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1
1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讲论( )
柳絮( )
2 . 填空。
雪骤( )
无奕( )
差( ) 可拟
谢道韫( )
《 咏雪》选自《 》 。作者是 ( 朝代) ( 人名) 。
1 .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 寒雪日内集。
(2) 白雪纷纷何所似
(3)讲论文义。
(4) 俄而雪骤。
(5) 撒盐空中差可拟。
(6) 未若柳絮因风起。
(7) 公欣然曰。
2 . 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2) 撒盐空中差可拟。
(3) 未若柳絮因风起。
(4) 公大笑乐。
(5)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 . 分析古今词义。
(1)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
(2)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
4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 ,极精练地交代了“ 时 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文中“寒雪”“ 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家 庭气氛
5. 文章最后写道 :“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认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6. 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
(1) 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
(2) 咏雪的直接原因 :
(3) 两个比喻句分别是 :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
(5) 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 :
(6) 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 :
7 . 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 ,为什么出了一个“ 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8 . 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 为什么
9 .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 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
2
基础训练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 :“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 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1 . 古今异义。
(1) 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 :古义 ;今义 :指儿子和女儿)
(2) 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 :古义 ;今义 : 因为)
2 . 解释下列加点的重点实词。
(1) 寒雪日内集( )
(2) 撒盐空中差可拟( )
3 .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 撒盐空中差可拟
(2) 未若柳絮因风起
4 . 划分朗读节奏( 每个句子画两处) 。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 文中“寒雪”“ 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6.“ 咏雪”的过程中 ,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 , 即用“ 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 大雪纷 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 为什么
7 . 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 ,有什么用意
8 . 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差强人意 B. 参差不齐 C. 成绩差 D. 出公差
9 . 谢道韫 ,东晋女诗人 ,王凝之之妻 ,世称“ 咏絮才”。请再举出 2 个古代炼字流传千古的例子。
10 . 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 。 拓展提升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 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草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3
11 . 该诗的第二句中 ,“惊”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2 . 诗的后两句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发散思维
13 . 请闭上眼睛 ,想象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 ,雪花飘起来了 。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 论 ,你能不能也说说“纷纷白雪”像什么 你还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句吗
(1) 纷纷白雪像
(2) 咏雪的古诗句 : 陈太丘与友期行
1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丘舍去( ) 尊君在不( )
2 .《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 》的“ ”篇 ,是南朝宋文学家 组织一批 文人编写的。
3 . 仿照示例 ,补充句子中省略部分。
示例:(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日 中 ,过中( 友) 不至。
(1) 太丘舍去 , ( ) 去后 , ( ) 乃至。
(2) ( ) 待君久不至 , ( ) 已去。
4 . 按照原文填空。
“ 君与家君期日中 。 日中不至 , ;对子骂父 , 。”友人惭 ,下车引之。
。
1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太丘舍去 :
尊君在不 :
下车引之 :
去后乃至 :
相委而去 :
元方入门不顾 :
2 . 翻译下列句子。
(1)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译 :
(2) 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4
译 :
(3)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 :
3 . 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 ,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 这两个人各有什 么特点
4 . 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
故事的起因 : 故事的发展 : 故事的高潮 : 故事的结局 :
5. 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6. 学习本文 ,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7 .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 ,元方就应该原谅他 ,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 ,无地自容 ,这 的确有些失礼 。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基础训练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日 中 。过中不至 ,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 , 门外戏 。客问元方 :“ 尊君 在不 ”答 曰:“待君久不至 , 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 曰 :“ 君与家君期 日 中 。 日 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与友期行( ) (2) 去后乃至( )
(3) 相委而去( ) (4) 下车引之( )
2 .“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君 :
尊君 : 家君 :
3 .“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 ( 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5
4 . 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拓展提升
华歆和王朗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 zhé , 即) 难之 。 朗曰:“ 幸尚宽 ,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欲 舍所携人 。歆曰:“本( 当初) 所以疑( 迟疑不决) ,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 接受他的请托) , 宁可以急相弃 邪( 同‘ 耶 ’,呢)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 世说新语 ·德行门》
5. 通过患难中对待别人的态度 ,你如何评价王朗和华歆的人品
发散思维
6. 面对他人的无礼 ,你该如何处理
7 . 有不少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请写出几个。
8 . 古代像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 ,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