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中国
人民
解放军
进行曲
目录
01.
整体聆听
02.
曲式结构
03.
作品背景
04.
知识拓展
整体聆听
01
01.
整体聆听
这首乐曲常常出现在什么情景中?
可以用多少温度来感受这首乐曲?
可以用什么颜色来描绘这首乐曲?
可以用什么天气来展现这首乐曲?
01.
整体聆听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管乐合奏
郑 律 成曲
罗 浪 编曲
行进速度 勇往直前
曲式结构
02
02.
曲式结构
引子+A+B+C
请全体同学起立
1、整齐踏步
2、为每个片段创编声势动作融入音乐
3、行进表演
作品背景
03
03.
乐曲背景
193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原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第四首歌曲《八路军进行曲》,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
是一首铜管乐作品,铜管乐即由木管乐、铜管乐、打击乐组成的乐队演奏的音乐成为管乐。
03.
乐曲背景
创作过程
1938年8月,带着在晋绥抗日前线创作的革命诗稿,诗人公木(原名张松如)回到了革命根据地延安,与作曲家郑律成合住一个窑洞。两个文艺工作者都想为了这个时代做出些什么,于是一拍即合,立志为人民军队谱曲
两人具体商定,立即动手创作《八路军大合唱》。公木一气呵成,写下包括《八路军进行曲》在内的共八支歌曲的歌词,完成这些歌词的创作时间不到一周 [3] 。进入谱曲阶段后,为了便于交流,公木和郑律成搬到一起居住。为了谱好曲,郑律成对词曲进行反复推敲和琢磨。他为了不影响公木读书和工作,有时就跑到外面去思考。郑律成为了谱好曲子,双手各执石子边想边敲,反复琢磨,忘情之下把手指敲破了
歌曲改名
1940年夏,《八路军进行曲》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刊载后便在各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解放战争中又对歌词作了修改,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之名刊登了该曲。1953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发试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又将其改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88年7月2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邓小平签署了颁定军歌的命令
03.
乐曲背景
歌曲鉴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歌词内容,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任务、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曲调气势磅礴,坚毅豪迈,热情奔放。词曲浑然一体,表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历史重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战的英雄形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形象鲜明,旋律流畅,音调坚实,节拍规整,集中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的军威,具有一往无前的战斗风格和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于1952年7月10日在北京东郊的马驹桥镇正式成立 ,其前身为1948年成立的华北军区军乐队 。现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主要担负党、国家和军队内外事司礼演奏任务 ,是国家级司礼演奏部队,组建60多年来,圆满完成党、国家和军队历次重大典礼、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司礼演奏任务,先后为访华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领导人演奏。创作编排一大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经典音乐作品,先后应邀赴世界多个国家访问演出,是一支政治素质优良、艺术水准一流、演奏风格硬朗的军乐劲旅
知识拓展
04
04.
知识拓展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