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认识“匀、皱”等6个生字,读准“称、禁”等3个多音字,会写“鹿、塘”等12个字,会写“池塘、痛快”等13个词语。
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鹿的心情变化。
审美创造:能根据课文相关的提示讲述故事主要内容。
文化自信:感悟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能根据故事内容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同学们,请你根据图片,猜一猜故事名称。
预设: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狼来了。
2.走进《伊索寓言》。你们知道这些故事都是出自哪本书吗
《伊索寓言》是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短篇寓言故事集,作者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伊索,他以善于讲寓言故事闻名。现存的《伊索寓言》是经后人汇集,将古希腊时代流传下来的众多故事统归在伊索名下而成。书中大多是动物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会揭示蕴含的道理,篇幅小而寓意深刻,值得回味。
3.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和小鹿的犄角和腿有关,名字叫作《鹿角和鹿腿》。那原本毫不相干的鹿角和鹿腿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4.板书课题:鹿角和鹿腿,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句多读几遍。
2.突破字词。
匀称 不禁 皱纹 配得上 抱怨 逼迫 撒腿
教师指名让学生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3.学习多音字。
“称、禁、撒”的读音,出示语境选词填空,训练用法。
三、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提出问题: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1.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2.师生讨论交流。
第一部分(第1至4段):鹿欣赏美角,抱怨鹿腿。
第二部分(第5和6段):鹿狮口逃生。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点明寓意。
3.师生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
有一天,一只鹿在丛林中遇到危险后,其美丽的鹿角和细长的鹿腿分别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从而帮助鹿逃脱了狮子的追捕。
四、品读感悟,体会心情
1.出示要求: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分别是什么态度
预设:从“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这句话,我感受到了鹿对自己的角十分喜爱欣赏。
预设:“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这句话让我知道了鹿在抱怨它的腿太难看了。
2.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找出鹿说的话,自己多读几遍,体会鹿心情的变化。默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1)鹿的心情变化真快啊!我们该怎样朗读这部分内容呢
“咦,这是我吗 ”语调上扬,读出内心的惊讶和怀疑。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读出自我陶醉、骄傲的语气。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读出抱怨、失望的语气。
(2)指名学生上台朗读,师生评议。提醒学生注意抓住动作、神态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心理描写小练笔。请用心理描写写一段话!
早上,小明因为忘记带作业本,被老师批评了一顿,感觉自己真是粗心。好友小华安慰说:“没关系,下次记得就好!”小明想:“自己老师粗心,做事情不上心,以后只要自己认真一点,就不会发生忘记的事情了,这很容易啊!”想着想着就露出了笑容。
五、细读课文,感悟心情变化
1.师:鹿认为自己的角很好看,自己的腿很难看,结果是怎样的?
2.学生朗读第5~7自然段,思考:鹿在逃跑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心情怎样变化的
师生交流梳理。突遇险境(惊恐)——鹿腿帮助脱险(高兴)——险些丧命(更惊恐)——再次脱险(恍然大悟)——鹿后悔,幡然悔悟(羞愧)
六、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寓意
1.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故事情节不要少。
鹿角:美丽 欣赏 差点送命
鹿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2.学生自由练习讲寓言故事。
3.引导学生把故事讲清楚,讲生动,还可以加上一些提示性的词语,试着用上课文中生动的语言,再把这个故事细致地讲述一下吧!
4.学完课文,说说你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鹿角也很美丽,能给人美的享受,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鹿角除了美丽外,也可以用来抵御敌人。
鹿腿虽然不好看,但是让鹿脱险了。
5.师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像鹿的角和腿一样,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 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轻易否定它的长处。
七、指导书写,布置课堂作业
1.明确生字读写要求,读准字音,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2.重点指导“塘、赏、配”等容易写错的字。
3.概括主题。布置课堂作业。
八、板书设计:
鹿角和鹿腿
欣赏鹿角 讨厌鹿腿
狮口逃生 感激鹿腿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