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 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二)(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 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二)(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27 17:3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减数分裂
间期:DNA 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 :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 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 :粒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新壁建。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IV
II II
IⅡ III
X Y 体细胞
II IIIIⅡ III
IV IV
配子
X Y
一 、减数分裂
( 一 )精子的形成
1.场所: 睾丸 精原细胞
2.精子的形成过程:
提示:观看动画,着重关注每个时期 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
曲细精管
曲细精管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
(成熟生殖细胞)
精细胞_
产生
有丝分裂
精子
变形
联会 四分体
间期
复制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子 精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 子 形 成 过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同酒染色休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
方一条来自母方.这样两条染色体叫一对同源染色体 . (最 大特点:能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
四分体: 联会后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含4条染色单体,这4条 染色单体合称为一个四分体.
互 换 :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
相应的片段(教材P20图2 - 3)
①减数分裂I ——前 期 (联会时期、四分体时期)
女性 (XX) 男性 (XY)
X、Y 染色体长度不同,是否为同源染色体 (唯一 )一 对形态、大小不同的同源染色体
人类的23对同源染色体
K就
11
X
16
21
12
X其
17
{ 22
11

16
入 A
21

XX
14
xX 19
14
19
X
17
x 20
20
A
22
易错辨析1
同 源 染 色 体 是 (D )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姐妹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大小、形态要基本相同
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减数分裂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A与B的关系 (同源染色体)
a a' b b'
c c'd d' A 与C 的关系 (非同源染色体)
a与a'的关系 (姐妹染色单体)
C D
A B
a与b'的关系 (非姐妹染色单体)
A和B合称什么 (四分体)
C与D合称什么 ( 四 分 体 )
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小 山

精细胞
F
次级精母细胞
● 本节聚焦 ●减数分裂的含义是什么 ●配子的形成为什么必须经过减 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
当孟德尔向人们揭示遗传规律的时候,细胞学研究
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孟德尔同时代的德国动物学家 魏斯曼(A.Weismann,1834—1914) 从理论上预测:在精 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 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染色体数 目得以恢复正常。这个天才的预见被其他科学家通过显微
减数分裂 I的 主要特征: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图2-2 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精原细胞 联会
初级精母细胞
沃 工

M
精子
图像 项 目
时期 间期 减工前 减I中 减 I 后 减Ⅱ前 减Ⅱ中 减Ⅱ后
减Ⅱ末
名称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 胞 次级精母细 胞
精细胞
染色体条数 4 4 4 4 4 2 2 4
4→2
DNA个数 4 8 8 8 8 4 4 4
4→2
染色单体数 0→8 8 8 8 4 4 0
0
同源染色体 (对数) 2 2 2 2 0 0 0
0
四分体个数 0 2 2 0 0 0 0
0
特征 染色体复制。 包括DNA复 制,蛋白质 合成 同源联会 四分体 横队两行 赤道齐 同源分离 向两极 一组非源 染色体 形定数晰 赤道齐 粒裂数增 向两极
两失两现
不建壁
归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模型构建——减I 后期
VS
前期I 后期I 末期Ⅱ 间期 后期Ⅱ 中期Ⅱ 前期Ⅱ 中期I 精子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图A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发生在图 H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图 B ;
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图 E 。
(2 )请根据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将上图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D→A→H→B→G→F→E→C l
练 一 练 :
A B C D E F G H
(二)卵细胞的形成
1、场所:卵巢
2、形成过程
自主探究课本P21-22页内容,了 解卵细胞形成过程各时期特点。
卵原细胞 联云四分1体
初级卵母细胞
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1 1

11
极体
卵细胞
1111IIII1
5
16
极体 卵细胞
减数分裂Ⅱ
yX
88
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分裂 I
卵原细胞

联会
初级卵
母细胞
初级卵 母细胞
极体
次级卵 母细胞
极体
卵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初级精
母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卵原 细胞
精原
细胞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染色体数
目减半 交叉互换
1个卵细胞 3个极体
细胞质不 均等分裂
染色体数 目减半
细胞质均 等分裂
r
不需变形
4个精子
四分体
需变形
四分体
联会
联会
比较项目 精 子 的 形 成 过 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不同点 场所 睾丸
卵巢
细胞质分裂 细胞质均等分裂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子细胞数 1个精原细胞→4个精 子
1个卵原细胞→1
个卵细胞、3个极体
是否变形 是

相同点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
(三):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四)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进行有性 生的真核 生 物
2、时期: 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3、特点:细胞分裂 2 次,而染色 体只复制 1 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 染色体 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5、或费:是一种特殊方式的 有丝分裂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 色 体 变 化 曲 线
4N
DNA 变 化 曲
线
(五)减数分裂曲线图
初级精
母细胞
减I前
前期


胞 减 Ⅱ 末 细

减 Ⅱ 后
减 Ⅱ 中
初级精
母细胞
减 I 后
后期
次级精
母细胞
减Ⅱ前
末期
精原
细胞
间期
减 I 中
中期
<><
数目
的变
化规
律 N

有丝分裂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项目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2N=4) 4 4 4 4→8
8→4
细胞中DNA数(2C=4) 4→8 8 8 8
8→4
DNA
项目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2N=4) 4 4 4 4→8
8→4
细胞中DNA数(2C=4) 4→8 8 8 8
8→4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迅 像
丝分裂
4N
2N
末期
后期
间期
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