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27 14:2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习重点:农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时间、区域及分布特征;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了解各文明演变规律,认识影响文明形成的基本因素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文明产生的前提
(1)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主要为采集渔猎经济(生产力低、公有制、无阶级差别)
(2)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某些地区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成为文明产生的前提
①出现地区:西亚最早培植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随后南亚(芋头)、中国(粟、水稻)和中南美洲(玉米、南瓜)也培植出各自农作物;以上地区也开始驯养羊、猪、牛
②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成为文明产生的前提的原因
A、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生产者(生产力提高)
B、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社会分工)
C、促进了交换与贸易(区域联系与商业)
D、人类由流浪→定居(部落与早期城市)
E、出现了专门的管理者和文化创造者(剩余产品与脱离社会生产)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文明”一词包括这些特征: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文明产生的标志
(1)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产品→部落首领据为己有→私有制
(2)剥削制产生:部落战争,战败者沦为奴隶(奴隶制)
(3)阶级分化出现:私有制与剥削制的产生
(4)国家形成: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出现强制机关;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国家的统治者;人类进入奴隶社会
(5)文字出现:出于管理和记事的需要
◎古埃及象形文字
◎苏美尔楔形文字
◎玛雅文字
◎古印度印章文字
二、古代早期文明(奴隶社会)
1、西亚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1)政治演进
①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最初文明
②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产生苏美尔文明:城市国家
③约公元前24世纪萨尔贡一世征服苏美尔地区,建立统一的阿卡德帝国
④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A、建立君主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内容: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多方面,并宣扬君权神授
·意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⑤此后古巴比伦地区相继被赫梯帝国、加喜特王国、亚述帝国所征服
⑥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建立新巴比伦王国,此后攻灭亚述帝国,并在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公元前539年被新兴波斯帝国所灭
(2)文化特色
①创造楔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②发明车轮和60进制;修建塔庙;铸造青铜器
③书写《吉尔伽美什》(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2、东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
(1)政治演进
①约公元前3500年埃及文明兴起,以孟菲斯为界分为上埃及(白冠)和下埃及(红冠)
②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法老为最高统治者,并建立起完善的官僚系统
注:埃及王朝列表(仅作了解)
A、早王朝时期(第一、二王朝,BC3100—BC2700年)【美尼斯国王】
B、古王国时期(第三至第八王朝,BC2700—BC2180年)【胡夫国王】
C、第一中间期(第九、十王朝,BC2180—BC2040年)【混乱与分裂】
D、中王国时期(第十一、十二王朝,BC2040—BC1768年)【辛努塞尔特三世】
E、第二中间期(第十三至第十七王朝,BC1768—BC1553年)【混乱与分裂】
F、新王国时期(第十八至第二十王朝,BC1553—BC1085年)【拉美西斯二世】
G、第三中间期(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五王朝,BC1085—BC664年)【混乱与分裂】
H、晚王国时期(第二十六至第三十一王朝,BC664—BC332年)【亚历山大大帝】
I、托勒密时期(第三十二王朝,约BC332—BC30年)【托勒密一世】
G、此后埃及相继被罗马人和阿拉伯人所统治
(2)文化特色
①创造象形文字
②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一年分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
③修建金字塔和方尖碑
④制作莎草纸作为书写材料;纳尔迈调色板
注:古埃及宗教观认为肉体死亡只是为灵魂开启通往永生的大门,尼罗河西岸为埋葬之地,那是日落之地,而死者灵魂也将在那里安息并重生
方尖碑
纳尔迈调色板
3、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
(1)政治演进
①约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兴起
②此后恒河流域得到开发并成为古印度文明的中心(吠陀时代)
注:恒河流域发展的原因为铁制工具的出现和恒河流域雨水丰沛植被茂密
③约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并伴随着种姓制度的发展
◎乔达摩·悉达多
A、种姓制度内容:第一等级为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第二等级为刹帝利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第三等级为吠舍主要为普通劳动者和少量富商;第四等级为首陀罗地位最低,服务于前三个等级;此后又出现了“贱民”,处于社会最底层(不可接触者)
B、种姓制度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婆罗门教为主导
④约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逐渐统一恒河流域,并在阿育王在位时期国力达到鼎盛(仅作了解)
⑤此后印度遭受外部入侵,相继建立贵霜帝国、笈多王朝(仅作了解)
阿育王石像
(2)文化特色
①产生了佛教和婆罗门教
②书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史诗
③创造了从0到9的数字;提出按位计值的方法
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海域的古希腊文明
(1)政治演进
①约公元前2000年至前1100年为爱琴文明时代(君主制)
注:爱琴文明前后包括克里特/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②约公元前1100年至前9世纪为荷马/黑暗时代(使用铁器、贵族制)
③约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为古风时代(城邦林立、独立自主、小国寡民)
④约公元前5世纪至前330年为古典时代
A、斯巴达为寡头政治:为少数军事贵族掌权
B、雅典为民主政治:为多数公民掌权(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外的本邦成年男性为公民)
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仅作了解)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按财产划分公民为四个等级、恢复公民大会、建立四百人会议、设立陪审法庭(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在区域上以行政划分取代血缘划分、建立五百人会议、设立十将军委员会、推行陶片放逐法(雅典民主政治正式建立)
·公元前5世纪中叶伯里克利改革: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除十将军委员会外所有官职对公民开放、为国家公务人员发放津贴(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
补充:雅典民主政治产生原因、特点和实质
·原因:独特自然地理环境(海洋文明)→外贸和工商业发达→工商业阶层壮大与社会宽松
·特点:主权在民、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实质:建立在奴隶制之上的原始的直接的民主政治
农耕不发达
商品经济发达
海外贸易兴盛
有利

使
多山多岛
山河交错
海岸曲折
港湾众多
商品经济发达
宽松自由
平等互利
C、古典时代古希腊各城邦取得了希波战争的胜利,但后期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发生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双反元气大伤,最后北方的马其顿迅速崛起并在亚历山大大帝在位时期统一希腊(仅作了解)
⑤公元前330年至前30年为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到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
(2)文化特色
①古希腊神话、悲剧和喜剧
②史学成就:希罗多德《历史》(史学之父);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政治史奠基人)
③哲学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A、智者运动: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也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仅作了解)
B、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强调理性;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C、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
D、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形式逻辑学(仅作了解)
E、斯多亚学派:芝诺和塞内卡等人主张顺应自然、强调理性和人生而平等(仅作了解)
5、补充知识·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1)通常起源于大河流域(充足水源、肥沃土壤)
(2)在奴隶制基础上建立早期国家组织(君主专制、贵族制、民主制)
(3)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4)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具有多元性(受限于生产力和交通条件)

苏格拉底
柏拉图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D.文字的发明
当堂练习
A
2、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