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 居民与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图为”部分国家人口状况图”人口总数(万人)(数据源于2019年修订的《中国地图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总数:法国高于美国 B.人口总数:印度居第二位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中国最高 D.人口自然增长率:美国最低
2.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国家是( )
A.中国 B.法国 C.印度 D.德国
【答案】1.B 2.D
【解析】1.读图可知,人口总数法国低于美国,A错误;人口总数印度居第二位,B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尼日利亚最高,C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德国最低,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中国、法国、印度、德国四个国家中,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0,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因此,德国出现人口负增长,故选D。
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越高,人口老龄化越严重,下面是联合国对世界及部分国家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预测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归纳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 )
①图中各国都呈增长趋势②日本始终最高③美国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④2100年比2050年增长幅度最小的是中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为缓解人口出现如图所示的趋势性变化带来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鼓励生育 B.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C.提倡提前退休 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答案】3.A 4.C
【解析】3.读图可知,图中各国都呈增长趋势,①正确;三个国家中,日本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最高,②正确;三个国家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③错误;2100年比2050年增长幅度最小的是日本,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4.读图可知,现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其带来的问题主要有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赡养费用上升、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鼓励生育、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推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等。根据题意,C描述不合理,故选C。
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读“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和“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5.1951~2021年间( )
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
C.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
6.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 )
A.0-14岁人口占比较小 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较小
C.15-64岁人口占比较小 D.15~64岁人口数与印度相同
7.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国防兵源不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较短缺 D.资源环境压力大
【答案】5.C 6.A 7.D
【解析】5.由图可以看出,1951~2021年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先快后慢,A错误;印度人口持续增长,中国增长速度在后面越来越慢,增长速度不一致,B错误;据图可以看出,印度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数量差异越来越小,C正确,D错误。故选C。
6.由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可以看出,中国0-14岁人口占比17.9%,印度0-14岁人口占比26.1%,中国小于印度,A正确;我国和印度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是13.5%和6.6%,我国大于印度,B错误;我国和印度15-64岁人口占比分别是68.6%和67.3%,我国大于印度,且人口数不同,CD错误。故选A。
7.由图可知,印度人口增长快,青少年人口占比重大,面临的问题是资源环境压力大,D正确;国防兵源不足、老龄化严重和劳动力较短缺是中国面临的问题,排除ABC。故选D。
人口密度能够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分析一个大洲、地区人口密度往往要从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入手。图1为世界局部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
A.气候温和,水旱灾害少 B.科技先进,发达国家多
C.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 D.经济发达,跨洲移民多
9.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人口问题。下列选项与图2内容相符合的是( )
A.①—就业困难②—鼓励生育 B.①—资源短缺②—控制人口数量
C.①—住房紧张②—鼓励生育 D.①—兵源不足②—控制人口数量
【答案】8.C 9.B
【解析】8.读图可知,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是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C正确;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水旱灾害严重,A错误;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以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主,发达国家较少,经济不是很发达,BD错误。故选C。
9.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压力,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可以采取控制人口数量的措施。故选B。
如图为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据图推断,亚洲人口多分布在( )
A.内陆地区 B.地势低平的地区 C.高原地区 D.水源丰富的地区
11.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海拔范围是( )
A.0—1千米 B.1—2千米 C.2—3千米 D.3-4千米
【答案】10.B 11.C
【解析】10.读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可知,亚洲海拔低的地区人口密度大,海拔高的地区人口密度小,说明人口分布趋向于低海拔地区(地势低平的地区),B正确;高原地区海拔较高,人口密度小,C错误;从图中不能读出人口分布与河流和内陆地区的关系,AD错误。故选B。
11.读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可知,非洲人口密度在0-1km约10人/km2,1-2km约10人/km2,2-3km约18人/km2,3-4km约10人/km2,非洲人口密度最大值分布的海拔高度范围是2-3km,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人类大陆图是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区的地图,可揭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图1为人类大陆图,图2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从纬度范围看,世界主要人口分布在( )
A.北半球高纬地区 B.南半球低纬地区
C.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D.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13.从大洲范围看,人口稠密区位于( )
A.欧洲的西部沿海和平原地区 B.亚洲中部的内陆地区
C.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D.北美洲高于1500米的山区
【答案】12.D 13.A
【解析】12.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读图可知,从纬度范围看,世界主要人口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临海平原地带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D正确;北半球高纬地区、南半球低纬地区、南半球中高纬地区,人口都分布稀少,ABC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13.世界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印度半岛),欧洲的西部沿海和平原地区,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A正确;亚洲的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中部气候干旱,人烟稀少;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人烟稀少;北美洲高于1500米的山区,海拔高,气温低,人烟稀少,BCD错误;故选A。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都是龙的传人…”。读图下图,根据歌词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4.歌曲中“龙的传人”是(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无法判断
15.《龙的传人》歌曲中所描述的人种主要分布在( )
A.欧洲 B.亚洲东部 C.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D.北美洲
【答案】14.B 15.B
【解析】14.歌曲中“龙的传人”是指中国人,从人种的划分属于黑头发、黄皮肤的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故选B。
15.《龙的传人》歌曲中所描述的是中国人,属于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B符合题意; 欧洲、非洲中南部、北美洲中部不是黄种人的主要分布区,排除ACD。故选B。
小明利用暑假期间,沿北回归线依次游览了四个地区。如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小明所见所闻正确的是( )
A.四地都是文明古国所在地 B.①②两地沙漠广布
C.③④两地是黄色人种 D.②地有世界文化遗产泰姬陵
17.关于四地居民与其主要使用语言的连线错误的是( )
A.①—英语 B.②—阿拉伯语 C.③—英语 D.④—汉语
【答案】16.B 17.A
【解析】16.①②两地不是文明古国所在地,③地有古印度,④地有古中国,A错误;①②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B正确;③地以白色人种为主,C错误;③地有世界文化遗产泰姬陵,D错误。故选B。
17.读图可知,图中①②两地为阿拉伯民族的主要聚集地,使用阿拉伯语,A错误,B正确;③位于南亚的印度,该地区居民主要使用英语和印度语,C正确;④位于中国,使用汉语,D正确。故选A。
坑根石寨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由泥土和石头砌成的房屋点缀在山水之间,与有着千年历史的梯田共同绘制了古村落的美丽画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在坑根石寨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19.坑根梯田存世千年的意义有( )
①改变作物熟制,增加作物播种次数 ②增加石寨耕地面积,提高作物产量
③缓解石寨土地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 ④体现因地制宜、人地和谐共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8.C 19.B
【解析】18.由题意可知,坑根石寨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房屋是泥土和石头砌成,有梯田, ABD符合;C图中地形平坦开阔,不符合。 ABD正确,故选C。
19.由题意可知,梯田不能改变作物熟制,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从而提高粮食产量;山区修建梯田,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水土流失;体现出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①错误,②③④正确,ACD错误,故选B。
读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图1)和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20.苏门答腊岛村镇的分布特点是( )
A.全岛均匀分布 B.多分布在沼泽地
C.多分布在西部山区 D.沿海、沿河流分布
21.对苏门答腊岛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B.西部沿海多沼泽
C.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D.植被覆盖率低
22.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是为了适应当地( )
A.干旱少雨的气候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寒冷干燥的气候 D.多风沙的环境
【答案】20.D 21.A 22.B
【解析】20.读图可知,苏门答腊岛上的村镇分布的特点是沿河、沿海分布,沿河沿海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读图可知,苏门答腊岛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判断该岛屿的地势特点是西南高东北低,A正确;沼泽多分布在该岛的东部沿海平原,B错误;苏门答腊岛由于地处赤道附近,降水丰富,河流多,且为外流河,C错误;苏门答腊岛植被覆盖率为60%,植被覆盖率高,D错误。故选A。
22.读图结合所学,苏门答腊岛位于马来群岛,气候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当地居民多建双层的高脚屋,既隔热又便于雨水的下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越野滑雪起源于挪威。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挪威传统民居多以木材为建筑材料,在屋顶木梁上以桦树皮为“毡”,再铺上厚土,然后种植草皮,形成绿盖屋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挪威开展滑雪运动的有利条件是( )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地形平坦,利于雪道修建
C.冬季降雪多,积雪时间长 D.中纬度地区,气候较为温暖
24.挪威传统民居多采用木材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
A.便于就地取材 B.经济贫穷落后 C.造型美观吸引游客 D.原料廉价便于进口
25.挪威传统民居采用“绿盖屋顶”,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光照 B.保温调控 C.抵抗台风 D.防沙尘暴
【答案】23.C 24.A 25.B
【解析】23.读图可知,挪威多山地,地势起伏大,利于雪道修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积雪时间长,有利于开展滑雪运动,C正确,BD错误;挪威“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与挪威开展滑雪运动无关,A错误。故选C。
24.挪威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资源丰富,传统民居多采用木材为建筑材料,便于就地取材,有利于节约成本,不需要进口,A正确,D错误;挪威是欧洲西部的国家,经济发达,B错误;挪威传统民居多采用木材为建筑材料并不是为了吸引游客,C错误。故选A。
25.据图可知,北极圈穿过挪威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挪威传统民居采用“绿盖屋顶”有利于保温调控,B正确;“绿盖屋顶”不利于增加光照,挪威没有台风和沙尘暴,AC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26.【晓世界人口 看世界发展】2022 年 11 月 15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了80亿。下面图1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含预测),图2 为世界人口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
(1)读图1 可知,目前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是人口总量持续 (填“减少”或“增长”)。从196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填“放缓”或“加快”),预计未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将 (填“放缓”或“加快”)。
(2)印度和中国都是世界人口大国,2020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总数分别是 14.1亿和13.8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人口众多的优势是 。
【人口分布】
(3)读图2 可知,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除了中国所在的①亚洲 (填方位)和印度所在的②亚洲南部外,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还有③欧洲 (填方位)和④北美洲东部沿海平原地区,以上四地成为人口密集区的共同气候原因是 ;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为人口稀疏地区,⑨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人口问题】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最新预测,到本世纪80年代,全球人口将达到约104 亿的峰值,并保持这个水平到2100年。
(4)世界人口总数接近峰值,你认为由此可能引发的问题有哪些 (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1)增长 加快 放缓 (2)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阔
(3) 东部 西部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 ⑨地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
(4)资源紧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饥饿与贫困;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
【解析】(1)读图1 可知,目前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是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从196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随着社会的发展,预计未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将放缓。
(2)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人口众多,说明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阔,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读图2 可知,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除了中国所在的①亚洲东部和印度所在的②亚洲南部外,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还有③欧洲西部和④北美洲东部沿海平原地区,以上四地成为人口密集区的共同气候原因是气候温和,降水较多;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为人口稀疏地区,⑨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⑨地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
(4)世界人口总数接近峰值,将会对世界发展带来很大的问题,比如资源紧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饥饿与贫困;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
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旅游成为新时尚。柳州市某中学学生小丽在暑假开展了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软件来考察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下图为网络模拟旅游线路图。
(1)BCDE四地中人口最稠密是 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地区。
(2)D地区居民以 人种为主,信仰伊斯兰教,其宗教建筑为①、②、③中的 。
(3)D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传统民居可能是甲、乙、丙中的 。
【答案】(1) E C (2) 白色 ② (3)乙
【解析】(1)世界人口稠密区要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的东部。图中BCDE四地中人口最稠密是E地。图中E地位于亚洲南部,属于人口稠密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C非洲地区。
(2) 图中D地区位于亚洲西部,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图中宗教建筑①是基督教的教堂,②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③是佛教的佛塔。故选②。
(3)图中D地区位于亚洲西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传统民居是乙图,建筑墙体较厚,开窗小,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当地降水少,屋顶平。图甲是高脚屋,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图丙是茅草屋,主要分布在非洲。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承砖雕技艺 赓续民族文化
【就地取材 技兴于践】
传统手工砖雕是指青砖上雕刻有动物、植物、文字和花纹等图案的建筑装饰材料。传统手工砖的制作需要采集细腻的泥沙并入窑烧制。山西传统手工砖雕技艺在全国独树一帜。图1示意山西部分砖雕建筑遗址分布,图2为山西砖雕建筑景观图。
(1)砖雕建筑遗址附近地区主要临近 ,地形相对平坦,泥沙沉积量较 ,原材料丰富,能够就地取材。
(2)山西古代经济中心较多,房屋建造对手工砖雕的市场需求量较 ,催生了大量手工砖雕艺人。
【因时而变 技艺演替】
四十多年前,太原和晋中等地,几乎每家都有小砖窑,后因环境问题小砖窑陆续关停。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工艺、技术和建筑材料等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山西传统手工砖雕市场逐渐缩小。
(3)请推测山西传统手工砖雕市场逐渐缩小的主要原因。 、 (至少答两点)
【文化传承 任重道远】
山西传统手工砖雕艺术成就高,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的瑰宝。保护传统手工艺术和产业任重道远。
(4)请为山西传统手工砖雕产业振兴提出合理建议 。
【答案】(1)河流 大 (2)大 (3)小砖窑污染环境;现代工艺、技术和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
(4)要大力宣传砖雕文化;结合现代科技不断进行创新;打造品牌文化等。
【解析】(1)读图可知,砖雕建筑遗址附近地区主要临近河流,沿河地区多平原,地形相对平坦,河流流经较慢,泥沙沉积量较大,制作青砖所需的泥沙较多,原材料丰富,能够就地取材。
(2)山西古代经济中心较多,商业经济繁荣,需要建造大量的房屋,而房屋建造对手工砖雕的市场需求量又较大,因此,催生了大量手工砖雕艺人。
(3)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山西传统手工砖雕市场逐渐缩小的主要原因有:小砖窑生产,大量的原料开采、燃料使用,对环境资源造成很大的影响;随着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和机器制作砖雕技术的日趋成熟,传统的压模制作砖雕技术从未间断,这直接蚕食了手工砖雕的市场份额,使得传统手工制作砖雕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4)山西传统手工砖雕尽管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其传承与发展仍然令人忧心,对此人们可以通过大力宣传砖雕文化,不仅在外观上展现出美丽,更蕴含着深远的文化内涵,为了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结合现代科技来进行雕刻,将传统砖雕图案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和环境设计中,创新出多样化的纹样;努力打造山西晋商大院砖雕纹样的品牌,提升产品的影响力等措施,促进山西传统手工砖雕产业振兴。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和·合”诠释了亚洲文明从形成到发展的丰富内涵,“河”——亚洲河流孕育人类文明发祥地:“和”——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独具特色的民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国家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材料二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合作日益频繁。中国积极参与沙特阿拉伯的基建项目,如红海新城,国王港,麦麦高铁等,“中国智慧”帮助沙特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沙特独特的旅游资源同样也吸引众多中国游客,如将床铺放在屋顶的酒店。
材料三:图左为“亚洲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图右为“阿拉伯半岛民居及屋顶酒店景观图”。
(1)描述亚洲文明古国的纬度位置(纬度带及热量带) 、 。
(2)分析河流对文明古国形成与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 、 等。
(3)分析沙特屋顶酒店的独特建筑设计与气候的关系 。
【答案】(1)位于中纬度地区和北温带
(2)地处河流沿岸,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沙特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墙厚是为了隔热。窗小是为了防风沙,顶平是降水少
【解析】(1)据图可知,亚洲文明古国位于23.5°N以北区域,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地区。
(2)文明古国位于河流附近,地处河流沿岸,塑造了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提供了生活、农业用水。
(3)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少雨,炎热干燥。该地的传统民居多为墙厚、窗小的平顶屋;墙厚有利于隔热,窗户小有利于减少风沙的侵入,平顶房说明降水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 居民与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图为”部分国家人口状况图”人口总数(万人)(数据源于2019年修订的《中国地图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总数:法国高于美国 B.人口总数:印度居第二位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中国最高 D.人口自然增长率:美国最低
2.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国家是( )
A.中国 B.法国 C.印度 D.德国
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越高,人口老龄化越严重,下面是联合国对世界及部分国家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预测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归纳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 )
①图中各国都呈增长趋势②日本始终最高③美国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④2100年比2050年增长幅度最小的是中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为缓解人口出现如图所示的趋势性变化带来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鼓励生育 B.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C.提倡提前退休 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读“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和“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5.1951~2021年间( )
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
C.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
6.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 )
A.0-14岁人口占比较小 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较小
C.15-64岁人口占比较小 D.15~64岁人口数与印度相同
7.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国防兵源不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较短缺 D.资源环境压力大
人口密度能够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分析一个大洲、地区人口密度往往要从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入手。图1为世界局部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
A.气候温和,水旱灾害少 B.科技先进,发达国家多
C.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 D.经济发达,跨洲移民多
9.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人口问题。下列选项与图2内容相符合的是( )
A.①—就业困难②—鼓励生育 B.①—资源短缺②—控制人口数量
C.①—住房紧张②—鼓励生育 D.①—兵源不足②—控制人口数量
如图为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据图推断,亚洲人口多分布在( )
A.内陆地区 B.地势低平的地区 C.高原地区 D.水源丰富的地区
11.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海拔范围是( )
A.0—1千米 B.1—2千米 C.2—3千米 D.3-4千米
人类大陆图是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区的地图,可揭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图1为人类大陆图,图2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从纬度范围看,世界主要人口分布在( )
A.北半球高纬地区 B.南半球低纬地区
C.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D.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13.从大洲范围看,人口稠密区位于( )
A.欧洲的西部沿海和平原地区 B.亚洲中部的内陆地区
C.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D.北美洲高于1500米的山区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都是龙的传人…”。读图下图,根据歌词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4.歌曲中“龙的传人”是(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无法判断
15.《龙的传人》歌曲中所描述的人种主要分布在( )
A.欧洲 B.亚洲东部 C.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D.北美洲
小明利用暑假期间,沿北回归线依次游览了四个地区。如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小明所见所闻正确的是( )
A.四地都是文明古国所在地 B.①②两地沙漠广布
C.③④两地是黄色人种 D.②地有世界文化遗产泰姬陵
17.关于四地居民与其主要使用语言的连线错误的是( )
A.①—英语 B.②—阿拉伯语 C.③—英语 D.④—汉语
坑根石寨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由泥土和石头砌成的房屋点缀在山水之间,与有着千年历史的梯田共同绘制了古村落的美丽画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在坑根石寨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19.坑根梯田存世千年的意义有( )
①改变作物熟制,增加作物播种次数 ②增加石寨耕地面积,提高作物产量
③缓解石寨土地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 ④体现因地制宜、人地和谐共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图1)和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20.苏门答腊岛村镇的分布特点是( )
A.全岛均匀分布 B.多分布在沼泽地
C.多分布在西部山区 D.沿海、沿河流分布
21.对苏门答腊岛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B.西部沿海多沼泽
C.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D.植被覆盖率低
22.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是为了适应当地( )
A.干旱少雨的气候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寒冷干燥的气候 D.多风沙的环境
越野滑雪起源于挪威。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挪威传统民居多以木材为建筑材料,在屋顶木梁上以桦树皮为“毡”,再铺上厚土,然后种植草皮,形成绿盖屋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挪威开展滑雪运动的有利条件是( )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地形平坦,利于雪道修建
C.冬季降雪多,积雪时间长 D.中纬度地区,气候较为温暖
24.挪威传统民居多采用木材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
A.便于就地取材 B.经济贫穷落后 C.造型美观吸引游客 D.原料廉价便于进口
25.挪威传统民居采用“绿盖屋顶”,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光照 B.保温调控 C.抵抗台风 D.防沙尘暴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26.【晓世界人口 看世界发展】2022 年 11 月 15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了80亿。下面图1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含预测),图2 为世界人口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
(1)读图1 可知,目前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是人口总量持续 (填“减少”或“增长”)。从196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填“放缓”或“加快”),预计未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将 (填“放缓”或“加快”)。
(2)印度和中国都是世界人口大国,2020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总数分别是 14.1亿和13.8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人口众多的优势是 。
【人口分布】
(3)读图2 可知,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除了中国所在的①亚洲 (填方位)和印度所在的②亚洲南部外,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还有③欧洲 (填方位)和④北美洲东部沿海平原地区,以上四地成为人口密集区的共同气候原因是 ;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为人口稀疏地区,⑨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人口问题】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最新预测,到本世纪80年代,全球人口将达到约104 亿的峰值,并保持这个水平到2100年。
(4)世界人口总数接近峰值,你认为由此可能引发的问题有哪些 (至少答出两点)
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旅游成为新时尚。柳州市某中学学生小丽在暑假开展了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软件来考察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下图为网络模拟旅游线路图。
(1)BCDE四地中人口最稠密是 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地区。
(2)D地区居民以 人种为主,信仰伊斯兰教,其宗教建筑为①、②、③中的 。
(3)D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传统民居可能是甲、乙、丙中的 。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承砖雕技艺 赓续民族文化
【就地取材 技兴于践】
传统手工砖雕是指青砖上雕刻有动物、植物、文字和花纹等图案的建筑装饰材料。传统手工砖的制作需要采集细腻的泥沙并入窑烧制。山西传统手工砖雕技艺在全国独树一帜。图1示意山西部分砖雕建筑遗址分布,图2为山西砖雕建筑景观图。
(1)砖雕建筑遗址附近地区主要临近 ,地形相对平坦,泥沙沉积量较 ,原材料丰富,能够就地取材。
(2)山西古代经济中心较多,房屋建造对手工砖雕的市场需求量较 ,催生了大量手工砖雕艺人。
【因时而变 技艺演替】
四十多年前,太原和晋中等地,几乎每家都有小砖窑,后因环境问题小砖窑陆续关停。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工艺、技术和建筑材料等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山西传统手工砖雕市场逐渐缩小。
(3)请推测山西传统手工砖雕市场逐渐缩小的主要原因。 、 (至少答两点)
【文化传承 任重道远】
山西传统手工砖雕艺术成就高,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的瑰宝。保护传统手工艺术和产业任重道远。
(4)请为山西传统手工砖雕产业振兴提出合理建议 。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和·合”诠释了亚洲文明从形成到发展的丰富内涵,“河”——亚洲河流孕育人类文明发祥地:“和”——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独具特色的民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国家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材料二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合作日益频繁。中国积极参与沙特阿拉伯的基建项目,如红海新城,国王港,麦麦高铁等,“中国智慧”帮助沙特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沙特独特的旅游资源同样也吸引众多中国游客,如将床铺放在屋顶的酒店。
材料三:图左为“亚洲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图右为“阿拉伯半岛民居及屋顶酒店景观图”。
(1)描述亚洲文明古国的纬度位置(纬度带及热量带) 、 。
(2)分析河流对文明古国形成与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 、 等。
(3)分析沙特屋顶酒店的独特建筑设计与气候的关系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