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2课时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5 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2课时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7 14:5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2课时
【素养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
2.运用资料,说出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状况。
3.能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4.运用图文资料,说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
【重点】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及经济发展状况。
2.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难点】
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香港和澳门
比较项 香港 澳门
位置 珠江口 侧,与广东省 市相邻 珠江口 侧,与广东省 市相邻
组成 岛、九龙半岛、新界 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地形 以低山和丘陵为主 以平原、丘陵为主
气候 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
经济 特点 著名的 、贸易、航运、信息中心 主要发展 业和会展业等服务业,是世界的旅游休闲中心
发展 方向 打造国际 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文化 形成了中西合璧、多元包容的文化,但其根基还是 文化
政治 制度 “ ”“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知识点二】区域联系与协同发展
1.为了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合作,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国启动了 建设。
2.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 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千米。
3.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 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4.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有 、澳门、广州和 。
5.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兴建“ ”。 的发展为珠江两岸的联通提供了保障。
【合作探究】
1.【分析——香港严重缺水】
(1)据图描述香港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香港年降水量为2 398.4毫米,但缺水严重,想一想,香港严重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2.祖国内地和香港联系密切,20世纪80年代以后香港进行了产业升级。请你结合有关知识,思考下列关于祖国内地和香港合作的问题。
(1)说说祖国内地和香港合作各自的优越条件。
(2)香港存在着哪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3)讨论:香港如何才能化解这些矛盾,争取发展的空间
3.【探究——粤港澳大湾区】
材料一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湾”。
材料二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采用“桥—岛—隧”结合方式建设,全长55千米。(见下图)
(1)港珠澳大桥上设置了人工岛和海底隧道,谈谈它们的作用。
(2)探究港珠澳大桥的通车给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东 深圳 西 珠海 香港 澳门 亚热带季风 金融 旅游 创新科技 中华优秀传统 一国两制
知识点二
1.粤港澳大湾区
2.广州
3.开放
4.香港 深圳
5.1小时经济圈 交通
合作探究
1.(1)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自然原因:香港虽然降水丰富,但因面积狭小,地形多山,不利于雨水的收集。
人文原因:人口众多,水资源需求量大。
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发展节水技术,等等。
2.(1)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而香港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个自由贸易港,祖国内地间接地与世界各地进行了贸易往来,同时香港的贸易事业也得到了发展。
(2)地狭人稠,缺少发展空间,人口压力大;航运量大,港口已趋于饱和;地价高;劳动力成本高。
(3)同祖国内地联合,共同繁荣。如:将自身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强大的资金投入到离香港最近的经济特区——深圳,同时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分工,共同发展经济。
3.(1)修建海底隧道可以尽量避免对海上航运的影响;可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如中华白海豚栖息地);人工岛可以连接桥梁和隧道;人工岛可以设置口岸设施,便于通关管理;等等。
(2)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就业,出行更加便捷,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