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28 17: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2021安徽定远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学月考)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中原王朝采取“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
A.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B.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联络西域、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2.(2021安徽淮南二模)公元前121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霍去病带领万余骑兵,出击陇西,大败匈奴,整个河西地区处在西汉控制之下,朝廷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并大兴屯田戍边。公元前119年,朝廷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旨在联合乌孙夹击匈奴。材料表明西汉政府 (  )21教育网
A.稳定和管理边疆的手段多样
B.出于经济动力派遣张骞出使
C.高度重视对商路安全的保护
D.有效沟通了东西方贸易通道
题组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3.(2022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魏之际,岭南一带是南方相当落后的地区之一。南朝时期,政府规定该地区因地制宜地缴纳贡赋,此地也逐渐实现粮食自给。到隋朝时,岭南“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材料主要表明(  )21cnjy.com
A.岭南得到了发展但仍然比较落后
B.岭南地区的农、商业进步明显
C.政府扶持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D.南方经济开发的格局初步形成
4.(2021四川泸县五中月考)有学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吐鲁番考古时发现了大量唐朝文书,其中公文书内容涉及土地、户籍、赋役、军事、诉讼和馆驿等,私文书内容多为借贷、买卖契约等;此外还发现了《千字文》等蒙书。材料反映出当时 (  )www-2-1-cnjy-com
A.西域地区全面接受了中原文化
B.唐朝有效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C.西域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发展
D.唐朝实行大一统的文化政策
5.(2022广东深圳光明期中)宋朝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辽、西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在边界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相当活跃,同时也出现《周礼》《孟子》《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经由榷场流入少数民族政权地区的现象。由此可知,榷场的设置(  )【出处:21教育名师】
A.加深了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依赖
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体现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D.展现了中原文化的优越
题组三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6.有学者指出:“1264年忽必烈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总制院管理吐蕃并监督政府和佛教僧徒的关系,八思巴成为总制院的第一位行政长官。”上文中“总制院”即后来的(  )
A.理藩院 B.御史台
C.宣政院 D.中书省
7.(2022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明朝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政府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政府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边民可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
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
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
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8.1691年,康熙与蒙古各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首领在多伦诺尔会盟,同意喀尔喀与内蒙古一样实行编旗的请求,除保留喀尔喀蒙古原有的汗号外,取消蒙古贵族旧的等级名称。会上对首倡来归者、奏请编旗者等进行了表彰和封赏。这反映了(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蒙古族同中央政府的关系加强
B.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落实
C.蒙古族原有的政治传统开始消失
D.蒙古族取得了特殊地位
9.(2021广西北海期末)明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随着朝廷在土司地区经营的深入,朝廷把“入学读书习礼”作为土司袭替的必由之路,使得土司官员积极向学,参加科举,中试后或进入流官体系或承袭土司,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司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软性整合。明清时期的这一措施(  )
A.利于强化对少数民族的统治
B.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C.彻底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威胁
D.使选官用人制度进一步完善
题组四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0.丝绸之路开通后,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这表明丝绸之路的开通(  )
A.促进了东西方直接交流
B.体现了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
C.扩大了汉朝统治区域
D.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
11.(2022山东淄博月考)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路线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7年,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唐→日本 鉴真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
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
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12.“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度……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朝贡贸易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B.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
C.朝贡制度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D.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的平等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1.(2021安徽六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阶段检测)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大力兴修水利,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兴学,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这些举措(  )
A.促进了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的上升
B.推动了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
C.反映了秦汉地方治理政策的转变
D.稳定了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
2.汉代董仲舒认为三统循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天意的显示并提出“三统之变,近夷遐方无有,生煞者独中国”,认为只有华夏族才有资格统治天下;隋代大儒王通提出“天命不于长,惟归有德。夷狄之德,黎民怀之”。上述变化反映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中原王朝走向衰落
B.儒家的民族思想日益开明
C.儒家开始追求德治
D.政府推行开化的民族政策
3.(2021广东广州荔湾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末)西夏常以马匹和盐通过边境互市换取北宋的谷物和茶,并铸造有汉文“天授通宝”的钱币。金后期曾铸造银币,“一两至十两分五等,每两折钱二贯”。这是我国货币史上第一次铸造法定计数的银币。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互通有无,活跃商业市场
B.经济交流,缓和民族关系
C.汉文化在边境广泛传播
D.少数民族商业发展面貌
4.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宋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夏“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寨”,进行互市。嘉祐二年(1057年),元昊的儿子扰边,宋朝“要以违约则罢和市”,随后停止榷场互市。这表明宋朝(  )21·cn·jy·com
A.处理民族关系上具有软弱性
B.对外贸易政策十分灵活多变
C.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D.政治统一促进了边境贸易
5.(2021北京丰台期末)关于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史记》记载:“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促进了西南边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B 唐蕃会盟碑记载:“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 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 《元史》记载:“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清高宗实录》记载:1762年,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伍,广辟屯田” 说明清代对新疆进行了有效管辖
6.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灭巴中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2·1·c·n·j·y
A.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
C.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D.激化了边远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题组二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7.唐朝开辟了从葱岭往西经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亚、西亚到欧洲的丝绸之路西段后,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由此可知(  )21·世纪*教育网
A.唐朝的繁荣强盛吸引了大量外国人来华
B.丝绸之路西段的开通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C.开明兼容的政策是外国人来华的主要原因
D.唐朝的对外交流为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8.下图为乾隆八年(1743年)清政府发布的告谕。从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是(  )
  自乾隆八年为始,嗣后凡遇外洋货船来闽、粤等省贸易,带米万石以上者,著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五;带米五千石以上者,免其十分之三。2-1-c-n-j-y
A.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清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
C.清政府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D.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题组三 综合题组
9.图1、图2、图3是我国古代三个时期对外贸易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2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3
从图1、图2、图3中任选两幅图,分别提取图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判断并说明与其对应的历史时期。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A 2.A 3.A 4.C 5.B 6.C
7.D 8.A 9.A 10.D 11.C 12.B
1.A 秦汉时期,中原王朝面临的游牧民族的威 ( http: / / www.21cnjy.com )胁主要来自匈奴。秦朝时为了抵御匈奴,采取了修筑长城的方式。汉朝为了解决匈奴问题通使西域,意在与大月氏联合夹击匈奴,在凿通西域的同时使丝绸之路得以开通,故A项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2.A 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西汉政府采取起兵征讨、设置地方行政机构、屯田戍边、联合夹击等方式来稳定和管理边疆,故A正确。【来源:21cnj*y.co*m】
3.A 根据材料“到隋朝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岭南‘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等信息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岭南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依旧比较落后,故选A;“商业进步明显”与“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等史实不符,排除B;材料的主旨是岭南经济的发展,排除C;岭南不等同于南方,排除D。
4.C 由题干信息可知,在吐鲁番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发现了大量唐朝文书,由公文书内容可知当时唐朝政府对这个地区实现有效管辖,由私文书内容可知当时该地区的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千字文》等蒙书的发现,说明当时该地区文化也有了一定发展,故C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5.B 榷场的设置不仅促进了中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也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故B正确。21*cnjy*com
6.C 依据材料“忽必烈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总制院管理吐蕃”“八思巴成为总制院的第一位行政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总制院事,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后来总制院改名宣政院,故C项正确。
7.D 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牧经济,而中原经济是农业经济,故A项错误;诸王守边是为了加强边地防御力量,故B项错误;由材料“明朝前期”“明朝后期”可知,明朝在不同的时间段采取的政策不同,说明并非堵疏并用,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故D项正确。
8.A 康熙与蒙古各部落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在多伦诺尔会盟,并对其中一些人进行了表彰和封赏,行使了中央政府的管理权,这反映了蒙古族同中央政府的关系得到加强,故A正确;蒙古族原有的政治传统并未消失,故排除C。
9.A 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为了加强对土司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的管理,把管理少数民族的土司制度和科举制度相联系,使土司官员通过科举考试承袭土司或进入流官体系,这有助于加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观念,从而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故选A项。
10.D 根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物品、技术的往来和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故选D项。
11.C 根据表格可看出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相互影响,双向交流,兼容并蓄,故C项符合题意。
12.B 朝贡贸易并不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A项错误;朝贡贸易是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种形式,由材料可知明朝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故B项正确;朝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但不会促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故C项错误;朝贡制度下我国以“天朝上国”自居,把朝贡国当作番邦,双方并不是平等的关系,故D项错误。
知识拓展 朝贡贸易亦称“随贡贸易”“贡舶 ( http: / / www.21cnjy.com )贸易”,是中国封建政府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其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的一种贸易形式,源于宋朝市舶司的“抽买”和“进奉”。对海舶输入商货中的禁榷品,中国政府全部收买;对非禁榷品除抽分一部分外,又收购一部分,先由官府给价,抽分60%,其余通过官牙与民间买卖。收购的部分,除供宫廷消费和赏赐外,也有再次出售的。明朝实行贡舶制度,在通商口岸设市舶提举司,管理朝贡和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是以厚往薄来为原则的官方贸易。
能力提升练
1.B 2.B 3.D 4.C 5.C 6.C 7.B 8.C
1.B 据题干“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可知,李冰和文翁的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巴蜀地区的管理,有利于巴蜀民众接受中原文化,推动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故B正确;题干未涉及巴蜀地区政治地位和社会经济秩序,A、D错误;“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与“化夷为夏”反映出秦汉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政策是一致的,C错误。
2.B 董仲舒认为只有华夏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有资格统治天下,而隋代王通的观点淡化了民族偏见,强调“德”的重要性,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的民族思想日益开明,B正确;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出政府的民族政策,排除D。
3.D 材料主要反映了西夏和北宋的贸易往来,以及西夏和金朝货币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商业发展的面貌,故D正确。
4.C 材料“要以违约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罢和市”“随后停止榷场互市”体现了宋朝利用经济手段来处理民族关系,故C项正确;材料中停止榷场互市的行为,体现了当时宋朝对待西夏的态度是比较强硬的,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关系,并非强调对外贸易,故B项排除;宋朝时期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并未实现全国的政治统一,故D项排除。21*cnjy*com
5.C 材料中《元史》记载的内容体现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正确;张骞出使西域加强的是西北边疆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A排除;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是在元朝设置宣政院后,B排除;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就已经实现了对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D排除。
6.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政策是中央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朝对境域内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不能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故排除A;羁縻政策不是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排除B;羁縻政策尊重民族地区习俗,采用怀柔手段,有利于民族团结稳定,故C正确,排除D。
7.B 依据材料“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不再仅 ( http: / / www.21cnjy.com )仅是商人和士兵,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西段开通后,中西往来越来越多,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是外国人来华还是中国人前往西方国家,故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外国人来华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需求,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唐朝的对外交流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故D项排除。
8.C 根据告谕内容可以看出清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对外商来华贸易采取携米越多税银越优惠的政策,体现出清政府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故C项正确;“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表述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并不能说明清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且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故排除B项;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政策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D项。
9.答案 图1:都城长安是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交往的中心;扬州、广州是重要的海上对外贸易港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时繁荣,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可达地中海东岸,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波斯湾。据此可判断为唐朝。
图2:都城临安;对外贸易以海上贸易为主,东南沿海港口众多;陆上丝绸之路基本阻隔。据此可判断为南宋。
图3:新航路的开辟以及美洲的发现使全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范围内的海上贸易兴盛,可判断为15—16世纪。中国的对外贸易,远及非洲、美洲。据此可判断为明朝。(任选其中两个进行说明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解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信息,主要从政治中心、对外贸易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唐朝、南宋以及明朝对外贸易状况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