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活板 预习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5活板 预习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6 15:3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活板
一、知识预习
1、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朝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有《梦溪笔谈》,共30卷,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著。《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2、检查字词
1.通假字。
(1)“活板”,“板”通“版”。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通“以”,“已”和“后”连用,表示时间,以后。
(3)“若止印三二本”,“止”,通“只”。
2.词类活用。
(1)板印书籍 名词作状语,板:用雕版。  
(2)火烧令坚 名词作状语,火:用火。
3.一词多义。
(1)印:
①“五代时始印五经”,用雕板印刷。谓语,动词。
②“其印自落”,印模。主语,名词。
③“密布字印”, 印模。宾语,名词。
(2)火:
①“火烧令坚”,用火。名词做状语。
②“再火令药熔”, 用火烧。名词做动词。
(3)以:
①“不以木为之者”,“以”,介词,用。
②“以备一板内重复者”,“以”是表示目的的连词,“来、用来”。
(4)就:
①“瞬息可就”,完成。动词。
②“持就火炀之”,靠近。动词。
(5)为:
①“唐人尚未盛为之”使用、采用。动词。
②“满铁范为一板”,成为。动词。
③“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算是、认为是。动词。
④“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没有实际意义。加强语气。
⑤“其印为予群众所得”,被。介词。
二、课前小练
1.下列“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B.以一平板按其面
C.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D.以纸帖之
2.选出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有/奇字/素无备者 B.若/印数/十百千本
C.用讫/再火令/药镕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3.下列各选项中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B.则以纸帖之(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C.再火令药镕(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D.木格贮之(名词作动词,用木格)
4.选出下列句中“其”字所指代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 )
A.其法:用胶泥刻字(指代毕昇)
B.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铁板)
C.则以一铁板按其面(指铁框)
D.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指先设的铁板)
5.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活板》的作者是沈括,他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B.本文在介绍活板时,是按照从“制字”到“印刷”,再到“排版”的程序逐层说明的。
C.在说明活板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介绍活版印刷术做了铺垫。
D.活板的主要特征是“活”,“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排版是活的。
6.选出下列叙述不符合《活板》原文意思的一项( )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板四大工序。
B.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C.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D.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为活板/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C.若止印三二本/若屈伸呼吸
D.有奇字素无备者/可以调素琴
文学常识对对碰。
8.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_________科学家、政治家。他博学多闻,于天文、地理、典制、律历、音乐、医药等都有研究,晚年撰著笔记体综合著作《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其发明比欧洲发明活字印刷术早__________多年。其发明的部分泥活字被沈括的堂兄弟、子侄辈获得,引起沈括重视,将该发明记录下来。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句意: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以:介词,用,拿;B.句意: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以:介词,用,拿;C.句意: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D.句意: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以:介词,用;故选C。
2.答案:A
解析:B.句意: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若”是状语,“印”是谓语,“数十百千本”是宾语。应停顿为:若/印/数十百千本;C.句意: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松脂等物)熔化。“用讫”是状语,用完后;“再火”是谓语,用火烧;“令药熔”是补语,表示结果。应停顿为:用讫/再火/令药镕;D.句意: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其印”是主语;“为予群从”是行为人;“所得”是结果。应停顿为: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故选A。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D.句意: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木格:名词作状语,用木格;故选D。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虚词。A.句意: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其”指“活字印刷”;B.句意:用手一抹,那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其”指“那些字模”;C.句意: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其”指“字模”;故选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B.结合文本“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可知,文章是按照从“制字”到“排版”,再到“印刷”的程序来说明的,本项说法不当。故选B。
6.答案:D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D.结合第②段“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可知: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有疏有密,水浸后会变形,容易与药粘在一起。所以,D项说法有误;故选D。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发明/成为;B.都是“放”的意思;C.如果/你;D.平时、向来/不加装饰的;故选B。
8.答案:北宋;梦溪笔谈
解析:沈括为北宋时期科学家,他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谐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沈括所写的笔记综合体著作为《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9.答案:毕昇;四百
解析: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毕异。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长廊中树立了不朽的丰碑,被西方学者称为“文明之母”,毕异的胶泥活字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唐代刻板印刷在中国已非常盛行,并在13世纪传至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十五世纪,活字板传到欧洲。1456年,德国的戈登堡用活字印《戈登堡圣经》,这是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比中国的活字印刷史晚四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