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外国诗二首 预习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0外国诗二首 预习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6 15:2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外国诗二首
一、知识点预习
(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知识点
1、作者简介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的始祖”。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2、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忧郁( yù ) 瞬息( shùn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忧郁:忧伤愁闷。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怀恋:怀念。
(二)未选择的路 知识点
1、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他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又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著名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等。
3、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幽寂( jì ) 涉足( shè )
萋萋( qī ) 延绵( yán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污染:有害物质混入空气、土壤、水源等而造成危害。这里指路上没有留下脚印。延绵:延续不断。
二、课前小练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幽寂(jì) 怀恋(liàn) 诱人(xiù)
B.伫立(chù) 忧郁(yù) 涉足(shè)
C.延绵(mián) 瞬息(shùen) 丛林(cóng)
D.污染(rǎn) 叹息(tàn) 萋萋(qī)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英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颂。他的著名诗作还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
B.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鸿儒”来代指家乡、家人、月亮、音乐和老师。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话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在关于朋友关系的各种称谓中,“金兰之交”指的是情投意合的朋友,“萍水之交”指的是儿童时期结成的朋友,“布衣之交”指的是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口吻,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B.《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政治抒情诗。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诗人在严峻艰苦年代里的座右铭。
D.在《未选择的路》中,诗人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寄寓了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生活哲理。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李老师在讲课时总是妙语连珠,简直让同学们目不暇接。
B.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锲而不舍地侵犯我国主权,又贼喊抓贼装可怜,实在可恶。
C.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
D.这里荒草萋萋渺无人烟,是动物和昆虫的乐园!
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B.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C.一切/都将会/过去 D.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6.“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声音延长 B.解释说明 C.意思递进 D.语意转折
7.下面对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极目”是用尽眼力的意思,这里指路很远,要看到它的尽头必须要用尽眼力去看。
B.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C.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污染”本来指染上有害物质,用在本句中是说明这条道路很少有人走过。
D.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延绵”是延长的意思,用在这里指将这条路径延长。
8.文学常识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______国诗人_______,他的诗歌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_______国诗人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中的“诱”应读yòu;B项中的“伫”应读zhù;C项中的“瞬”应拼作shùn。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普希金是俄国诗人。B项,“桃李”常用来代指学生。D项,“竹马之交”指的是儿童时期结成的朋友。
3.答案:B
解析:《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哲理诗。
4.答案:D
解析:A.使用不恰当,“目不暇接”指可看的东西太多,眼睛都看不过来了形容讲课不合语境;B.使用不恰当,“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属褒义词,用在句中感彩不当;C.使用不恰当,“锋芒毕露”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用来形容杂草不合语境;D.使用恰当。
5.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B项有误,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6.答案:B
解析:“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第一句话交代路有两条,如何选择呢?第二句给出了具体的答案,是对前句话内容的解释说明。
7.答案:D
解析:“延绵”的意思是“延续不断”。
8.答案:(1)俄 普希金 自由颂 致大海 致恰达耶夫
(2)美 弗罗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