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 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 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27 17:2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 体 验 假 说】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验证
1.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实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 配守随机结合与 性状间的
用具或操作
模拟对象或过程
甲、乙两个小桶
雌、雄生殖器官
小桶内的彩球
雌、雄配子
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卵 巢
aap@D
DD
DDdDd
dd d DD DDd d
雌配子
Dd
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2.模拟内容
精巢
dDd
Dd DD d D.d dD
dDDd
雄配子
模拟生殖过程中,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四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3、实验过程
取小桶并编号 →分装彩球 混合彩球 → 随机取球 →放回原小桶 → 重复实验
(2)每个小桶中代表D和d的小球数
量一定相等吗
杂种F,(Dd)产生比例相等的 两种配子
(1)两个小桶内小球的总数一
定相同吗
不一定,在自然界中,一般 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
1.甲乙两个桶的小球数量 不一定 _ 要相等;
2.桶内的两种配子的数量 一定 要相等。
次数 甲 乙
组合
1
2
3
4
·····
合计次数 D 次 , d 次_ 。 D次 , d 次 。
D D 次 , D d 次 ,dd
次 。
公 计 粉 县 n.J- n.J-
NN.NJ JJ-
四、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3、实验过程 每次取完小球一定要放回 取小桶并编号 → 分装彩球 混合彩球→ 随机取球一放回原小桶→重复实验 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 一起,记录字母组合,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记录表
然后放回摇匀;
Dd
3.为什么每次把抓出的小球放回原桶并且摇匀后才可再次抓取
为了使代表雌雄配子的两种彩球每次被抓出的机会相等
预期结果:
①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 d:dd≈ 1:2:1 _o
②彩球组合类型的数量比代表显、隐性性状数量比:显性:隐性≈_3:1 。
1.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必须相等
杂种F (Dd) 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
2.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吗
数量可以不相等,因为雄配子远多于雌配子
四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ddD
DDd D
dd dDD
DDd d
dDd
Dd.DD
d Dd dD
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
①F 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不 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② 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 ,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 性致死等。
1.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
一定为3:1吗
不 一定。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 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 。只对10株豌豆的性状进 行统计,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四、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讨 论 :
将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结果比较,你认为孟德 尔的假说是否合理
合理 。
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雌雄 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 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样本数量也足够大,出 现了3:1的结果。
但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还需要实验来验证。
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3.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孟德尔的假说合理地解释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出现的性 状分离现象。但是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 够的,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
测交: Dd X dd
(F 高 茎 ) (隐性纯合子)
隐性亲本的配子仅携带隐性基因,不会掩盖F 配子中基因的作用
请预测实验结果
(2)原理 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
隐性基因 的配子,所以不会掩 盖F,配子中基因的表达。
(3)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
(4)结论 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取决于 F,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不能检测配子数量)
测交 Dd X dd
配子 D d d

测交后代 Dd dd
高茎 矮 茎
1 : 1
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演绎推理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3.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测交实验,即让F,与
隐性纯合子_ 杂交。
(1)方法
P 配子 F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dd
d
dd
1高茎 1矮茎
“演绎”≠测交:
“演绎”不同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在大田中进行杂交 实验验证。
实际上 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测交后代 87株
79株
比例 高茎:矮茎≈1:1 理论上 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比例 高茎:矮茎≈1:1
演 绎 推 理 (纸上谈兵)
3.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 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演绎推理结果
测交实验结果
D
Dd
Dd ×
d
P具有相对性状,F1表现为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问题1: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的呢
问 题 2 :为什么F 没有矮茎的,而F 又出现了矮茎的呢 问 题 3 :为什么F 高茎:矮茎≈3:1
1.遗传因子决定生物的性状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3.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4.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
设计测交实验,预测实验结果
进行测交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实际结果与推理符合,假说正 确 ,提出分离定律
科学方法—— 假说-演绎法
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1、 概念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不相 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 离 ,分 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 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 子遗传给后代。
2、发生时间:在形成配子时
注 意 : 直接反映分离定律实质:E 产生配子D:d=1:1
分离定律的关键 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
核生物的一对相对性 状的细胞核遗传。
特别提醒
细胞质中的遗传
因子及原核生物和非 细 胞生 物 都不遵循。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六 、分离定律
六、分离定律
3、应用 (1)农业生产:指导杂交育种
例1.假设你正在一个花卉生产基地工作。有一 天,你突然发现一种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出现 了开紫花的植株。你立刻意识到它的观赏价值 ,决定培育这样的花卉新品种。当你知道这种 花是自花传粉以后,将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 子种下去,可惜的是,在长出的126株新植株 中,却有36株是开白花的,这当然不利于商品 化生产。怎样才能获得开紫花的纯种植株呢 请你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验方案,与同学交 流,看谁设计的方案更简捷。
紫花自交,淘汰子代中的白花,子代中的紫花 继续自交,选取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株系,从而 获得纯种紫花。
DD Dd
种子按株收,每一 株的种子种在一起
不性状分离 性状分离
90 36
两种
直接无 法区分
①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利用杂合子选育显性纯合子时,可进 行连续自交,直到 不再发生性状分离 为止,即可留种推广 使 用 。
②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 一旦出现就能 稳定 遗传,便可留种 推广使用。
③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的后代就 是杂合子,但每年都要育种。
六、分离定律
(1)农业生产:指导杂交育种
3、应用
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
型和发病率;
为禁止 近亲结婚和进行 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父的 兄弟姐妹 父的兄弟姐妹 的子女 父的兄弟姐妹 的孙子女 父的兄弟姐妹 的曾孙子女

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 的子女
兄弟姐妹 的孙子女
母 自 己 子女 孙子女
母的 兄弟姐妹
母的兄弟姐妹 的子女
母的兄弟姐妹 的孙子女
母的兄弟姐妹
的曾孙子女
(2)医学实践
祖父母 外祖父母
六、分离定律
旁系血统
直系血统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 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 可能性是( A )
A.1/2 B.1/4 C.1/8 D.1/6
易错提示:
“蓝眼男 孩”在判断出蓝眼的概率后还要乘 以性别概率1/2 , 而“男孩蓝眼”则不需要
生下蓝眼男孩的概率
生下男孩,是蓝眼的概率
(2)医学实践
例2.概念检测
六、分离定律
[概念融通]
运用减数分裂 知识理解分离 定律的实质
[实践应用]
结合生产、生活 实际,分析分离 定律的应用
分离定律的实质
分离定律的实践 应用
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的优点
一对相对性状的
遗传实验
对实验现象的解 释及验证
与遗传实验相关 的概念
提出问题 → 提出假设 → 演绎推理 → 实验验证 → 得出结论
一般|过程
[关键提醒]-
注意等位
基因、性状 分离等核 心概念的 理解
假说一演绎法
基因
分离定律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