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复习提升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复习提升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28 17: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对中国选官制度的作用掌握不准
1.(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模)秦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期军功爵制“重爵轻官”,高爵与低爵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且低爵也享有很多权利;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重官轻爵”,高爵与低爵之间不可逾越,低爵仅为荣誉头衔,权利大大缩小。由此可知二者都(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未能巩固封建统一局面
B.有利于打击贵族的势力
C.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D.沿用了前朝开创的制度
2.汉武帝时“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后直接授官。自东汉光武帝始,对选拔与提拔的对象实行“授试以职”,测试合格者方举至中央。后来又增加了“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的环节。由此可见汉代察举制(  )21cnjy.com
A.克服了任人唯亲的弊端
B.推动选官制度不断发展
C.改变了以德选官的原则
D.促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3.(2021四川广安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学者指出:“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科举制(  )2·1·c·n·j·y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4.(2022河南名校联盟检 ( http: / / www.21cnjy.com )测)在科举制的推动下,官本位思想日益占据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士子们为了中举入仕,只学习考试内容,其他的一概不问。蒙学教育也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金榜题名、功名利禄的诱惑来规劝学童读书。据此可知,科举制(  )2-1-c-n-j-y
A.助长了士人功利的读书观念
B.实现了士人追求享乐的愿望
C.促使社会阶层开始发生流动
D.强化世家受教育的优越地位
易错点2 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认识不清
5.(2022山东测评)《史记》记载,秦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在中央设置御史府,设御史大夫以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在地方各派一名御史常驻,称“监御史”,表明其从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并有专门官署“监府”,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这一记载说明秦朝(  )21*cnjy*com
A.社会秩序较为稳定 B.监察体系相对独立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6.据史料记载,唐朝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朝(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监察制度有所完善
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
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
D.行政职能分工不明
7.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代台谏(御史台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宋代台谏合一的体系演变,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了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A.表明君主专制加强
B.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
C.体现了台谏分置的弊端
D.加强了监察制度的权威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B 2.B 3.D 4.A 5.B 6.A 7.A
1.B 据材料可知,秦国早期、秦汉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实行军功爵制,“重爵轻官”“重官轻爵”都削弱了贵族的世袭特权,故选B;C是军功爵制的影响,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1教育网
2.B 从材料可以看出,汉代的察举制由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直接授官,到“授试以职”,再到增加新环节,反映出察举制在不断完善,这有利于选拔更优秀的人才和推动选官制度不断发展,B正确;“克服了”表述太绝对,排除A;察举制仍然是以德选官,只是新加了一些考核的环节,C错误;材料主旨与儒学无关,排除D。
3.D 根据材料“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可知,该学者认为科举制抑制了士族门阀势力,D项正确。www.21-cn-jy.com
4.A 材料反映了在科举制的推动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书、科举与教育紧密相连,以功名利禄规劝学童读书,这助长了士人功利的读书观念,故A正确;科举制只是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获得政治地位、经济利益的途径,并不一定能够实现人们的享乐愿望,故B错误;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使很多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也可以进入官场做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的优越地位,故D错误。21·cn·jy·com
易错分析 正确评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宋元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得到发展;明清时各种弊端日益显露。我们对其作用必须一分为二地评价。积极方面主要体现在:它彻底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依仗门荫资历对选官的垄断,在较大的社会范围中开辟了一条入仕的途径,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它把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结合为一体,这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更熟练和理智地履行管理国家的职能十分有利;它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和越南曾长期实行科举制,英、美等国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也受到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这一制度发展到明清,出现了八股取士后就走向了极端,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5.B 根据材料“御史府”“中央御史系统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而来”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B正确。C与材料主旨不符。秦朝郡县制的推行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排除D。
6.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监察权力大,监察范围广,而尚书省左右丞可以“劾御史举不当者”,A项符合题意。B项材料没有体现,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监察制度的完善,不是中枢机构的“异变”,排除C项。御史台监察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尚书省左右丞“劾御史举不当者”,分工较为明确,排除D项。www-2-1-cnjy-com
7.A 根据题干“这一演变趋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了谏官的谏诤职能”可知,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对君主的制约在逐渐减弱,对官员的制约在不断加强,表明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
易错分析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监察官员品秩较低,但权力较大,地位尊崇。
  (2)从中央到地方垂直领导的监察体制为监察职权的发挥减少了障碍。
  (3)中国古代的监察职权缺少法律的有效保障,最后决定权在皇帝手中。
  (4)既严厉处罚诬告又允许根据传闻进行弹劾。
  (5)监察权和行政权的混淆影响了监察效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