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散步同步练习(无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散步同步练习(无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7 07:4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散步
1
1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熬( )

分歧( )

2 . 解释词语。
嫩芽( )

委屈( )

拆散( )

水波粼粼( )

分歧 : 信服 : 粼粼 : 各得其所 : 委屈 :
3 .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 。文章写了一家祖孙三代 口人 ,在初春的田野上 的故事。
4 . 在( ) 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大块儿小块儿的( ) 随意地铺着 ,有的( ) 有的( ) ;树枝上的( )
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 ) 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 ) 。
5. 初读课文 , 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
(2) 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
1 .“我”劝母亲出来散步的用意是什么
2 . 在发生分歧时 ,“我”为什么决定听从母亲走大路
3 . 为什么“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变了主意”
4 .“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这句话 里的“早已”与“还”,“强壮”与“高大”能否互相调换 为什么
5.“这样 ,我们就在阳光下 , 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一句中所列的三种事物的顺序能不能调换 为什么
6.“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这 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7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
8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大块儿大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 ,有的淡 ;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 ;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体会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基础训练
1 . 下边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分歧( qí) 委屈( qū) 鱼塘( táng) 熬( áo) 过苦日子
B. 拆散(chāi) 散步(sǎn) 温馨(xīn) 嫩(nèn)
C. 粼粼( lín) 蹲下来( dūn) 毕竟(j ìng) 水波( bō)
D. 稳当(wěn) 责任(zé) 习惯( guàn) 铺着( pū)
2 . 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A. 分歧( 岔道) B. 熬( 忍受)
C. 粼粼( 形容水的明净) D. 各得其所( 每个人都得到合适的安排)
3 .《散步》的作者写的是( ) 。
A. 一次舒心愉快的散步 B. 一次小小的家庭矛盾
C. 一家互相支持的三代人 D. 一种挚爱深沉的亲情
4 . 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 树上的嫩芽也蜜了 。( )
(2) 我想折散一家人 ,终不愿意 。( )
(3) 儿子虽然很胖 ,毕竞幼小 。( )
(4) 不过 ,一切都取绝于我 。( )
2
5. 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6. 本文的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拟定的 ,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 好在哪里
课文选段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 , 身体不好 ,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 。我说 ,正 因为如此 , 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 小路有意思 。不过 ,一切都取决 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妻子呢 , 在外面 ,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 的办法 ,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 ,分成两路 ,各得其所 , 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 ,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
日还长 ,我伴同母亲的时 日 已短 。我说 :“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 花、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 ,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⑤这样 ,我们就在阳光下 , 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 。到了一处 ,我蹲下来 , 背起了我的母亲 ,妻 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 , 然而很瘦 , 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 ,毕竟幼小 , 自 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7 . 选文第①段从记叙的要素看 ,交代了散步的 和 。
8 . 为什么说“一霎时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把你的理解说一说。
9 . 下面两句话 ,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1) 我说 :“走大路。”
(2) (母亲) 变了主意 :“还是走小路吧。”
10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 为什么说“ 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 整个世界”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3
拓展提升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三 代
在交叉路口转弯的时候 ,我的脚踏车把一位陌生先生的右脚踝压伤了 。本来我是安全避闪的 , 当我看 到那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 ,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时 ,我立刻紧 急刹车 ,把车头倾向一边 。 岂料就在这时 ,他突然急速地跨前一步 , 自 己撞了上来。
我赶紧跳下车 ,不安地说 :“ 对不起! 对不起! ”
他一边弯下腰按摩脚踝 ,一边和气地抬起头 :“我不怪你 ,是我自 己撞上的……也许是我太多虑了 ,我以 为车子如果不会撞上我的小孩 ,便会撞上我的父亲 ,于是下意识地上前阻挡。”
在我惊魂未定、讷讷不知所措的时候 , 那位先生已牵着小孩和老者慢慢离去 ,我愣愣地目送他们 ,三 个 脚步迟缓的背影构成一幅感人的画面 。我有搁下车子跟上去帮助那位先生的冲动 ,可是 ,我没有那样做:我 发觉小孩和老者好像是那位先生肩上的一副担子的两头 ,再艰苦他也不肯放下任何一头的。
11 . 给加点字注音。
脚踝( ) 煞车( ) 蹒跚( ) 讷讷( )

12 . 解释词语。
(1) 蹒跚 :
(2) 讷讷 :
13 . 比较阅读。
(1)课文以“散步”为题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 ,本文以“三代”为题是因为

(2)《散步》与《 三代》的相同之处在于主人公都是 , 内容都与 有关 ;不同之处在 于前者的主题突出了为人子女应 ,后者则突出了主人公的 精神 。选材上两者都是通 过刻画人物 ,表现主题。
14 . 比较而言 ,你更喜欢哪一篇 ,为什么
发散思维
15. 课文写“我”一家祖孙三代散步时发生了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 ,儿子要走小路 。最后母亲改变了主 意 ,要走小路 ,表现出母亲对孙子的关爱之情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 ,体会奶奶对孙子的关爱 ,完成下面题目。
(1) 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
(2) 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孩子 ,你将会怎样对“奶奶”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