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2课时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4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2课时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7 14:5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2课时
【素养目标】
1.通过图文资料,能说出长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中的作用。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业特点和城市分布特点。
3.通过图文资料,说明上海在全国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作用。
4.阅读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重点】
1.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业特点和城市分布特点。
2.上海在全国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作用。
【难点】
1.长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中的作用。
2.上海在全国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作用。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沿江工业地带
1.长江干流 绵延,支流多 分布,十分利于长江沿江地带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长江水道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沿海地区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界各地沟通提供了便利的 条件。
2.长江中下游平原各工业基地共同构成我国最大的 工业地带,包括以 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和以 为中心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知识点二】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
1.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条件优越, 便利,沿岸人口密集,城市众多。
2.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是 ,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武汉港是我国华中地区的第 大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
3. 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 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字型构架的交叉接合部,具有强大的 和 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 中心。
4.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
(1)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全域。
(2)区位优势:拥有 、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
【合作探究】
1.【思考——沿江工业地带的发展条件】
读教材第91页图H“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的分布”,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据图分析沿江地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结合图例分析长江中下游各工业基地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分析——上海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对内,通过长江航道可以深入中国内陆,辐射广阔的长江流域经济腹地,为其提供了庞大的消费市场和丰富的原材料供应地;对外,上海港是世界著名的港口之一,众多国际航线在此汇聚,便于开展远洋运输,与世界各大洲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交往,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开展。
(1)简述上海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针对其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上海是如何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
3.【探究——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读教材第91页图I“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观察图中城市分布,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分布规律。
(2)以长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1.东西 南北 水运
2.综合性 武汉 沪宁杭
知识点二
1.航运
2.武汉 一
3.上海 长江沿江 聚集 辐射 金融
4.(2)通江达海
合作探究
1.(1)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为长江沿江地区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方便且廉价的运输;长江水道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沿海地区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界各地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2)长江中游附近有铁矿等矿产资源,还盛产棉花,因此形成钢铁、轻纺等工业部门;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达,凭借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从国内外获取原料和能源,加上广阔的消费市场,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1)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科技和人才优势、政策支持等。
不利条件:土地资源有限,能源和原材料短缺。
(2)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弥补了能源和原材料短缺的问题;针对土地资源有限,上海采取了开发新区的措施,如浦东新区。
3.(1)图中城市多沿江、沿湖分布。
(2)河流可以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可以提供便利的水路运输,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可以为沿江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可以冲积形成平原,带来肥沃的土壤;在水能较丰富的河段,可以利用水力发电;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