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选择题 变式练 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选择题 变式练 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27 13:5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选择题 变式练
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科学家用蜗牛提取液处理烟草叶片和拟南芥根得到原生质体,两种原生质体经PEG处理后筛选出杂种细胞,其分裂产生的愈伤组织经诱导形成再生植株。经鉴定,再生植株同时表现出烟草和拟南芥的部分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蜗牛提取液具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可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B.利用PEG处理可提高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促进两种原生质体的融合
C.用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杂种细胞产生的愈伤组织,有利于根的分化
D.杂种细胞诱导形成具有双亲部分性状的再生植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培育杂种植株所用的技术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和细胞膜流动性原理
B.过程③的培养基中需加入植物激素来诱导脱分化
C.过程①只能使用纤维素酶
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打破了种间的生殖隔离
3.某研究小组为培育高产耐盐碱再生植株,利用甲植物细胞(细胞核基因具有耐盐碱效应)和乙植物细胞(细胞质基因具有高产效应)进行体细胞杂交,在原生质体融合前,对原生质体进行处理,分别使甲原生质体和乙原生质体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失活,融合的原生质体分散固定在平板中,独立生长、分裂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的理由是( )
①甲、乙原生质体经处理后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
②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因甲或乙原生质体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
③培养基含有抑制物质,只有杂种细胞才能正常生长、分裂
④杂种细胞由于结构和功能完整可以生长、分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大豆是我国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野生大豆产量低但却具有喜光耐湿、耐盐碱、耐阴,抗旱、抗病、耐瘠薄等优良性状,因此可将耐旱强的野大豆与高产栽培大豆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高产耐旱大豆新品种,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可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
B.过程③体现了细胞具有全能性,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参与而实现
C.过程②完成的标志是两细胞核成功融合,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可以通过电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诱导原生质体A与B融合
5.植物甲抗旱、抗病性强,植物乙分蘖(niè枝芽)能力强、结实性好。科研人员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兼有甲、乙优良性状的植物丙,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中酶处理的时间差异,原因可能是两种亲本的细胞壁结构有差异
B.过程②中常采用离心、振动、电激或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过程③成功的标志是甲、乙原生质体的细胞核完成融合
D.过程④和⑤的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有差异
6.毛花猕猴桃果实大,维生素C含量高;软枣猕猴桃极耐寒,在-40℃下可安全越冬。某农科所利用这两种猕猴桃体细胞,通过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了猕猴桃新品种,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可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处理,得到原生质体a、b
B.过程②可采用PEG融合法、电融合法等方法
C.获得的原生质体应置于蒸馏水浸泡备用,这样可维持原生质体的活性
D.获得杂种细胞后需进行筛选,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杂种植株
7.甲品种番茄(2N)的染色体上有多种控制优良性状的核基因,但细胞质中存在雄性不育基因。科研工作者试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获得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雄性可育新品种,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体细胞杂交所得到的杂种植物属于二倍体
B.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甲、乙原生质体的融合
C.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的培养基的成分是相同的
D.培育的杂种植株具有甲、乙的全部优良性状
8.下图为烟草-大豆杂种植株获得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片应采用无水乙醇进行消毒,为防止叶片失绿,浸泡时间要短并及时用无菌水冲洗
B.若重新悬浮用的蔗糖清洗培养液浓度过高,可能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C.可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原生质体的密度,若密度过高可稀释后再计数
D.试管苗移栽到消毒的蛭石中时应保留培养基,以便杂种植株从中更好地获取各种营养物质
9.紫花苜蓿(2n=32)是利用最广泛的豆科牧草,但易造成家畜鼓胀病。百脉(2n=12)的根富含单宁,单宁可与植物蛋白质结合,不引起家畜采食后鼓胀。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奥百脉的根为材料培育出抗鼓胀病的苜蓿新品种,流程如下图,(注:IOA 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可阻止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二者有效抑制不同植物细胞正常代谢的临界浓度不同)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获得的原生质体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B.①可以使用 PEG、灭活的病毒及电融合法,形成的杂种细胞团因代谢互补可恢复生长
C.与辐射处理芽或根相比,处理愈伤组织能提高获得优良变异株的概率
D.②得到的细胞是自养需氧型,其染色体数目最多88条,③产生的再生植株是可育多倍体
10.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了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过程如图1所示),并进一步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及待测植株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培育杂种植株利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和细胞膜流动性原理
B.图2中属于杂种植株的是4和5,1可能是花椰菜
C.图1中过程①应在无菌水中进行,过程②应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
D.将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可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
参考答案
1.C
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要分解植物细胞壁应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析题意,科学家用蜗牛提取液处理烟草叶片和拟南芥根得到原生质体,由此可知,蜗牛提取液具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可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A正确;
B、PEG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融合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来促进细胞融合,通过使用PEG,可以使得细胞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由此可知,利用PEG处理可提高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促进两种原生质体的融合,B正确;
C、由愈伤组织到杂种植株培养过程中,需调整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以诱导根、芽分化,其中诱导生根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较高,而诱导芽分化时两者比例较低,因此用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较高处理杂种细胞产生的愈伤组织,有利于根的分化,C错误;
D、杂种细胞诱导形成具有双亲部分性状的再生植株(发生了细胞分化过程等)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2.C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杂种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两个物种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流动性原理,A正确;
B、③是由杂交细胞诱导成为愈伤组织的过程,表示脱分化,该过程中需要加入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来诱导,B正确;
C、过程①是去除植物细胞壁的过程,由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故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壁,C错误;
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打破了种间的生殖隔离,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正确。
故选C。
3.B
① 未融合的原生质体因为细胞质或细胞核的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因此甲、乙原生质体经处理后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①正确;
②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也因为甲原生质体细胞质或乙原生质体细胞核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因此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因甲或乙原生质体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②正确;
③培养基不含有抑制物质,③错误;
④只有杂种细胞才具备有活性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具备有完整的结构和功能,可以生长、分裂,因此杂种细胞由于结构和功能完整可以生长、分裂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
故选B。
4.C
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后得到原生质体,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酶解处理可避免原生质体吸水涨破,A正确;
B、过程③代表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杂种植株,体现细胞全能性,脱分化和再分化使用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例不同,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将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B正确;
C、过程②是原生质体融合,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原理,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再生形成细胞壁,C错误;
D、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电融合法、离心法等;化学法包括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D正确。
故选C。
5.C
A、据图可知,过程①表示去壁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酶解是为了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该过程酶处理的时间不同,说明两种亲本的细胞壁结构可能有差异,A正确;
B、据图可知,过程②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离心、 振动、 电激等物理方法和PEG等化学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正确;
C、据图可知,过程③表示再生出新细胞壁的过程,该过程成功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C错误;
D、据图可知,过程④表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⑤表示再分化以及个体发育形成植株丙的过程。过程④脱分化和⑤再分化的培养基中均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但在两个过程中比例不同,D正确。
故选C。
6.C
A、由分析可知,过程①是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细胞原生质体的过程,因为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A正确;
B、过程②是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可采用物理法电融合法、离心法等,化学法包括聚乙二醇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原生质体a和b的融合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由图分析可知,过程①是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细胞原生质体的过程,获得的原生质体不能置于蒸馏水浸泡,以防吸水涨破,C错误;
D、原生质体融合后,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如考虑两两融合可以形成aa、bb和ab,因此需要进行筛选,获取ab型杂种细胞,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杂种植株,D正确。
故选C。
7.A
A、该图杂交所得到的杂种植物,乙体细胞的细胞核生物活性,只具备甲的细胞核,是二倍体生物,A正确;
B、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不能用于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B错误;
C、脱分化是外植体诱导为愈伤组织的过程,与再分化过程的培养基的成分是不同的,如植物激素的比例不同,C错误;
D、据图可知,乙体细胞的细胞核生物活性,甲细胞的细胞质失去活性,故培育的杂种植株不具有甲、乙的全部优良性状,D错误。
故选A。
8.C
A、叶片应用70%的酒精消毒而不是无水乙醇,A错误;
B、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不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B错误;
C、因原生质体细胞体积比原核生物大,可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若密度过大,可稀释后再计数,C正确;
D、试管苗移栽时不可保留培养基,D错误。
故选C。
9.C
A、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的是原生质层,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获得的原生质体是去除细胞壁之后的所有结构,A错误;
B、灭活的病毒是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B错误;
C、与辐射处理芽或根相比,处理愈伤组织能提高获得优良变异株的概率,因为愈伤组织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C正确;
D、IOA 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可阻止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愈伤组织没有叶绿体,故②得到的细胞是异养厌氧型,紫花苜蓿染色体数目为32条,百脉染色体数目为12条,融合之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32+12=44条,②过程表示脱分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此时染色体数目最多有44×2=88条,紫花苜蓿是二倍体,百脉是二倍体,③过程产生的再生植株是可育的多倍体(四倍体),D错误。
故选C。
10.C
A、图1为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过程图解,②原生质体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
B、图2分析,4号和5号个体含有紫罗兰和花椰菜两种类型的蛋白质,说明是杂种植株,1号个体只有花椰菜中的蛋白质,说明其可能是花椰菜,B正确;
C、为避免原生质体吸水涨破,图1过程中①是在等渗或高渗溶液中进行,而不是在无菌水中,C错误;
D、可将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筛选出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该技术属于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D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