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7 虽有嘉肴(《〈礼记〉二则》)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zhǎnɡ)也。(列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形,并进一步解释,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 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中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文学常识】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情感主旨】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通假字。
学学半 同“敩”,教导
2.古今异义。
教学相长也
古义: 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今义:专指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过程
3.词类活用。
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
4.重点实词。
(1)不知其旨也 味美
(2)虽有至道 最好的道理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因此,所以
(4)教然后知困 困惑
(5)然后能自反也 反思
(6)然后能自强也 勉励
(7)教学相长 推动、促进
5.重点虚词。
(1)其
①不知其旨也 代词,它的
②其此之谓乎 语气词,表示推测
(2)其此之谓乎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6.句子翻译。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2)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甲】《虽有嘉肴》
【乙】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A),未得其数②也。”有间③,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④然而长眼如望洋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B)。”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数:规律,道理。这里指演奏的要领。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几:同“颀”,颀化。
1.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词义
可以益矣 查阅词典法(①助。②增多,增加。③益处,好处。④更加) ②(填序号)
有所怡然高 望而远志焉 课内迁移法(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快乐的样子
丘得其为人 语境推断法 人的形貌或品性方面的特征
2.请将“也”“矣”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矣) B.(也)
3.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洋/如王四国。
4.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2)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5.【乙】文中的故事印证了【甲】文哪个观点?【乙】文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乙】文中的故事印证了【甲】文中“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的观点。【乙】文让我明白了学习应该精益求精,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深刻的领会。
【乙文参考译文】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对他说:“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其中的志趣。”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其中的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从孔子的弹奏中)仿佛看到有个人正在严肃地沉思,安然地在高处瞻望,胸怀着远大的志向。(孔子)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座席连行两次拜礼,说:“老师说这乐曲叫作《文王操》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7 虽有嘉肴(《〈礼记〉二则》)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zhǎnɡ)也。(列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形,并进一步解释,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 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中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文学常识】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情感主旨】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通假字。
学学半 同“敩”,教导
2.古今异义。
教学相长也
古义: 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今义:专指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过程
3.词类活用。
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
4.重点实词。
(1)不知其旨也 味美
(2)虽有至道 最好的道理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因此,所以
(4)教然后知困 困惑
(5)然后能自反也 反思
(6)然后能自强也 勉励
(7)教学相长 推动、促进
5.重点虚词。
(1)其
①不知其旨也 代词,它的
②其此之谓乎 语气词,表示推测
(2)其此之谓乎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6.句子翻译。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2)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甲】《虽有嘉肴》
【乙】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A),未得其数②也。”有间③,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④然而长眼如望洋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B)。”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数:规律,道理。这里指演奏的要领。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几:同“颀”,颀化。
1.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词义
可以益矣 查阅词典法(①助。②增多,增加。③益处,好处。④更加) ②(填序号)
有所怡然高 望而远志焉 课内迁移法(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快乐的样子
丘得其为人 语境推断法 人的形貌或品性方面的特征
2.请将“也”“矣”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矣) B.(也)
3.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洋/如王四国。
4.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2)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5.【乙】文中的故事印证了【甲】文哪个观点?【乙】文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乙】文中的故事印证了【甲】文中“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的观点。【乙】文让我明白了学习应该精益求精,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深刻的领会。
【乙文参考译文】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对他说:“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其中的志趣。”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其中的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从孔子的弹奏中)仿佛看到有个人正在严肃地沉思,安然地在高处瞻望,胸怀着远大的志向。(孔子)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座席连行两次拜礼,说:“老师说这乐曲叫作《文王操》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语文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1.1课内文言文39篇梳理+课内外联读训练
27 虽有嘉肴(《〈礼记〉二则》)
目
录
教材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zhǎnɡ)也。(列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形,并进一步解释,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
观点)
参考译文
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中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文学常识】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情感主旨】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通假字。
学学半 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教学相长也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专指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过程
同“敩”,教导
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词类活用。
不知其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点实词。
(1)不知其旨也 ________
(2)虽有至道 ______________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______________
(4)教然后知困 ________
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
味美
最好的道理
因此,所以
困惑
(5)然后能自反也 ________
(6)然后能自强也 ________
(7)教学相长 ______________
反思
勉励
推动、促进
5.重点虚词。
(1)其
①不知其旨也 ______________
②其此之谓乎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此之谓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它的
语气词,表示推测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6.句子翻译。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2)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甲】《虽有嘉肴》
【乙】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A),未得其数②也。”有间③,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④然而长眼如望洋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B)。”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数:规律,道理。这里指演奏的要领。
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几:同“颀”,颀化。
1.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词义
可以益矣 查阅词典法(①助。②增多,增加。③益处,好处。④更加) ____(填序号)
有所怡然高 望而远志焉 课内迁移法(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
丘得其为人 语境推断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快乐的样子
人的形貌或品性方面的特征
2.请将“也”“矣”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 B.( )
3.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黯然而黑 几然而长 眼如望洋 如王四国。
矣
也
/
/
/
4.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2)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5.【乙】文中的故事印证了【甲】文哪个观点?【乙】文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乙】文中的故事印证了【甲】文中“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的观点。【乙】文让我明白了学习应该精益求精,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深刻的领会。
【乙文参考译文】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对他说:“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其中的志趣。”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其中的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
又过了一段时间,(从孔子的弹奏中)仿佛看到有个人正在严肃地沉思,安然地在高处瞻望,胸怀着远大的志向。(孔子)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座席连行两次拜礼,说:“老师说这乐曲叫作《文王操》啊。”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