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基础达标】
1.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B.北极地区就是北冰洋
C.亚洲、欧洲、非洲环绕北极地区
D.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2.长期居住在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主要包括 ( )
①印第安人 ②因纽特人 ③拉普人
④阿拉伯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关于南极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极地区就是南极洲
B.南极地区酷寒、多狂风、降水丰富
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D.地球上90%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南极地区
4.下列动物,广泛分布在南极海域的是 ( )
A.北极熊 B.海象
C.北极狐 D.磷虾
5.我国位于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是 ( )
A.黄河站 B.长江站
C.长城站 D.秦岭站
6.我国在南极地区建设科学考察站一般选择在12月至次年2月,原因是( )
A.此时是冬季,冰面比较结实
B.此时南极地区处于暖季,气温稍高
C.此时有美丽的极光,有利于开展科考工作
D.此时是春节前后,比较吉利
【能力巩固】
7.下列对话中不可信的是 ( )
A.因纽特人:“我生活在北极地区,这里冰天雪地,我住在冰屋里。”
B.北极熊:“我的家乡大部分地区常年冰冻,没有南极冷。”
C.企鹅:“我的家乡被称为‘白色荒漠’,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D.南极科考队员:“我在长城站看到了极昼现象,真是太神奇了。”
8.“苹果屋”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其外观颜色是鲜艳的绿色。“苹果屋”外观选择用鲜艳醒目的颜色是为了 ( )
A.与周围森林协调
B.冰雪上容易识别
C.防御严寒与风雪
D.产生清凉的感觉
2024年11月1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码头出发,开启为期近7个月的科考征程。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9~12题。
9.图中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 ( )
A.长城站 B.秦岭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
10.我国科考人员在南极考察期间,最不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
A.暴雨 B.暴雪
C.狂风 D.干燥
11.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是为了 ( )
A.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
B.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
C.研究企鹅、北极熊的生存环境
D.今后向南极地区移民做准备
12.队员们应该将考察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 )
A.丢弃在野外 B.就地掩埋
C.带回站内处理 D.焚烧处理
【素养拓展】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正式开站,命名为“秦岭站”。
材料二:下图是两极地区及秦岭站位置示意图,下表是两极地区气温比较表。
地区 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北极地区 -18 ℃ -66.7 ℃
南极地区 -50 ℃ -88.3 ℃
(1)比较两地区纬度位置的相同点和海陆位置的不同点。
(2)分别说出南、北极地区科考的时间段,并说明选择在此时段科考的原因。
(3)读材料二,比较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归纳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说明主要原因。
(4)秦岭站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坚实的立柱将秦岭站的主体建筑架空,看上去就好像站在地面上的“脚”。试分析秦岭站采用高脚建筑模式的原因。
(5)①—④表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可能进行的科学考察活动,将数字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①追踪北极熊的活动 ②企鹅聚居特别保护区选划调查 ③调查磷虾的种群分布情况 ④监测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变化
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活动可能有 ,南极地区科学考察活动可能有 。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A 6.B 7.D 8.B 9.D
10.A 11.B 12.C
13.(1)纬度位置的相同点:都位于高纬度地区。
海陆位置的不同点: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中心,周围被陆地环绕;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周围被海洋环绕。
(2)北极地区的科考时间段一般为每年6月到8月,南极地区的科考时间段一般为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此段时间分别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暖季,较温暖,有极昼现象,是科考的最佳时间。
(3)相同点是气候寒冷;不同点是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主要原因是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4)主体建筑架空,有利于大风通过,可以吹走积雪,可以避免建筑物被积雪掩埋。
(5)①④ 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