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7 09:23:14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
贯“天道”“世道”“人道”的精神视野。在当下,绝对特殊、独占性的个人经验越来越
少见。在这种现实面前,要把对个人经验的精细表述转换为“精神”的生产过程。写作者
语文
理当培养精神上的感知力,勘探生活细节背后的心灵悸动,对经验性的细节进行科学转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富有精神能量、饱含精神感受力的文学细节,能真正把每个人还原为独
注意事项
一无二的、不可替换的存在,能从容应对具备强大情节模式与故事形式重组能力的人工智
能写作带来的挑战。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摘编自叶李《细节并非“小事”,而是关乎“大道”》)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材料二: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
细节是文学的细胞,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都有精彩的细节,而且这类细节不是个
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别的、偶然的,它们如同繁星闪烁,熠熠生挥。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成功的细节如同时代的精神切片,以小见大,以缩微的形式保存鲜活而独特的时代信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
息,包含特殊的时代蕴涵,折射出社会的面貌与时代的变迁。汪曾祺的小说大多以细节串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
联成篇,他并不刻意地花笔墨去勾勒时代背景,但细节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气息和地域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元素。
细节是文学创作进入世界、现实、生活内部的通道,是照亮人的精神世界深处的幽光。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细节在人物塑造时具有像刻刀一样的作用,通过描绘合乎人物身份的衣着、表情、言语、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动作,可以勾勒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及其情感、心理、思维的细微变化。作家也只有细致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察,潜心体验,精雕细刻,才能尽精微而致广大。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文学作品在表现
材料一:
人的思维过程与心理变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视觉艺术相比,文字艺术在描述直观的
文学能揭示时代精神密码,能捕捉社会心理结构的历史性变动,能有力地摹写个人和
画面时力有不逮,但在表现“看不见”的世界时却能充分调动文字“造梦”的潜能。鲁迅
民族心灵经过深刻自我重塑以后所达到的宽广与丰富,仅仅依靠传奇化情节、华丽修辞、
刻画人物心理,通过细节的铺陈,从语气、声音进入灵魂的深处,写出了国民性的复杂,
精美意象是不够的,还有赖于作品对深具“精神质感”的细节的发现、创造与经营。
写出了那一代知识分子人格的内在冲突。读者透过阿Q、吕纬甫、魏连殳的每个神情,都
在当下语境中,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因为对瞬时性审美满足的高度追求,娱乐性文
能感受到其潜在的内心波动。
化生产对情节和故事的密集输出使得细节被淡化。此外,还有另一种“细节匮乏症”
细节不是仅仅具有装饰功能的点缀,而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文学细节应
写作者脱离现实生活,沉酒于封闭性的“小世界”,用缺乏真实经验、现实依据、生活逻
该成为生命中的一个器官,与身体的其他部分声息相通,不可或缺。那些经典的细节,在
辑的虚构和生造取代对细节的发现和选择。与以上两种匮乏同时存在的第三种情况是“细
作品的结构中发挥着起承转合的作用,是柳暗花明的转折点,是伏脉千里的隐笔,看似信
节肿胀症”,特别是一些网络小说,把日常生活简化为鸡零狗碎和鸡毛蒜皮,抽室精神性
手拈来的闲话,实则存有深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从听《牡丹亭》到葬花再到焚稿,
的内容,不惜用重复性、同质性的细节对读者实行强刺激。这都体现了文学创作中细节书
细节之间环环相扣,遙相呼应,带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深化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写能力弱化的问题。
用心的细节营造使得文学作品具有了动感,描述出事件发展变化的曲折过程,常有画
优秀的文学细节不是随机选择的产物,而是蕴藏着作者的精神旨趣和文化态度。细节
龙点睛的效果。反之,缺乏生动细节的作品,必然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索然无味。《百
之中见精神,见出的是作家对社会历史和时代生活的变化作出的精神反映和思想回应。鲁
年孤独》中的不少细节让人耳目一新。马尔克斯的家族有老年痴呆的遗传病史,他最终没
迅的《在酒楼上》,将吕纬甫与“我”置于酒楼这么一个封闭空间展开精神互动和思想对
逃过老年痴呆的宿命,被迫放弃了毕生热爱的写作。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再阅读这些文字,
话。小说叙事简洁,却有几处细节性“闲笔”给了楼下的废园一这是参与精神对话的第
我们很容易从奥雷里亚诺身上看到作家自己的影子。奥雷里亚诺试图用文字抓住记忆,但
三个角色。园中“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
当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也无法再辨别文字的意义,个人的记忆和民族的历史也就成了
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景物的细节透露出自
一笔糊涂账。这个细节并非弧立的细节,它和作品中的其他内容有盘根错节的联系,而且
我灵魂陈述者和审判者内在的精神强度。
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作品以非凡的想象力,不仅写出了马孔多小镇充满魔幻色彩的沧桑
作家必须鼓起勇气,从某个细节可以在作品中进行互换的慵懒写作习惯中摆脱出来,
变化,描绘了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浮沉,也写出了拉丁美洲充满荒诞色彩的弧儿处境。
从把遵循流行套路的标准化细节当作个性风格的幻觉中清醒过来,向内和向外接通一个纵
(摘编自黄发有《论文学细节与文学性》)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高二语文第2页(共8页)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1.(3 分)D
2.(3 分)B
3.(3 分)C
4.(4 分)第(1)句“您”是尊称,表明对话双方有礼而疏离的社会关系(1 分);第(2)句
由“您”到“你”,是因为聂赫留朵夫想得到玛丝洛娃的理解和宽恕,想在情感上拉近
与玛丝洛娃的距离(2 分)。称呼(的转变),是聂赫留朵夫矛盾而真实的情感的不自觉
流露(1 分)。
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5.(6 分)①作家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对社会历史和时代生活的变化作出精神反映和思
想回应。②作家要打破标准化细节写作的流行套路,培养精神感知力,表述绝对特殊、
独占性的个人经验。③作家要将文学的细节完全融入到作品的整体结构中,与作品的整
体精神系统紧密关联。
评分建议: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6.(3 分)C
7.(3 分)A
8.①为老婆的不理解、不支持而心痛;②为剧团找不到出路而苦闷;③为唱戏这种艺术形
式的没落而痛心;④为自己离开戏台而不甘。
评分建议:一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9.观点一:“心病”更好。
①以“心病”为题,紧扣老祝内心的困扰,更利于凸显老祝坚守传统艺术的形象;②以
“心病”为题,呼应老祝得心病、运小七除心病等情节;③以“心病”为题,能引发读
者对戏剧没落原因的深入思考,揭示时代变化对传统艺术的冲击;④“以戏台”为题,
收不到这种集中和突出的效果。
观点二:“戏台”更好。
①以“戏台”为题,有利于直接表现传承传统文化这一主题;②以“戏台”为题,更利
于凸显情节的集中、连贯,如老祝落下心病、运小七成立票友协会等情节都围绕“戏台”
展开;③以“戏台”为题,更有利于体现小说的时代背景;④以“心病”为题,则显得
比较狭窄。
评分建议: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只答观点不得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
可酌情赋分。
10.(3 分)BDF
11.(3 分)D
12.(3 分)A
高二语文试卷 第 1页(共 3页)
13.(4 分)(1)唯独李祐的心没有被俘获,但是李愬又想专门依靠他来谋取蔡州,那么李
愬驾驭人的方法就不可以不用尽了。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 2 分,“縻”“倚”两处,每译对 1 处得 1 分。
(2)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事情在将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
的时候那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 2 分,“几”“终”两处,每译对 1 处得 1 分。
14.(5 分)①李祐是豪杰,懂得尽忠报主(2 分);②李愬懂得以术御之,用大义感化他,
用恩惠感动他(3 分)。
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15.(3 分)B
16.(6 分)①选取意象不同:本诗颈联选取的暗灯、秋柝、深烟、暮鸦等意象更具凄凉之
感;“铁马”句中铁马、秋风、大散关等意象更显雄壮的特点。②营造意境不同:本诗
颈联营造了凄凉萧瑟的意境;“铁马”句营造了恢弘壮阔的意境。③写景的手法不同:
本诗颈联通过视听结合和梦境写散关之景;“铁马”句通过列锦与回忆写散关之景。④
表达的情感不同:本诗颈联表达了羁旅之苦及思乡之情;“铁马”句表达了对战斗经历
的怀念和对恢复故土的渴望。
评分建议: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17.(6 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2)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3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
花扇底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评分建议:每空 1 分;有错字、别字,该句不得分。
18.(2 分)A 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B 气定神闲(悠闲自得)
19.(5 分)①运用拟人手法,写出草场上牲畜们悠闲吃草的情态。/运用互文(排比)手
法,写出了雨后草场上生机勃勃的场景。②选取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具有画面感。
③多用短句,简洁明了,节奏轻快,语气舒缓,增强了雨后草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
闹气氛。
评分建议:一点 2 分,答出三点得 5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
可酌情赋分。
20.(3 分)C
21.(4 分)①在“变质”后面加上“的过程”或“的现象”;②删去“原因”或“由……
引起的”。
评分建议:改对一处得 2 分。如有其他修改方式,合理即可。
22.(4 分)①可以防止面包老化 ②选择无馅料烘焙单品
评分建议:一处 2 分,意思对即可。
高二语文试卷 第 2页(共 3页)
23.(60 分)
【材料分析】
材料由三句话组成,针对“自夸”问题作出不同的理解与判断。第一句引用老子的名
言“自伐者无功”,意思是自我夸耀的人没有功劳。这句话表达了对自我夸耀的反对态度,
同时也强调了谦虚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第二句引用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中的句子,
自夸有丰富的知识和才华,显示出能够辅佐国君实现政治理想的自信。第三句用某人话“学
会夸自己,是一种宝贵的能力”,强调自我肯定的重要性,赋予了自夸的积极意义。
三句话表面上看起来矛盾,但在不同的情境下各有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恰切的自夸“能力”可以起到展现自信风采、促进自我进步、增强积
极心理暗示等作用。
反之,则会成为自我炫耀,居功自傲,邀功诿过的表现,既阻碍了自己的进步,也妨
碍了集体的发展。
根据题中的“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学生的论述角度有多种。可以论述自夸
的积极意义;可以论述自夸的弊端;也可以从二者的利弊入手,探究什么样的自夸较为妥
帖,什么条件下的自夸更有益处;论述自夸与谦虚的关系等。
此外,学生在论述时要注意思辨性表达,不可仅偏向一方。
抛开“自夸”这个关键词论述,属于偏离或背离题意。
【参考立意】
(1)谦卑者自明,自夸者自困 (2)夸己有度,谦逊无穷 (3)自夸中的智慧
(4)自夸须出之以“诚”(5)追求自我肯定,摒弃虚荣自夸
高二语文试卷 第 3页(共 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