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认识自然物和人造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4《认识自然物和人造物》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26 21:2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教学设计
4《认识自然物和人造物》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认识常见的自然物和人造物,知道它们的区别。
了解一些自然物可以加工成人造物。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了解一些自然物加工成人造物的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物和人造物的探究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物和人造物,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人造物,改善生活。
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自然物和人造物,知道它们的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物可以加工成人造物,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图片、实物(如石头、木块、塑料瓶、玻璃杯等)。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自然物和人造物。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分钟)
1.播放一段自然风光和城市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事物。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事物哪些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哪些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吗?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自然物和人造物》。
(二)探究新知 (25分钟)
1.认识自然物和人造物 (15分钟)
活动一:找朋友
出示各种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引导学生将图片分类,并说出分类标准。
总结: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事物叫作自然物,例如:阳光、空气、水、石头、树木等;人类利用自然物加工制造出来的事物叫作人造物,例如:房子、汽车、衣服、玩具等。
活动二:我是小小侦探
出示一些实物(如石头、木块、塑料瓶、玻璃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判断它们是自然物还是人造物,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自然物和人造物?
总结:自然物和人造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2.自然物加工成人造物 (10分钟)
活动三:神奇的变身
出示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自然物加工成人造物的过程,例如:树木加工成纸张、棉花加工成衣服、沙子加工成玻璃等。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物是怎样变成人造物的?
总结: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将自然物加工成人造物,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
活动四:我是小小发明家
学生分组,利用课前收集的自然物,尝试制作简单的人造物,例如:用树叶制作书签、用石头搭建房子等。
每组选派代表,展示作品并介绍制作过程。
教师点评并总结: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人造物,改善生活。
(三)拓展延伸 (5分钟)
1.讨论:如果没有自然物,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介绍一些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例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3.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四)课堂小结 (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区别,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3.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并记录下来。
五、板书设计
4.认识自然物和人造物
一、自然物
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事物
例如:阳光、空气、水、石头、树木等
二、人造物
人类利用自然物加工制造出来的事物
例如:房子、汽车、衣服、玩具等
三、自然物加工成人造物
人类利用智慧和双手,将自然物加工成人造物
例如:树木加工成纸张、棉花加工成衣服、沙子加工成玻璃等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活动和生动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了自然物和人造物,并了解了自然物可以加工成人造物。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后作业
1.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并记录下来。
2.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并一起讨论如何保护自然资源。
八、教学评价
1.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问回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制作的人造物作品。
4.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观察记录自然物和人造物的情况。
九、教学建议
1.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物和人造物。
3.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