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朱自清(浙江省宁波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春 朱自清(浙江省宁波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9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0-17 14: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1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水暖鸭先知。 苏 轼
2 ( )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 )。 朱 熹
4???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 )似剪刀。 贺知章
5???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 )。 白居易
春江春色春春风春泥结合诗句和你的切身生活体验,你眼中的春又是如何?枯木逢春、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大地回春、春寒料峭、春风送暖、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
听一听、找一找:
作者在描写春景时写了哪几幅画面?
说一说a你喜欢朱自清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结合文中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景物特征)
如何写景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二、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
听觉、 触觉等;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
到低、从近到远等; 四、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拓展延伸:比一比 这一节课我相信同学们已经学到不少朱自清的秘诀了,下面请快快动手,写一段你最喜欢的景色,来与大作家比一比。(如“春的畅想”、“夏雨”、“秋风” 、“冬雪”中选取你感兴趣的题目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要求:1、通过任一种或两种感觉器官,抓住特征来描述景物。
2、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3、赋予景物某种感彩(喜、怒、哀、乐)
?
四幅春景图写法和特征把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体会“偷偷地“、“钻”“钻”字用得好,“钻”字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用比喻写花色的美,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作比喻,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叫)着。 “闹”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更加突现出春的生机. 花散(开)在草丛 “散”有“分散”的意思,写出了野花之多。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母亲的手抚摸地感觉? 一个生活化的比喻,写出了春风拂人的温暖、亲切 .联想: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还像什么? 体会“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
“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
“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课文最后三个比喻 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联想:你还能用别的比喻赞美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