与古物形态的结合。因此,“传承
函,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
古代文化,注重工艺与古物形态的结合”应该是明
(3)现代博古图在博物馆中以新形式展现给新观众,
代。B.材料二中提到“我们现今见到最多的是,绘于
启示我们应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为传承传统文
瓷器上的博古图案,最早出现在明末的瓷器上,而当
化注人新活力。
时也只是以瓶花的纹饰为主,到了清代顺治时期,受
(6分》
到晚明影响,民窑青花瓷器上也出现了此类图案”。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
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元代博古图在瓷器装饰领域崭
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
露头角”,但通过材料二中的内容可以推断出,博古
给分。
图在瓷器装饰领域的应用是从宋代开始逐渐发展的,:6.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
元代作为宋代的后续朝代,很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
思想内容的能力。
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开启了博古图在瓷器装饰领域的
A.“体现了他一贯的粗心大意和不尊重自然”错,过
重要发展阶段。因此,②处填“开启博古图在瓷器装
度理解人物形象;B.“在河岸”错,猎人与野兽均在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