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选择题 变式练 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选择题 变式练 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27 13:5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选择题 变式练
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双层平板法是对噬菌体进行计数的常用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为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为1%的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45~48℃,然后加入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见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双层培养基的上层会出现透亮无菌圆形空斑——噬菌斑,根据噬菌斑的数目可计算原液中噬菌体的数量。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光学显微镜对原液中T2噬菌体进行计数
B.利用双层平板法对T2噬菌体进行计数选用的敏感指示菌为酵母菌
C.倒上层平板时需将培养基冷却到45~48°C最主要原因是防止下层固体培养基被液态化
D.与底层平板相比,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的好处是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有利于计数
2.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提高“生化"处理的效率,研究人员将厨余垃圾机械化处理后加入装有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厨余垃圾浸出液,然后进行如图所示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厨余垃圾浸出液接种在X培养基上,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B.X培养基中①处菌落的周围没有透明圈,可能是自养型的杂菌
C.获得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应挑⑤处的菌落接种到Y培养基
D.微生物在Y培养基中与营养物质接触更充分,更容易形成菌落
3.某种物质X(一种含有C、H、O、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X。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X,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X和Y。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培养基均属于选择培养基,乙培养基组分中的Y物质是琼脂
B.若要筛选高效降解X的细菌菌株,甲、乙培养基中X是唯一的碳源
C.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根据对照原则各培养瓶中X溶液的浓度不同
D.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若X浓度过高,某菌株对X的降解量可能下降
4.丙草胺(C17H26ClNO2)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抑制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某研究小组从某地土壤中分离获得能有效降解丙草胺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计数(如图所示),以期为修复污染土壤提供微生物资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土样稀释了106倍
B.利用该方法计数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小
C.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9个
D.配制以丙草胺为唯一营养成分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可以分离出降解菌
5.为了处理污水中的一种有毒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某研究团队利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和微量元素等配制了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振荡培养的目的是提高培养液的溶氧量,并使目的菌和培养液充分接触
B.若干天后应选择化合物A含量最低的培养液再接种到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
C.该实验可以选择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向固体培养基接种
D.重复多次上述实验后获得的目的菌可直接用于环境保护实践
6.橙汁生产过程中感染脂环酸芽孢杆菌,品质会受到影响。为优化橙汁生产的质量监控工艺,技术人员设计了如下流程,开展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筛选和鉴定。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应取自果园的深层土壤来制备土壤稀释液
B.步骤②制备土壤稀释液振荡20min的目的是让培养液与微生物充分接触
C.步骤③最终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000倍
D.步骤④所示菌落数作为平均数可知果园土壤的目的菌数约为6×103个/mL
7.比浊法计算微生物数量的原理是:当光线通过微生物悬液时,由于菌体的散射及吸收作用使光线的透过量降低,再通过与光密度—菌数的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可计算出微生物数量。而制作标准曲线时通常会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比浊法可精确地计算出微生物数量
B.利用比浊法计数时,菌体数量与透光度呈反比
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的微生物均为活菌数
D.平板划线法可以间接地计算出微生物数量
8.鸡蛋表面污染的细菌会逐渐侵入蛋内,缩短鸡蛋保质期。对某地不同季节及不同养殖模式下生产的鸡蛋取样,按每克鸡蛋用1mL无菌生理盐水清洗鸡蛋表面,收集清洗液,培养计数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季节 菌落数(个·g-1)
半封闭式养殖模式 全封闭式养殖模式
夏季 3.92×104 7.24×103
冬季 7.60×104 1.24×104
A.表中数据是对清洗液稀释1×10 倍后涂板获得的
B.稀释涂布平板法得到的鸡蛋表面菌落数比实际数略少
C.比较两种养殖模式可知鸡蛋表面的细菌主要来自环境
D.冬季鸡舍更需要消毒以减少鸡蛋表面的细菌污染
9.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次发现能有效降解聚乙烯[(CH)n]塑料的海洋真菌及其分泌的有降解聚乙烯效果的酶种。某兴趣小组欲通过培养获得高品质的该种真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筛选该种真菌的培养基可以聚乙烯为唯一碳源
B.该种真菌分泌降解聚乙烯的酶的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利用稀释涂布法接种时,稀释倍数越高,越容易得到单菌落
D.可通过观察菌落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对该种真菌进行初步鉴定
10.根据抗菌特性可将抗菌剂分为抑菌剂和杀菌剂,其中抑菌剂可抑制细菌生长,杀菌剂能杀死细菌。为分析抗菌剂的抗菌特性,有人将不同抗菌剂分别添加到培养的细菌悬液中,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测定细菌数量,评估细菌的生长情况,变化趋势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抗菌剂残留对计数的影响),其中曲线1为仅添加无菌水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添加抑菌剂后,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统计的细菌数量会保持不变
B.若添加某抗菌剂后两种方法计数结果为曲线2和3,其差异是由于死菌被计数
C.曲线2代表添加抑菌剂后的细菌数量,曲线3代表添加杀菌剂后的细菌数量
D.若添加某抗菌剂后两种方法统计的细菌数量均下降,推测细菌出现裂解而死亡
参考答案
1.D
A、T2噬菌体的体积很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所以不能用光学显微镜对原液中T2噬菌体进行计数,A错误;
B、T2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中的病毒,故T2噬菌体的宿主细菌是大肠杆菌,不能用其他微生物代替,B错误;
C、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故将培养基冷却至45~48℃最主要的原因是避免高温杀死细菌和噬菌体,C错误;
D、与底层平板相比,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的好处是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有利于计数,D正确。
故选D。
2.D
A、分析题图可知,X培养基上接种细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
B、X培养基中①处菌落的周围没有透明圈,可能该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是自养型的杂菌,B正确;
C、⑤处透明圈最大,说明降解淀粉的能力最强,故为获得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应挑⑤处的菌落接种到Y培养基,C正确;
D、Y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不能形成菌落,D错误。
故选D。
3.C
A、甲、乙培养基均只含有机物X,属于选择培养基,乙培养基组分中除了X外,还加入了Y物质琼脂,获得固体培养基,从而分离出所需的菌种,A正确;
B、若要筛选高效降解X的细菌菌株,需要甲、乙培养基中的X是唯一提供碳源的有机物,不能利用物质X的微生物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从而筛选出高效降解X的细菌菌株,B正确;
C、步骤⑤中自变量是挑取的不同的菌落,各培养瓶中的X溶液的浓度应该是一致的,因为X溶液的浓度属于无关变量,需要保持相同,C错误;
D、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若培养基中的X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菌体失水影响菌体的正常生长,因此某菌株对X的降解量可能下降,D正确。
故选C。
4.D
A、由图可知,10g土样加到90ml无菌水中,稀释了10倍,此后取1ml加入到9ml无菌水,故最终共稀释了106倍,A正确;
B、图示采用的计数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在平板上观察到一个菌落,因此用该方法计数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小,B正确;
C、由图可知共稀释了106倍,则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68+175+167)÷3÷0.1×106=1.7×109个,C正确;
D、丙草胺可提供碳源、氮源,配制以丙草胺为唯一氮源(还有其他成分)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可提高降解菌的浓度,D错误。
故选D。
5.D
A、振荡培养的目的是提高培养液的溶氧量及增加目的菌和培养液的充分接触,以达到增大目的菌数量的目的,A正确;
B、振荡培养后,应选择目的菌浓度最大,即化合物A含量最少的锥形瓶进行选择接种,B正确;
C、向固体培养基进行接种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等,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还可用于计数,C正确;
D、重复多次上述实验获得的目的菌用于环境保护实践之前,还要对目的菌进行研究,检测其是否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代谢废物,大量使用目的菌时会不会使目的菌成为优势菌群,对其他微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从而打破微生物菌群的平衡等,D错误。
故选D。
6.C
A、由于土壤表层富含有机质,适宜于微生物生长,故步骤①土壤取样应取自表层土壤,A错误;
B、为使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充分释放到无菌水中,步骤②制备土壤稀释液需充分振荡20min,B错误;
C、由图观察可知,步骤③中的稀释梯度分别为10、100、1000倍,即最终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000倍,C正确;
D、微生物统计应在菌落数30-300之间的,统计数据图可知,图中④菌落数不在此范围,无法计算,D错误。
故选C。
7.B
A、比浊法计算微生物数量属于估算法,A错误;
B、由于菌体的散射及吸收作用使光线的透过量降低,因此利用比浊法计数时,菌体数量与透光度呈负相关,B正确;
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的微生物有活菌也有死菌,C错误;
D、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微生物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计数,D错误。
故选B。
8.A
A、稀释平板计数法涂布的菌液体积为0.1mL,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半封闭式养殖模式对清洗液稀释1×102倍后涂板,全封闭式养殖模式对清洗液稀释1×101倍后涂板,才能使平板上的菌落数为30-300,A错误;
B、由于两个或更多的细胞可能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因此稀释涂布平板法得到的鸡蛋表面菌落数比实际数略少,B正确;
C、半封闭式养殖模式下的鸡蛋表面菌落数明显高于全封闭式养殖模式,这说明环境中的细菌更容易污染鸡蛋表面,C正确;
D、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冬季鸡蛋表面的菌落数明显高于夏季,这可能是因为冬季气温低,细菌更容易在鸡蛋表面生存和繁殖,因此需要加强消毒措施,D正确。
故选A。
9.C
A、该菌能够分泌的有降解聚乙烯效果的酶,筛选该种真菌的培养基可以聚乙烯为唯一碳源,A正确;
B、真菌为真核生物,该种真菌分泌降解聚乙烯的酶的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B正确;
C、利用稀释涂布法接种时,稀释倍数过高或过低,均不容易得到单菌落,C错误;
D、可通过观察菌落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对该种真菌进行初步鉴定,D正确。
故选C。
10.A
A、添加抑菌剂后,抑菌剂会抑制细菌的生长,细菌的正常死亡仍会发生,且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会存在误差等因素,统计的细菌数量不会保持不变,A错误;
B、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是活菌,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死菌和活菌的总数,若添加某抗菌剂后两种方法计数结果为曲线2和3,其差异是由于死菌被计数,B正确。
C、添加抗菌剂后,曲线2细菌数量的对数值不变,曲线3细菌数量的对数值下降,说明曲线2代表添加抑菌剂后的细菌数量,曲线3代表添加杀菌剂后的细菌数量,C正确;
D、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是活菌,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死菌和活菌的总数,若细菌裂解死亡,则死细菌无法被计数,因此若添加某抗菌剂后两种方法统计的细菌数量均下降,推测细菌出现裂解而死亡,D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