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单元综合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单元综合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6 17:4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单元综合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nù hǒu sōng zhī fǔ shì huī chén měi cān
shǎng wǔ rè là là yān mò zhēng zhá
二、选择题
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琥珀(pò)   崭新(zhǎn) 癌症(ái)
B.宾客(bīn) 宛若(wǎn) 乒乓(pīng)
C.迟钝(dùn) 挣扎(zhá) 里程碑(bēi)
D.预兆(zhào) 细菌(jūn) 澎湃(bài)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响午 情形 前肢 功能 B.怒吼 迟钝 推测 隐形
C.淹没 冲刷 开僻 预防 D.挣扎 未期 蔬菜 俱备
4.下面各句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2)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3)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4)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A.夸张 排比 反问 比喻 B.比喻 拟人 反问 拟人
C.夸张 拟人 设问 拟人 D.比喻 排比 设问 比喻
三、词语积累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 )之笔 ( ) 斑斓 震耳( ) 
勃勃( )  鲲鹏( )  形态( ) 
① 我们要有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要如同( )一般实现自己的远大宏图。
② 会场上爆发出( )的掌声。
③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了,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 )的鲜花撒向大地。
④天上的云( ),仿佛是一个变化多端的仙女在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四、句子训练
6.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7.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8.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介绍一个事物)
9.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用带点的词语仿写一个比喻句)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小明在学习了《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后,自己在网络上又进一步了解了纳米技术,结果发现我们身边真的处处都有纳米技术的影子。下面是他收集到的资料,请读一读,看一看,完成练习。
材料一:手机屏幕越来越大,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屏幕摔裂的“惨痛”经历。纳博会上一家企业带来了一瓶“神奇胶水”。据工作人员介绍,手机制作好,四周是有肉眼看不到的裂缝的,他们通过脆性补强原理将纳米级的光学胶水应用到了超窄边框手机和超薄手机上,就会大大增加手机屏幕的抗摔性。
材料二:纳米纤维材料有效孔径小于300纳米,而PM2.5颗粒直径小于等于2500纳米,因此纳米纤维防护口罩可以隔离雾霾,而且是纯物理过滤,不依赖静电吸附,有效防护更持久。
10.材料一中的纳米“神奇胶水”的神奇之处在于
11.材料二中的纳米产品是 ,它的特别之处是
12.你最想把纳米技术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发挥想象,简单写一写。
阅读《“嫦娥三号”探秘》(节选),做题。
①“嫦娥”这个美丽的名字,一直以来都寄托着人们对月亮的无限向往,因此“嫦娥奔月”的神话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如今,随着“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九天揽月”已不再是传说。
②“嫦娥三号”是中国制造的登月探测器,可以开展着陆器悬停、避障、降落及月面巡视勘察等工作,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③“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虽然被称为“车”,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而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最高智能的机器人。它的底部移动装置由六个金属轮组成,具备前进、后退、原地转向、行进间转向能力。如果将移动装置看作月球车的“腿”,月球车中部的仪器仓就是它的躯干,在金属薄膜的包裹下,里面装有机械臂、红外成像光谱仪等探测设备。虽然它的个头小,但是探测功能强,不仅可以巡视月球表面,还要探测月球内部。月球车通过轮子“行走”,轮子上面是一个“箱子”,两侧分别有两扇能活动的太阳能板,中间有一个“桅杆”,上面有它的“眼睛”——相机。在它上面还安装了一台雷达,可以边走边探测月球内部的结构变化,此外着陆器上搭载了七套设备,包括一套天文望远镜,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④由于月球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也不平坦,有坑、石头等,还有月尘,科学家们设计制造的月球车能自主导航,自己选择路线,在月面上、下坡都可以避开障碍,自己指挥仪器操作,最后把数据传回地面。
⑤月球车自重120公斤,就像是一辆“公交车”,如果搭载着20公斤的科学探测仪器,它可以在月球上3公里范围内连续行走10公里,使中国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13.划线句子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可以 。
14.为什么说“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
1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嫦娥三号”可以 、 、 、 。
16.月球车在月球上能做哪些事?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17.“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有什么重大意义?你还知道我国其他什么重大发明呢?请写另外两个出来。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
刘兴诗
①你问我喜欢河边的卵石吗?那些光滑滚圆的小石子,有的红红的像玛瑙,有的带着一条条水波似的浅绿条纹,有的纯净得像精盐一样雪白。它们浸在清浅的水浪里是多么玲珑可爱,怎能叫人不喜欢?
②每一颗小石子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必须用特殊的语言才能读出来。请听,这是它们所说的第一句话:
③“我们是从西边流来的,我们还要和江水一同到东方去。”小石子们斜躺在沙滩上,把翘起的身子指着东方的下游,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们默默地诉说着。它们像屋顶的瓦片似的,层层叠叠地一块斜靠着一块,把身子倾斜的一面朝向上游,而把翘起的一头指着下游。在古代干涸的河谷里,人们就是根据这种排列,来确定河流的方向的。
④“我们的母亲是花岗岩大山。”这是几块花岗岩小卵石齐声所说的。它们的身上嵌着石英、长石、云母和其他一些小小的黑色矿物颗粒,看起来和别的圆石子大不相同。只要仔细瞧瞧它们的面孔,谁都会相信这些孪生兄弟是从同一个母亲身上“诞生”——碎裂下来的。
⑤“我的妈妈是铁矿,只要挨着咱们的兄弟一个个找去,就能在上游找到她。”另外一块黑色的铁矿石躲在石头缝隙里向我们说道。
⑥它说得对,人们有时候正是用这种方法来寻找矿产的。这条由卵石组成的锁链,在河谷中断的地方,也往往就是矿藏真正分布的地方。
⑦我们也能从卵石的形状知道它们到底走了多远的路程。那些像鸡蛋一样滚圆的石子总是来自最远的地方,它们顺着水流到处流浪,沿途不断和泥沙摩擦着,把自己的身体磨得又光又圆。可是那些走得不远的石块就不这样了,它们的外表非常粗糙,到处带着棱角,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它们是土生土长、初出茅庐的小石块。
⑧最后,卵石的大小排列还能告诉我们,在水流急的地方,细小的颗粒大部分都被冲走了,只有大块的卵石才能沉积下来。有时候在水流突然变缓的大石块缝隙里,也堆积着一些小石子,看起来粗细大小排列得很不均匀。可是,在水流缓和的地方,卵石就细小得多,大小也比较均匀。
⑨河边的卵石,正是这样日日夜夜不停地向我们讲着自己的历史,总是这样娓娓动听地在水流声里讲述着它们奇妙的遭遇。
18.阅读文章,从说话的卵石角度梳理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19.本文的语言生动易懂,请你仿照示例,再找一句,并分析其语言特点。
示例:它们像屋顶的瓦片似的,层层叠叠地一块斜靠着一块,把身子倾斜的一面朝向上游,而把翘起的一头指着下游。
分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石子比作屋顶的瓦片,写出小石子层层叠叠堆积的样子,“身子倾斜”是将小石子当作人来写,语言活泼有趣。
句子:
分析:
20.读完文章后,大家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查看问题清单并回答问题。(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问题清单 问题一: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结构? 问题二:第⑨段中的“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1)请你写出问题一的答案: 。
(2)问题二是针对文章内容提出的,我打算用 的方法回答问题,词语意思是 。
六、书面表达
21.【畅想未来科技】文化墙在征集稿件,请你写一篇习作投稿。
题目:未来的_______________
要求:1.请你发挥想象,补全文章标题;
2.至少运用一种说明方法介绍未来的某种事物,比如交通工具、文具、电子产品等;
3.字数在400字左右。

2.D
多练。本题中注音有误的是D项。 澎湃bài——pài
3.B
A.响午——晌午。
C.开僻——开辟。
D.未期——末期。
4.D
(1)比喻,将“浪潮”比作“白线”,形象地写出了浪潮的形态。
(2)排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副山村月夜图,写出了着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了月色的美好。
(3)设问,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就是设问。
(4)比喻,将“细丝”比作了“蜗牛的触角”,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5. 点晴 五彩 欲聋 生机 展翅 各异 鲲鹏展翅 震耳欲聋 五彩斑斓 形态各异
根据不同的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注意平时词语的积累,要仔细分析成语的结构,填入恰当的字。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鲲鹏展翅:是指鲲鱼化为大鹏鸟,一飞数万里。用以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五彩斑斓:意思是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
形态各异: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异,特别,不一样。神态各不相同。
点睛之笔:是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勃勃生机: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对于选词填空,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根据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句,来确定所选的词语。
6.听了爸爸讲的这个笑话,我们全家人都笑得前俯后仰。
“前俯后仰”意思是身体前后晃动,多用来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在例句“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中描绘了“它们”挣扎时的动态姿态。在仿写句子时,要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和适用语境,可用于描述人或动物的动作状态,通过合理的场景设置,将“前俯后仰”自然地运用到句子中,展现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示例:爷爷讲的故事太有趣了,把大家逗得前俯后仰。
7.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本题中“和恐龙有亲缘关系”与“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两个分句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程度更深一层,结合句意及语境可知,可填写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如: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8.我们学校的操场相当于两个足球场那么大。
例句中“相当于”前后连接的是两种具有相似比例关系的情况,通过把“直径为 1 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和“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作比较,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乒乓球、地球)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形象地说明人们不太熟悉的纳米(纳米小球)的微小程度,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仿写时,也要运用这种作比较的方式,选择一个事物,借助“相当于”将其与另一个人们熟知的事物建立起相似的比例关系,从而突出所介绍事物的特点。
示例:如果把一粒沙子的重量和一辆汽车的重量相比,相当于把一根头发的重量和一个成年人的重量相比,可见一粒沙子有多么轻。
9.弯弯的月亮宛若一艘小船。
在例句“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里,“宛若”是好像、宛如的意思,起到连接本体 “火箭”和喻体“蜿蜒的巨龙”的作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火箭的形态和飞行轨迹,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火箭飞行时的样子。在仿写时,要先确定好本体,再选择与之有相似特征的喻体,通过“宛若”将两者连接起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示例:小溪宛若一条调皮的银蛇,盘绕在群山之间,潺潺流向远方。
10.能大大增加手机屏幕的抗摔性。 11. 纳米口罩 可以隔离雾霾,而且是纯物理过滤,不依赖静电吸附,有效防护更持久。 12.用纳米肥皂洗衣服,有助于污渍的分解,能彻底洗净衣服。
10.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
由材料一中“据工作人员介绍,手机制作好,四周是有肉眼看不到的裂缝的,他们通过脆性补强原理将纳米级的光学胶水应用到了超窄边框手机和超薄手机上,就会大大增加手机屏幕的抗摔性。”可知,纳米“神奇胶水”的神奇之处在于运用到超窄边框手机和超薄手机上,就会大大增加手机屏幕的抗摔性。
1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
由材料二中“因此纳米纤维防护口罩可以隔离雾霾,而且是纯物理过滤,不依赖静电吸附,有效防护更持久。”可知,介绍的纳米产品是纳米口罩,纳米口罩是由纳米纤维材料制作而成的,它的有效孔径小于PM2.5颗粒的直径,所以纳米口罩可以隔离雾霾,而且是纯物理过滤,不依赖静电吸附,有效防护更持久。
1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根据纳米技术的功能性可以进行合理的联想。如:用纳米材料做成的电池,不仅体积小而且容量大,如果以后电动汽车普及了,那么纳米材料制作的电池就能让充电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13. 列数字 打比方 使意思表达更清楚,直接,更让人理解 14.虽然它的外形像车,但是它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个具有最高智能的机器人。 15. 开展着陆器悬停器悬停 避障 降落 月面巡视勘察 16.科学家们设计制造的月球车能自主导航,自己选择路线,在月面上、下坡都可以避开障碍,自己指挥仪器操作,最后把数据传回地面。 17.“嫦娥三号”是中国制造的登月探测器,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巨大跨越。其他发明:造纸术、火药
13.本题考查的是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划线内容:月球车自重120公斤,就像是一辆“公交车”,如果搭载着20公斤的科学探测仪器,它可以在月球上3公里范围内连续行走10公里,使中国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从“120公斤”“行走10公里”等具体的数据可以得出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就像是一辆‘公交车’”可以得出这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样的描写可以使得意思表达更清楚,直接,更让人理解。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虽然被称为“车”,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而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最高智能的机器人。可以得出说“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的原因。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嫦娥三号”是中国制造的登月探测器,可以开展着陆悬停、避障、降落及月面巡视勘察等工作,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巨大的跨越。可以得出“嫦娥三号”可以做的事情。
16.本题考查的是找出文段中的关键句。
结合原文的内容“科学家们设计制造的月球车能自主导航,自己选择路线,在月面上、下坡都可以避开障碍,自己指挥仪器操作,最后把数据传回地面。”可以得出月球车在月球上能做的事情。
17.本题考查的是寻找关键句子以及开放性的题目。
结合原文的内容:“嫦娥三号”是中国制造的登月探测器,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巨大跨越。可以得出“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的意义。其他的重大发明还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
18.(1)小石子们 (2)确定河流方向的方法 (3)花岗岩
(4)寻找矿产的方法 19. 那些光滑滚圆的小石子,有的红红的像玛瑙,有的带着一条条水波似的浅绿条纹,有的纯净得像精盐一样雪白。 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鹅卵石的颜色和外形特点,语言生动形象,画面感强,表达出作者对小石子的喜爱。 20. 总分总 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字典)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第③自然段写了小石子说的话,结合“在古代干涸的河谷里,人们就是根据这种排列,来确定河流的方向的。”可知,他们有确定河流方向的用途。
第④自然段写了花岗岩小卵石说的话,结合“只要仔细瞧瞧它们的面孔,谁都会相信这些孪生兄弟是从同一个母亲身上“诞生”——碎裂下来的。”可知它们有分辨卵石种类的用途。
第⑤自然段写了铁矿石说的话,结合第⑥自然段“人们有时候正是用这种方法来寻找矿产的。”可知它们有寻找矿石的用途。
19.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如第⑦自然段“那些像鸡蛋一样滚圆的石子总是来自最远的地方,它们顺着水流到处流浪,沿途不断和泥沙摩擦着,把自己的身体磨得又光又圆。”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子的外形和外形形成的过程,画面感很强烈,表达出作者对这些可爱的小石子的喜爱之情。
20.(1)本题考查文章结构。
阅读文章可知,首段第①自然段总写河边的卵石,描述了卵石的外形,表达了对卵石的喜爱之情。第②~⑧自然段分写各类卵石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用途。结尾第⑨自然段总结全文。由此可知,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解决此题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法、近义词反义词法、关键词法等。
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娓娓动听”出现在第⑨自然段“河边的卵石,正是这样日日夜夜不停地向我们讲着自己的历史,总是这样娓娓动听地在水流声里讲述着它们奇妙的遭遇。”中“娓娓动听”用来修饰“讲述”,我们可以理解为说得很好。
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这个词语。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21.例文:
未来的书包
在未来,我的书包里有一个书包仙子。
每天晚上,书包仙子都会运用量子技术帮我整理好书包。大大小小的课本、作业本、文具在她的操纵下乖极了,一个个走进书包,再整整齐齐地躺下去。我第二天打开书包时总能一眼就看到想要的物品。
书包仙子还会往我的书包里补充特制营养液,并督促我在上午的大课间喝掉它。她说喝这种营养液有很多益处,能让我长个子,还能促进智力发育。
书包仙子还会不断改进我的书包。比如她会在我书包里装最新款智能笔记本。她说:“如果老师讲得太快了,你可以先将老师的课堂录制下来,课后回顾时,3D虚拟技术会将课堂还原到你眼前,笔记本也会以弹幕的形式向你提示知识点,你可以与弹幕互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哇,这可太酷了!
在书包仙子的帮助下,我的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好,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她会像我的朋友、老师、小管家一样陪伴我、指引我成长。
我相信在科学家的努力下,这样的书包一定会出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