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
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宋朝的这一政治体制旨在( )
A.防范武将专权 B.有效分权制衡
C.加强君主专制 D.优化基层管理
2.(2022江苏扬州中学期中)宋太祖认为,文臣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2-1-c-n-j-y
A.派文臣任知州,负责地方事务
B.设置参知政事,分散宰相权力
C.设置转运使司,负责地方财政
D.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中
题组二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3.(2022福建泉州期中)下图所示为宋太祖至宋真宗三朝年间禁军的数目。这一变化(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直接导致中央集权的衰弱
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为后来财政危机留下隐患
D.改变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4.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见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
A.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
B.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
题组三 王安石变法
5.(2022福建福州一中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6.(2021安徽蚌埠田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炳中学月考)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梁启超盛赞王安石“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后人评价更加真实客观
B.评价是否可信取决于阶级立场
C.历史评价具有主观色彩
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题组四 南宋的偏安
7.(2022黑龙江哈六中期中)诗人张以宁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21·世纪*教育网
A.宋朝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
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
D.南宋灭亡,国家一统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2022湖南三湘名校联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中)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督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据此可知( )21*cnjy*com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行政效率得以提高
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地方割据彻底解决
2.(2022重庆育才中学期中)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学者宫崎市定将宋代视为“看不见篡夺”的时代。他认为在唐以前的中世,“强有力的贵族一旦压倒皇室,就要发生篡夺”“宋以后,便看不见篡夺了,天子的地位非常稳定”。宫崎市定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可能是,宋代( )【出处:21教育名师】
A.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B.采用分化事权,维护君主权威
C.设通判监察,完善监察体系
D.派文官任知州,加强中央集权
3.(2021江西赣州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 )www-2-1-cnjy-com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题组二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4.北宋仁宗、英宗时,朝廷财政收入较之宋太宗时已增长五六倍,却出现了“太宗时能余大半而前者不敷支出”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中央集权加强致使新弊渐生
B.社会经济发展趋向滞缓
C.经济格局变动影响财政收支
D.国家局部统一渐显弊端
题组三 王安石变法
5.(2022湖北部分高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考协作体期中)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由此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来源:21cnj*y.co*m】
A.头绪过多,操之过急
B.遭到天下人普遍反对
C.取得了富强的效果
D.增加人民负担
6.(2022福建龙岩一中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是宋代王安石变法的举措之一。此项法令废除了宋代民户按户等的高低轮流到州县政府服差役的规定,改为当役者交纳役钱,地方政府出钱雇役。这一做法( )【版权所有:21教育】
A.彻底解决了北宋的财政危机
B.彻底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C.完全改变了农业税征收标准
D.有利于保证农业的生产时间
7.(2021河南九师联盟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学者黄仁宇在谈到王安石变法时说:“新法之重点,无非加速金融经济,使财政商业化……而它用经济最前进的部门做财政的基础,技术上不能与大多数的小自耕农的低层机构融合……为效亦至微。”据此可知,黄仁宇意在说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B.变法指导思想背离统治需要
C.忽视了经济基础
D.组织变法的机构不够健全
题组四 南宋的偏安
8.(2022山西大同期中)“绍兴十年,金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度向南宋发动进攻,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但此时,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国。”这一史料可以佐证( )
A.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
B.绍兴和议是南宋统治集团无能的结果
C.南宋前期的失利与宋高宗的投降路线有关
D.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
题组五 综合题组
9.(2022河北邯郸九校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确保各系统监察机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监察权的行使,宋朝逐步确立了规范原则、风闻原则、独立原则和互察原则。规范原则是监察权的界定以及行使监察权的法律规定。从宋真宗起,宋朝逐步制定有关台谏机构行使监察权的法规。风闻原则是指监察官员在向皇帝谏诤和对官员进行弹劾时,允许监察官员不公开自己的信息来源。这一原则虽在宋朝以前已经实施,但到宋朝不仅适用于台官,还扩大到谏官和走马承受(路级监察官员)。独立原则是指监察官员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皇帝和其他官员的干涉。宋朝台官、谏官、给事中、中书舍人、各路帅臣和监司,无不奉行这一原则。互察原则是指监察官彼此实施监察。台谏、给舍、帅司、监司、走马承受、通判都实行上级对下级监察官的纵向监察,同时又实行同级监察官之间的横向监察。由此构成了一张遍布全国的比较严密的监察网,所有机构和官员都置于监察之下。21cnjy.com
——摘编自张其凡《中国大通史·宋》
(1)根据材料归纳宋朝监察系统四大原则得以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朝监察网形成的影响。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C 2.A 3.C 4.B 5.D 6.C 7.C
1.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中书门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枢密院和三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主专制,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排除A项;该体制旨在分割相权,强化君权,不能体现制衡,排除B项;题干体现了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跟基层管理无关,排除D项。
2.A 材料“文臣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强调了武臣对国家的危害远远大于文臣,为此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负责地方事务,A项正确。21·cn·jy·com
3.C 由材料可知,宋太祖至宋真宗三朝年间禁军的数目大大增加,这使得养兵费用剧增,造成了财政负担,C项正确。www.21-cn-jy.com
4.B 材料“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见干戈”说明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故B项正确。2·1·c·n·j·y
5.D 由“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可以分析出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D项正确。21*cnjy*com
6.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基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人立场,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或贬或褒,体现出历史评价具有主观色彩,故选C项;A、B两项表述与唯物史观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历史人物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评价,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且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不是变法,排除D项。
7.C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因此,张以宁用“英雄已尽中原泪”来纪念他;而绍兴和议后,南宋统治者偏安东南,无心统一,所以张以宁用“臣主元无北渡心”来讽刺南宋统治者的苟安,C项正确。
能力提升练
1.C 2.B 3.C 4.A 5.A 6.D 7.C 8.A
1.C 材料“申命诸州,度支经费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中央政府剥夺地方的财政权,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同地方之间的关系,A项错误;宋朝采取分化事权的措施,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B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2.B 材料指的是皇权受到威胁的现象,结合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可知,宋朝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维护了君主的权威,B项正确。扩大科举规模更多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且A项也只是具体的措施之一,排除A项;C、D两项均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C 材料“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说明这一制度下存在权力被过度分割、无法从全局考虑事情的弊端,故C项正确。
4.A 北宋初期为加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使宋仁宗、宋英宗在位期间出现了严重的冗兵、冗官、冗费问题,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故A项正确;北宋仁宗、英宗时社会经济仍然在发展,故B项错误;经济格局的变动与财政收支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国家局部统一与财政支出过高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5.A 司马光批评王安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法力度过大,牵涉范围过广,引起社会各阶层骚动不安。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头绪过多,操之过急,A项正确。B项说法太过绝对,排除;王安石变法并未改变北宋积弱的局面,C项错误;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6.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推行的募役法是指由当役者交纳役钱,官府出钱募人代役的法令,这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保证农业生产,D项正确。募役法不能彻底解决北宋的财政危机,A项错误;B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募役法并没有改变农业税征收的标准,C项错误。
7.C 根据“技术上不能与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数的小自耕农的低层机构融合……为效亦至微”可知,黄仁宇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在技术上不能与小农经济相融合,即不能契合当时的客观经济基础,所以失败,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触犯地主阶级利益和组织变法机构不够健全的相关信息,排除A、D两项。王安石变法是为了维护北宋的统治,排除B项。
8.A 材料表明金军南下进攻受挫,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宋不足以打败金国,此后绍兴和议签订,因此可以说明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A项正确。“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不能说明南宋统治集团无能,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南宋前期的失利,C项错误;崇文抑武是宋朝的基本国策,没有发生转变,D项错误。
9.答案 (1)原因:宋朝官僚队伍的扩大;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政治体制逐渐成熟;吸收、借鉴前朝监察体系的经验教训;防范地方割据和权臣干政的需要;统治者的努力及自我克制。
(2)评价:实现了监察权对官僚体系的全覆盖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强了中央对各级官吏的监察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官员的廉洁度;增加了国家的行政成本;易导致冤案的发生;无法限制皇权滥用,也无法根除腐败现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