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美国
第2课时
【素养目标】
1.结合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知道美国农业生产的特征,分析美国农业带(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2.通过图文资料,认识美国主要工业区及其发展条件,知道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3.了解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及移民对美国发展的贡献。
【重点】
美国农业带(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美国主要工业区及其发展条件。
【难点】
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产业水平领先 经济高度发达
1.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居世界首位,其 、 、服务业三大产业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如 , ,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等等。美国农业属于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农业生产 、 和 程度高。
3.美国本土 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水运方便,是钢铁、机械、汽车和化学等 ; 地区石油、天然气丰富,交通便利,是新兴的石油化学、航空航天等基地;西部太平洋沿岸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4.20世纪90年代后, 产业蓬勃发展并领先世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已成为支撑美国经济的主要产业。
【知识点二】移民国家,多元文化
1.2021年,美国人口约为 亿,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发达国家中 较快的国家。
2. 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重要原因,美国早期居民以 人为主。
3.美国存在 严重、 大, 高等问题。
【合作探究】
1.结合美国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分析、归纳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2.美国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农药和化肥,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
3.读“硅谷”发展的优势条件示意图。
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也是美国乃至世界的电子工业中心。请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状况、技术力量等方面简要分析该地区崛起的有利条件。
4.分小组讨论:大量的移民对美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举例说明华人对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哪些重大的贡献。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1.农业 工业
2.水热条件较好 耕地面积广大 区域专门化 机械化 商品化
3.东北部 传统工业区 南部 微电子
4.高新技术 服务业
知识点二
1.3.3 人口增长
2.移民 印第安
3.种族歧视 贫富差距 犯罪率
合作探究
1.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30° N—50° N之间,光热资源丰富。美国平原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耕地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0%。美国本土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东部山地低矮,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可以深入内陆地区,降水充沛;五大湖和纵贯南北的密西西比河为灌溉和航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机械排出的废气会污染大气;机械的噪声会造成噪声污染;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农药会污染环境,加速土壤板结;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会导致水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3.地理位置: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部,靠近太平洋,面向旧金山湾,地理位置优越。
气候条件:属于地中海气候,冬暖夏热,受海洋影响较大,温暖湿润,气候宜人。
交通状况:临海,有旧金山航空港,有便捷的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技术力量:有高等院校和高素质人才,技术力量雄厚。
4.作用:大量的移民带来了不同地方的文化,这可以丰富美国的文化和风俗,而美国地大物博,大量的移民可以加速美国的开发,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
事例: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等华人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为世界所做的贡献;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中国劳工来到美国,修筑铁路,为美国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三节 美国
第1课时
【素养目标】
1.结合美国的位置和范围图,能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阅读美国地形图和气候图,能分析美国地形、气候的特征。
3.根据实例,了解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
美国地形、气候的特征。
【难点】
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地跨两大洲,濒临三大洋
1.美国地跨 洲和大洋洲,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北与 接壤,西南与 为邻,西临 洋,东濒 。
2.全国划分为 个州和1个特区, 和 属于两个海外洲,首都 位于哥伦比亚特区。
3.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 端, 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世界最大的航空货运基地之一。
4.夏威夷州属于 ,是美国唯一的群岛州。
【知识点二】地形纵列分布,气候复杂多样
1.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地势 。
2.美国本土地形复杂,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 山系;中部是广阔的 ,东部是低缓的 山脉及狭长的 平原。
3.美国本土主体位于 带。受陆地面积广大、地形复杂等影响,美国气候类型 ,地区差异明显,但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
【合作探究】
1.读美国本土的位置与范围图,探究美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
(2) 从纬度位置方面分析,与加拿大相比,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 从海陆位置方面分析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阅读课本图6-3-3和图6-3-4,探究美国地形地势分布。
(1)根据美国地形图,归纳美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根据美国本土沿北纬40°附近的地形剖面图,判断美国的地势特点。
(3)分析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地势特点,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3.阅读美国本土山脉与气候分布图,探究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 美国气候类型多样,请分析该特征的成因。
(2)简析美国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狭长地带的原因。
(3)在美国的中部,冬季寒冷的气流能长驱直入,且能到达墨西哥湾沿岸,请结合美国地形分析原因。
(4)美国广大的内陆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假如科迪勒拉山系位于美国的东海岸,北美洲的自然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1.北美 加拿大 墨西哥 太平 大西洋
2.50 阿拉斯加 夏威夷 华盛顿
3.西北 安克雷奇
4.大洋洲
知识点二
1.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2.科迪勒拉 大平原 阿巴拉契亚 大西洋沿岸
3.北温 多样 温带大陆性
合作探究
1.(1)半球位置: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接加拿大,西南与墨西哥为邻。
经纬度位置:主要位于25° N—50° N、65° W—125° W之间,地处北温带。
(2)美国纬度较低,热量较丰富,适合农业发展;气候总体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宜人类居住。
(3)濒临海洋,海运发达,对外贸易十分便利。
2.(1)美国地形类型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其大致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及狭长的大西洋沿岸平原。
(2)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3)中部大平原北高南低,判断依据是密西西比河干流自北向南流。
3.(1)美国陆地面积广,不同地区热量差异与降水差异大,同时地形复杂,造成美国气候类型多样。
(2)美国西部为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
(3)东、西两侧山脉为南北走向,而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冬季美国北部的冷空气没有阻挡,能长驱直入,影响面积广。
(4)假如科迪勒拉山系位于美国的东海岸,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会深入美国的内陆地区,美国气候的海洋性特征会变得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面积将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