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黄继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 黄继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7 11:2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24黄继光
学习内容
1.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2.认写字词、理解词语。
第一阶:课前预习
返 回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1952年10月的上甘岭战役中, 为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 去执行任务,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 敌人的枪口,为夺取战斗的胜利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1.抗美援朝起因
1950年,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出兵干涉。美军很快把战火烧到中 朝边境的鸭绿江畔,并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的城镇和乡村,严重威 胁中国安全。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和中国人民的意 愿,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 军。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 开赴朝鲜战场。
2.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952年10月14日, 侵略朝鲜的“联合国军”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给 予坚决的回击,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经过反复争夺,
我军收复了已失的阵地,于11月25日胜利地结束了战斗。
yì 战役 báo 冰雹 lǚ 屡次 yūn 晕倒
cui
摧毁
táng
胸膛
甲 骨 文 照 = 支,持械击打)+(足,鸟儿)
会意字。造字本义:动词,持械捕杀鸟雀。
cuī
báo
雨 十 包
月 |十 堂

táng

冰 雹
胸膛
“摧”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音;
“屡”读lǚ, 不要读成lǔ;
“晕”在本课中读一声。
近义词
激烈 — 猛烈 黎明 — 拂晓
占领 — 占据
惊大动地 — 石破天惊
反义词
凶猛 — 温顺 坚定 — 动摇
顽强 — 软弱
[高地]地势高的地方,军事上特指地势较高能够俯视、控制四
周的地方。
[屡次]一次又一次。
[突击]集中兵力向敌人防御阵地猛烈而急速地攻击。
[启明星]我国古代指日出以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 启明星 [摧毁]用强大的力量破坏。
[愤怒]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
[艰巨]困难而繁重。
[匍匐]爬行。
[喷射]利用压力把液体、气体或固体颗粒喷出去。 [火舌]比较高的火苗。
[惊大动地] 惊:惊动。动:震动。形容(斗争等)声势浩大、(事 业等)意义或影响极大。也形容声音极大。
返 回 >
学习内容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 说说从中体会到了黄继光怎样的英雄气概。
第二阶:阅读理解
返 回 >
画出描写黄继光神态、动作以及语言的语句,说说从中
可以看出什么。 神态、动作描写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 对营参谋长说: “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营参 谋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 “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 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语言描写
对敌人的痛恨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
“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
黄继光完成任务的必胜的信心和革命战士的自豪感。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火 力 点 爬 去 。
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
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 火,匍匐前进。 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
黄继光和两位战友毫不退缩的顽强精神。
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动作描写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
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 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近了,10米,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 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 …… 动作描写
黄继光意志顽强,英勇无畏。
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
雨”说明了敌人炮火密集、猛烈。黄继光 身负重伤,行动更加艰难,形势对他极为
讨论:文中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有什么作用
比喻
不 利 。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
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 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表现了黄继光顽强战斗、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任 务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动作描写
①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
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 烈火,匍匐前进。 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 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黄继光在战斗中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把“子弹”比作“冰雹”说明了敌人炮火的猛烈。黄继光
身负重伤,行动更加艰难,形势对他极为不利。
②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 子弹像冰雹
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
黄继光在战斗中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他用 尽全身的力气, 更 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 十
米,十米 …… 近了,更近了。
“用尽” “更加”说明黄继光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
仍坚持前进。
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说明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
难。 “二十米,十米……”距离在一点一点地拉近,可对 于黄继光来说,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但任何艰 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他奋勇前进的脚步,体现了黄继光的顽 强和坚毅。
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突然站起来了!”突出了黄继光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在挪动都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 多么了不起!
“啊!”既是对黄继光顽强意志的赞叹,又表达了战士们 的期待、惊喜之情。
啊! 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
来了!
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 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张开”“猛扑”等词语给人以势不可当、压倒一切
的感觉,英雄的形象定格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这是黄继光第二次站起来。从昏迷中醒来,
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 的生命 。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
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 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为战斗的胜利铺平了
道路,他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 勇往直前,奋勇杀敌,为黄继光报仇,是战士 们共同的心声。这场胜利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
和纪念。
文中多次写到了时间,
找出相关语句,说说有什 么作用。
1.“……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黎明之前夺下……”:
强调了时间紧迫;
2.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 …… 已经四点多了 …… ”: 写出了战斗形势的严峻;
3.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
进一步渲染了战场上紧张的气氛。
黎明前夺取高地
主动请战——交给我吧
顽强战斗 — — 爬站举
壮烈牺牲 — — 站张扑堵
消灭了全部敌人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战斗结果
接到任务
牺牲经过
黄继光
学习内容
品读描写语言、动作的相关 语句,感受人物英勇品质
返 回>
示例
参谋长,请把这个任 务交给我吧!
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 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 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 的枪口。
作用
感受到黄继光对敌人 的愤怒仇恨和完成摧毁任 务的坚定信念。
感受到黄继光坚持完 成任务的英雄气概。
品读描写语
言、动作的 相关语句, 感受人物英 勇品质
学习内容
随堂检测。
1.字词检测。
2.课文内容检测。
第四阶:课后练习
返 回 >
一、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 )。
A. 战役(zhàn yì) 屡次(lǔ ci) 子弹(zǐ dàn)
B.摧毁(cuī huǐ) 胸膛(xiōng táng) 任务(rèn wù)
二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这次战役的规模之大是空前的。 ( B )
A. 兵役。 B. 战事。 C. 使唤。
2.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 A )
A.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
B. 凶恶残酷的。
C.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动的。
三、选词填空。
战斗 战役 战争 战场
1.1952年10月,上甘岭( 战役)打响了。 2.战士们已经持续( 战斗)了四天四夜。
3.这是朝鲜( 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4.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 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 选词填空。
坚强 坚 定 坚硬 坚 决
5.班长( 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能完成任务!” 6.认识到了错误就要( 坚决)改正。
7.同伴们都被他( 坚强 )的毅力打动了。 8.枝条上有( 坚硬 )的小刺。
返 回
学习内容
黄继光纪念馆的楹联
返 回 >
第五阶:课外拓展
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奋不顾身成伟业
纪极非常之事报功崇德显而触目树丰碑
——董必武
血肉作干城烈概在火中长啸
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同钦
——郭沫若
黄继光纪念馆的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