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学科试卷
命题人:徐立景 试做人:马永久 审卷人:马永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Ⅰ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太阳能电池,通过电解的方法成功地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酸(HC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O是一种弱电解质
B.CO2是一种温室气体
C.HCOOH是一种一元弱酸
D.该研究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1种
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①氯化钠溶液 ②氯化铵固体 ③铜 ④石墨 ⑤熔融NaOH ⑥稀硫酸 ⑦乙酸
A.⑤ B.①②⑥
C.②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⑥
3.下列事实中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用醋酸溶液作导电试验,灯光较暗
B.醋酸(CH3COOH)是共价化合物
C.醋酸不与氯化钠反应
D.常温下1 mol L-1醋酸溶液的c(H+)约为0.004 mol·L-1
4.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由H2(g)、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5.在FeCl3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溶液后,有以下可逆反应存在:
FeCl3+3KSCNFe(SCN)3+3KCl。已知Fe(SCN)3呈红色,则在该平衡体系
中加入少量KCl晶体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红色将
A.变深 B.变浅 C.不变 D.无法确定
6.汽车尾气的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当今汽车工业的一项重要课题,其基本原理是实现
2NO(g)+2CO(g)N2(g)+2CO2(g)的反应。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使用合理的催化剂及载体,就可完全清除NO和CO
B.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C.假设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c(NO)=c(CO)
D.恒容条件下,通入惰性气体可提高NO转化率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溴苯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3NA
B.1L 0.1 mol/L醋酸溶液中含有醋酸分子的数目为0.1 NA
C.常温下,1 L pH=1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0.1NA
D.常温下,9.2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目为0.2NA
8.已知反应4CO(g)+2NO2(g)N2(g)+4CO2(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
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CO)=1.5 mol·L-1·min-1 B.v(NO2)=0.7 mol·L-1·min-1
C.v(N2)=0.4 mol·L-1·min-1 D.v(CO2)=1.1 mol·L-1·min-1
9.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
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
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升高温度,不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
C.使用催化剂使该反应的反应热发生改变
D.E1-E2= H
10、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 + B(g)2C(g) ;△H<0的正确图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正确得4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和负极的电极质量均增大
B.反应Cl2(g)+H2O(1)=HCl(aq)+HClO(aq)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在N2(g)+3H2(g)2NH3(g)平衡体系中加入催化剂,N2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均
增大
D.C2H5Br水解生成乙醇(△H>0),加入少量NaOH浓溶液并加热,该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其平衡常数不变
12.室温下向10 mL c(H+)=10-3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变大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OH-)亦增大
D.再加入10 mL c(OH-)=10-3 mol·L-1的NaOH溶液,醋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13、已知室温时,0.1mo1/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1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pH均为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
B.图2表示CH3COOH溶液中逐步加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
C.图3表示某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图4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
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体积分数的曲线,则该反应的正反应△H<0
15.恒温恒容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g),发生反应:
MgSO4(s)+CO(g)MgO(s)+CO2(g)+SO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时间/min n(MgSO4)/mol n(CO)/mol n(CO2) / mol
0 2.00 2.00 0
2 0.80
4 1.20
A.反应在0~2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2)=0.6 mol·L-1·min-1
B.反应在2~4min内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没有变化
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1.0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0mol MgSO4和1.00molCO,到达平衡时n(CO2)>0.60mol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16.(共10分)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
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 min,气体Z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3)、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
①、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__倍;
②、若此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 0.5倍,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降低(容
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若X为固体、Y、Z为气体,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17、(16)Ⅰ、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准备利用Na2S2O3溶液和稀H2SO4来验证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药品及仪器】:0.1 mol·L-1的Na2S2O3溶液、0.1 mol·L-1的稀H2SO4、、热水、冷水、蒸馏水、量筒、烧杯、试管(若干)、胶头滴管等。
【实验步骤】:
(1)、已知该反应的方程式Na2S2O3+ H2SO4= Na2SO4 + SO2↑ + S↓+ H2O
则可通过观察 大致比较反应的快慢。
(2)、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该同学想通过改变Na2S2O3的浓度来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了得到令人
信服的实验结果,你认为他在实验中必须做到一致的几个因素是①
②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3)、验证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该同学在两个烧杯中放入了等量的适量的热水和冷水,为了得到令人信服的实验结
果,你认为他在实验中必须做到一致的几个因素是①
②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Ⅱ、为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 mol·L-1的溶液100 mL;
②用pH计测出该溶液的pH,根据pH=-lg c(H+),推算出溶液中H+的浓度,即可证
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0.1mol·L-1的两种酸溶液各
100 mL;
②分别取配制的这两种溶液各10 mL,加水稀释为100 mL;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
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___ ___。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H+的浓度_ _0.1 mol·L-1
(选填“>”、“<”或“=”)。
(3)、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_ __。
A.装盐酸的试管中放出气体的速率快;
B.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气体的速率快;
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速率一样快。
(4)、你评价:乙方案中的不妥之处:______ __________
(5)、请你提出一种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方案
18、(10)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
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
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
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 子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mol·L-1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 ,试样的pH= 。
(2)、为减少SO2的排放,可洗涤含SO2的烟气,下列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填字母)。
a. Ca(OH)2 b. Na2CO3 c. CaCl2 d. NaHSO3
(3)、①、已知汽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 ΔH>0,汽车启动后,
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2C(s)+O2(g)。
已知该反应的Δ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
19.(14分)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 2H2(g) + CO(g) CH3OH(g);ΔH = -90.8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 -23.5 kJ·mol-1
③ CO(g) + H2O(g) CO2(g) + H2(g);ΔH= -41.3 kJ·mol-1
总反应:3H2(g) + 3CO(g) CH3OCH3(g) + CO2 (g)的
ΔH= ;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3) 已知反应②2CH3OH(g) CH3OCH3(g) + 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密闭恒容容器中加入CH3OH ,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1) 0.44 0.6 0.6
①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 ______ v逆 (填“>”、“<”或“=”)。
② 若加入CH3OH后,经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 =
_________ ;
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 __________ 。
③下列措施中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CH3OH与H2O的浓度之比为1∶2
D.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 CH3OH的同时消耗1molH2O
20.(16分)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其主要成分为甲烷。
(1)①、天然气中的少量H2S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其中c(HS-) c(S2-) (填“>”、“<”或“=”)
请你提出增大其中c(S2-)的一种方法
②、H2S可用Na2CO3溶液吸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制取H2,其原理为:
CO2(g)+CH4(g)2CO(g)+2H2(g)。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②、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浓度均为0.1 mol 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关系如题20图—l所示。
则压强P1 P2 (填“大于”或“小于”);
压强为P2时,在Y点:v(正) 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天然气也可重整生产化工原料,最近科学家们利用天然气无氧催化重整获得芳香
烃X。由质谱分析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06,其核磁共振氢谱如题20图—2所示,
则X的结构简式为 。
21.(14分)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均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矿物资源。
(1)Stumm和Morgan提出黄铁矿在空气中氧化的四步反应如题20图-1所示:
① a反应中每生成1molFeS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② 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用细菌冶铜时,当黄铜矿中伴有黄铁矿可明显提高浸取速率,其原理如题20图-2
①冶炼过程中,正极周围溶液的pH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负极产生单质硫的电极反应式为 。
(3)煤炭中的硫主要以黄铁矿形式存在,用氢气脱除黄铁矿中硫的相关反应(见下表),其相关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与温度的关系如题20图-3。
相关反应 反应热 平衡常数K
FeS2(s) + H2(g) FeS(s) + H2S(g) ΔH1 K1
1/2 FeS2(s) + H2(g)1/2Fe(s)+H2S(g) ΔH2 K2
FeS(s) + H2(g)Fe(s)+H2S(g) ΔH3 K3
①上述反应中,ΔH1 0(选填:“>”或“<”)。
②提高硫的脱除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举1例)。
③1000K时,平衡常数的对数lgK1、lgK2和lgK3之间的关系为 。
期中考试化学学科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C C B D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 BC B D BD
16、每空2分
(1)3X+Y2Z (2)0.05 mol·L-1·min-1 (3)① 0.9② 吸热
(4)1/45
17、Ⅰ,(1)可通过气体产生速度来大致判断
(2) ①所取稀硫酸的体积 ②溶液的总体积 ③两组溶液必须同时混和 (每空1分)
(3) ①所取稀硫酸的体积 ②所取Na2S2O3溶液的体积 ③两组溶液必须同时混和
(每空1分)
Ⅱ (1)100mL容量瓶 (2)〈; (3)A
(4)不妥之处在于加入的锌粒难以做到表面积相同
(5)合理即给分
18.(10分)(1)酸性, 4
(2)ab
(3)①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NO的含量增大
②△H >0 △S<0,则在任何温度下△G>0,不可能自发进行
19、 (1)
(2)-246.4 kJ·mol-1; c、e
(3)①>; ②0.04 mol·L-1 ; 0 .16 mol/(L·min)
(4)D
20.(16分)
(1) ① H2S HS-+ H+ HS- S2-+ H+
〉 加入 NaOH、 Na2S等
②H2S+Na2CO3=NaHS+NaHCO3
(2)①K=c2(CO)·c2(H2)/ c(CO2)·c (CH4)
②小于 大于
21、 (1)①14(2分); ② FeS2 +14Fe3++8H2O=15Fe2++2SO42-+16H+(2分)
(2)①增大(2分);②CuFeS2-4e-=Cu2++Fe2++2S(2分)
(3)①> (2分)
②升高温度(或提高氢气的浓度或及时除去生成的H2S)(2分)
③2lgK2=lgK1+lgK3(2分)
有催化剂
无催化剂
反应物
能
量
反应过程
生成物
H
E1
E2
A B C D
100
90
80
70
60
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x
y
P1
P2
1100
CH4的转化率/%
12 10 8 6 4 2 0 -2
题20图-1 题20图-2
温度/℃
题图20- 1 题20-图2
这里,否则就错了!!阅后删除!
T / K
题20图-3
lgK
-4
-2
0
2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lgK2
lgK3
●
●
●
CH3
H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