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井冈翠竹
一、知识预习
1、人物简介
袁鹰(1924—2023),原名田锺洛,江苏淮安人,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政治家。曾发表过《白杨》《筏子》等优秀作品。
2、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深坳(ào) 梭镖(suōbiāo) 砍伐(fá) 修长(xiū)
摇撼(yáohàn) 殷切(yīn) 功勋(xūn) 郁郁苍苍(yù)
重重叠叠(dié) 魂飞魄散(pò) 绞尽脑汁(jiǎo) 悬岩绝壁(bì)
幽谷荒滩(yōu)
3.解释下面的词语。
【梭镖】装有长柄的两边开刃的尖刀。
【殷切】深厚而急切。
【魂飞魄散】形容非常惊恐。
【绞尽脑汁】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想尽办法;费尽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
【悬岩绝壁】高耸的断崖和石壁。形容山势险峻。
【幽谷荒滩】幽静、深邃的山谷,荒凉的滩涂。
二、课前小练
1.下列各组短语结构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好奇地问 宁静和喜悦 祖国万岁 游山西村
B.非常委屈 摘花的习惯 来得及时 登飞来峰
C.登幽州台 孙权劝学 阳光灿烂 驿路梨花
D.一棵桃树 重视语文 千山万水 逢入京使
2.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正确
B.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这一句中“厄运”“毁灭”“高尚”的词性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和名词。
C.仙露琼浆 土地的誓言 稳操胜券 郑人买履 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两句诗(文)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3.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为了设计出一个完美的方案,在办公室里绞尽脑汁,对着电脑屏幕思索了整整一夜。
B.窗外,春天的气息早已弥漫开来,漫山遍野都是嫩绿的新芽和盛开的花朵,一片生机勃勃。
C.回想起过去在那个充满血雨腥风的战场,敌人的炮火轰鸣,战友们的呐喊与倒下,仍让他心有余悸。
D.那时的每一场战斗都仿佛是一场生死较量,稍有不慎就会魂飞魄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B.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C.《写字》教材进入海南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5.下列语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虽然正在血气方刚的年纪,却很沉得住气,从来不曾好勇斗狠。
B.他刚升了职,现在却得了这种奇怪的病,真是祸不单行。
C.她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D.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让人忍俊不禁。
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袁鹰的《井冈翠竹》(原名《青山翠竹》)是作者当年访问中国革命圣地井冈山后所作。文章诞( )生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旨在通过井冈山的翠竹意象,回sù( )革命历史并呼应时代精神,传递革命传统与社会主义建设相融合的主题。
作品以井冈山的毛竹为主线,先以诗意的语言描绘竹海的外形之美,将其比喻为“岗哨”“奇兵”,赋予其革命气韵;继而追忆革命战争时期翠竹的贡献——竹钉御敌、竹筒送粮、竹扁担挑革命重担,展现其“神勇”;最后聚焦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翠竹化身建材支援全国建设,体现其“奉献精神”。全文以竹喻人,表面赞竹,实则ōu( )歌井冈山人民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的革命品格,并延伸至亿万中国人民的精神象征。
写作特色上,袁鹰融合抒情、议论与叙事,语言凝练且富有画面感。他善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增强感染力;还用顶真手法强化翠竹顽强的生命力。象征手法的贯穿使自然物象升华为革命精神的载( )体,历史纵深与现实意义交织,fù( )予散文深沉的历史厚重感与澎湃( )的时代激情。
6.给文段的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7.结合文段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文字交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井岗翠竹》一文运用象征手法,以竹喻人。
B.从第二三段文字看,《井冈翠竹》一文主要运用象征手法,井冈翠竹实则是革命精神的载体,文章中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
C.“井冈翠竹”是《井冈翠竹》这篇文章的线索,贯穿于全文对井冈山的毛竹的外形描写、贡献追忆和精神赞颂之中。
D.全文大量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其目的是使语言形象优美,读起来有气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好奇地问”是偏正短语;“宁静和喜悦”是并列短语;“祖国万岁”是主谓短语;“游山西村”是动宾短语;B.“非常委屈”是偏正短语;“摘花的习惯”是偏正短语;“来得及时”是中补短语;“登飞来峰”是动宾短语;C.“登幽州台”是动宾短语;“孙权劝学”是主谓短语;“阳光灿烂”是主谓短语;“驿路梨花”是偏正短语;D.“一棵桃树”是偏正短语;“重视语文”是动宾短语;“千山万水”是并列短语;“逢入京使”是动宾短语;故选A。
2.答案:D
解析:A.“看,梨花”!此句标点使用错误。当引用的话语是完整的句子时,句末的标点应放在引号内,所以正确的标点应为“看,梨花!”;B.“厄运”指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是名词,并非形容词。“毁灭”意思是摧毁消灭,是动词。“高尚”意思是道德水平高,是形容词,并非名词;C.“仙露琼浆”是并列短语。“土地的誓言”属于偏正短语。“稳操胜券”属于动宾短语。“郑人买履”是主谓结构,属于主谓短语;故选D。
3.答案:D
解析:A.绞尽脑汁:意思是费尽脑筋。此处说他为设计完美方案,对着电脑思索一夜,形容他费尽心思的状态,使用恰当;B.漫山遍野:指遍布山野,形容很多。此处用来描绘春天漫山遍野都是新芽和花朵的景象,使用恰当;C.血雨腥风: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战场有敌人炮火轰鸣,战友的牺牲,形容战场的凶险,使用恰当;D.魂飞魄散: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通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突发的、极其恐怖的事情时的惊恐状态。而句中说的是战斗中的生死较量,用“魂飞魄散”来描述,程度过重,与语境不符,使用不恰当;故选D。
4.答案:A
解析:B.语序不当,将“发扬和继承”改为“继承和发扬”;C.句式杂糅,删去“目的”或“为了”;D.语义重复,删去“大约”或“左右”;故选A。
5.答案:B
解析:A.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此处说他虽然处于精力正旺盛的年纪,却很沉得住气,使用正确;B.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升职”是好事,“得了奇怪的病”是坏事,并非不幸的事接连发生,不能用“祸不单行”来形容,使用有误;C.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此处说初次接触就对她产生了好感,使用正确; D.煞有介事:指装模作样,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此处说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装模作样地在房间里巡视的情形引人发笑,使用正确;故选B。
6.答案:dàn;溯;讴;zài;赋;pài
解析:诞生(dàn shēng):出生,降生,常用于比喻新事物的出现。
回溯(huí sù):回顾,回忆,往回想过去的事情。
讴歌(ōu gē):歌颂、赞美,用歌唱、言辞等赞美。
载体(zài tǐ):能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如信息载体。
赋予(fù yǔ):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
澎湃(péng 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可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7.答案:D
解析:D.根据第三段中“他善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增强感染力”可知,说明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主要目的是增强感染力,而不仅仅是使语言形象优美、读起来有气势;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