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秋天的怀念
基础过关全练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憎恨(zèng) 瘫痪(tān) 侍弄(shì)
B.捶打(chuí) 暴怒(nù) 创伤(chuàng)
C.淡雅(yǎ) 憔悴(cuì) 烂漫(màn)
D.仿膳(shàn) 絮叨(xù) 决别(jué)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让他喜出望外的是,短短两天的访问量和交易量比上个月一整月都多。
B.理发店进来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就絮絮叨叨地说起了家长里短。
C.近年来,气候变化引发的高温、干旱、暴雨、飓风等自然灾害无时无刻不在向人类发出警告。
D.她十分喜爱《爱的教育》这本书,翻来覆去地重复读了好几遍。
3.课文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自己生命最后一息的事,表现出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文文同学据此拟写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宽对即可)
上联:母亲重病缠身无限牵挂
下联:
4.阅读课文第3—7段,完成(1)—(3)题。
(1)“她又悄悄地出去了”中的“悄悄”说明了什么
答:
(2)结合上下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具体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答:
(3)文中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能力提升全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北京香山的秋天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D.“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6.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你们班级将举行“父亲·母亲”的综合性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6分)
(1)任务一:请概括下面材料的关键信息,不超过20个字。(3分)
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知道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
答:
(2)任务二:请以“母爱”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3分)
答:
7.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1)—(5)题。(14分)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
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是母亲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更多的却似乎不是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母亲怎么可以这样 她记得很清楚,在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了怨。
③她对母亲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书桌边渐渐凉掉的牛奶沉默着端出去后,她觉得母亲哭了,一刹那,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那天晚上,她睡下后,听到母亲悄悄走进来。她不想跟母亲说话,闭着眼睛装睡。母亲就在她床边坐下来,她能感觉到母亲一直注视着她,目光里,有些犹豫,有些期待,又有些忧伤。那种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目光,几乎让她快要装不下去了。毕竟,那是爱她的母亲。好在母亲坐了一会儿就站起来。她偷偷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走到窗边,轻轻将窗帘的缝隙拉严。从窗口到房门,短短几步,母亲走了好半天。房门近乎无声关闭的那一刻,她的心软下来,想起她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她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④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喊了一声“妈”。A.母亲几乎是即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 做噩梦了 ”她摇头,笑笑,然后用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 ”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那顿饭,她吃了很多。她和母亲的关系,就这样恢复到从前。母亲的爱,更加细致和妥帖起来。
⑤高三,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几个月里,当她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隔阂。她长成快乐明媚的女子,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产女。转眼,小宝一岁了。小宝很依赖母亲,像她当年依赖外婆。
⑥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个手指,分别代表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一个朋友。第一个被压下的手指她选择了代表朋友的。下一个,她却为难了,最终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她迟疑的时间更久,终于选择了自己。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
⑦她想起和母亲同睡的那天晚上,她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妈,外婆去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非常难过,但是你不想说 ”当时母亲显然愣了一下,沉默了片刻,说:“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然难过,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虽然伤心,但不觉得绝望。”
⑧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⑨原来,母爱就是这样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却永远无怨无悔。
(原文有改动)
[链接]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B.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1)阅读《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全文,从“她”的角度,填写下表。(3分)
时 间 情 节 心理/表现
外婆去世的时候 ① 暗暗生母亲的气
那天晚上 感受到母亲的目光,看到母亲拉窗帘,挪步出去 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高三最后几个月的一个晚上 要求与母亲一起睡,并对母亲提起外婆 ②
初夏的时候 ③ 心如刀割
(2)下列对《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第⑦段采用了插叙的叙述顺序,补充交代了积压在她心里的问题得到了答案这一内容。
B.文章中的外婆、母亲和“她”都是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C.本文以第三人称角度来叙述,展开对“母爱”的回忆,表现成长过程中对母爱的理解和层层深入的认识。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题旨,与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3)标题“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有何含义 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4)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4分)
①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
答: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答:
(5)《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一文中的A处画线句和链接材料《秋天的怀念》节选中的B处画线句,在描写方法上具有相似性,请加以赏析。(3分)
答:
素养探究全练
8.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一文,班级开展“母爱就在身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描绘其中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悟。
答:
(2)上学时,妈妈叮嘱小明:“路上注意安全!”小明边走边嘀咕:“知道了,真啰唆!”面对小明这样的态度,你应如何劝说他
答:
(3)下面的这幅图演绎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请写出这首诗的名称及作者。
答:
答案
基础过关全练
1.C
2.D 3.答案 (示例)儿子下肢瘫痪深情缅怀
4.答案 (1)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2)这句话为神态描写。“憔悴”即脸色不好,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写出了母亲的耐心和慈爱。这两个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在她自己病重期间仍一心为儿子着想的无私与伟大,暗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表现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能力提升全练
5.D
6.答案 (1)知道自己母亲生日的中学生人数最少。
(2)(示例)母爱是和煦的春风,吹走我的忧愁。
7.答案 (1)①母亲对她的担心胜过因外婆去世的难过 ②与母亲再无隔阂,变得快乐明媚起来 ③拓展训练活动的“心路历程”测试中,在最后舍弃了母亲
(2)B
(3)每一个母亲都把自己全部的爱交给了自己的孩子;母亲在爱自己孩子的时候,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4)①“再也”表达了她无比感动及对妈妈的理解和深深的感激。
②“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悔恨。
(5)A处画线句和B处画线句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都抒写了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
素养探究全练
8.答案 (1)(示例)这幅漫画画的是一家三口吃鱼的场景。妈妈的盘子里盛着鱼头,爸爸的盘子里放着鱼尾,而最为肥美的鱼肚则在孩子的盘里。看完漫画,我感受到天下最纯洁的爱来自父母。
(2)(示例)小明同学,你好!你这样的态度是不对的。你妈妈是在关心你,你应该为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幸福啊!你说呢
(3)《游子吟》 孟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