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27 14:44:34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1.(2025四上·富阳期末)右图是《火车开啦》的一段旋律, 其中最高的音是(  ) 。
A.6 B.5 C.1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简谱中,数字越大,音相对越高(在同一八度内)。不同八度的音,高音区的音比低音区的音高,图中音最高的是6。
2.(2025四上·富阳期末)当我们听到好听的音乐时,可以用(  )来描述。
A.刺耳 B.悦耳 C.嘈杂
【答案】B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当我们听到好听的音乐时,可以用悦耳来描述。
3.(2025四上·富阳期末)鼓面的振动不易看清,为了使现象更明显,我们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  )。
A.大铁片 B.大石块 C.小纸屑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小纸屑质量小,惯性小,当鼓面振动时,鼓面的振动很容易带动小纸屑跳动,通过观察小纸屑的跳动,就能很明显地看出鼓面在振动,能很好地将鼓面的振动现象直观地呈现出来。
4.(2025四上·富阳期末)听诊器的头部与耳郭作用相似,为了更好地收集病人内脏发出的声音,听诊头形状最接近(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郭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听诊头与耳郭的作用相似,为了更好地收集病人的心跳声,听诊头的形状应该呈喇叭口形状,有利于收集更多的声波。故A选项正确。
5.(2025四上·富阳期末)听到较强的声音时与听到较弱的声音时相比,我们的鼓膜(  )。
A.听到较强的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B.两次振动幅度一样大
C.听到较弱的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当外界声音传到耳朵时,会引起鼓膜的振动。较强的声音是由发声体较大幅度的振动产生的,这种较强的声音传递到鼓膜时,会使鼓膜受到较大的能量冲击,从而导致鼓膜振动幅度较大。 较弱的声音是由发声体较小幅度的振动产生的,传递到鼓膜时,使鼓膜受到的能量冲击较小,鼓膜振动幅度也就较小。
6.(2025四上·富阳期末)如右下图,一般爸爸说话的声音都要比妈妈低一些,我们猜测可能是爸爸的声带比妈妈的(  )。
A.细一些 B.短一些 C.长一些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声体越长、越粗、越松,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越低;发声体越短、越细、越紧,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越高。已知一般爸爸说话的声音都要比妈妈低一些,也就是爸爸声音的音调比妈妈低。 因为声带是发声体,根据上述发声体与声音高低的关系,爸爸声音音调低,说明爸爸声带振动频率低,由此可推测爸爸的声带比妈妈的长一些、粗一些或者松一些。
7.(2025四上·富阳期末)小科往管口吹气产生了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是靠(  )振动产生的。
A.空气 B.试管 C.水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往管口吹气时,管内的空气柱会振动。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就不同,从而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越高;空气柱越长,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越低。 而试管本身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主要的发声振动体,它只是容纳空气柱的容器;水也不是直接产生声音高低变化的振动源,水的多少影响的是空气柱的长度,间接影响声音的高低,但不是发声的振动体。主要是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由于空气柱长度的不同导致了声音高低的变化。
8.(2025四上·富阳期末)下列器官中,不属于人体呼吸器官的是(  )。
A.气管 B.鼻子 C.食管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这些器官共同协作,完成气体的吸入和呼出过程,实现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食管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咽部输送到胃中,它不参与气体的交换过程,不属于呼吸器官。
9.(2025四上·富阳期末)平静状态下,你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是(  )次。
A.5 B.20 C.60
【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呼吸频率为一种形容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的医学术语,胸部的一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即一次吸气一次呼气。每分钟呼吸次数称为呼吸频率。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次数为16-20次/分。故B符合题意。
10.(2025四上·富阳期末)小科每天坚持游泳训练,一般情况下,他的肺活量会比不经常运动的同学(  )。
A.更大 B.更小 C.差不多
【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经常游泳训练的小科,由于运动需要更多氧气,呼吸系统会更加高效地工作,长期下来可以增加肺部的弹性和呼吸肌的力量,从而提高肺活量。因此,小科的肺活量会比不经常运动的同学更大。
11.(2025四上·富阳期末)小科没吃早餐就参加游泳训练,不一会就出现低血糖症状,为了缓解不适,他应最先补充(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缺乏时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较严重的低血糖症状时,低血糖病人需要尽快补充血液中的葡萄糖,所以最宜先补充葡萄糖。
12.(2025四上·富阳期末)我们咀嚼米饭时,主要靠口腔中的(  )完成。
A.门齿 B.臼齿 C.犬齿
【答案】B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我们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可以有助于消化。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因此在我们的口腔中主要承担“细嚼”任务的牙齿是臼齿。
13.(2025四上·富阳期末)为了观察胃的工作,我们往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馒头、煮熟的蔬菜等,再反复揉挤这个袋子,观察里面的食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在做(  )实验。
A.对比 B.模拟 C.分类
【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碎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反复揉挤这个袋子,可以模拟胃的活动。可见B符合题意。
14.(2025四上·富阳期末)下列食物不宜生吃的是 (  )。
A.小番茄 B.橘子 C.马铃薯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食物根据吃的方法可以分为生食和熟食,马铃薯不适于生吃,熟红的西红柿、苹果都可以生吃。
15.(2025四上·富阳期末)小科一口将刚出锅的豆腐吞咽下肚,最先烫伤的部位可能是(  )。
A.食道 B.大肠 C.气管
【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食道是连接咽和胃的管道,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当吞咽刚出锅的豆腐时,豆腐首先经过食道,由于刚出锅的豆腐温度较高,所以食道会最先接触到高温的豆腐,有可能被烫伤。
16.(2025四上·富阳期末)我们用手将橡皮筋拉长后再松手,让它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橡皮筋的弹力会(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最后消失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当我们把橡皮筋拉长时,橡皮筋的形状会发生变化,这时,橡皮筋就会产生一种试图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拉长的松紧带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不存在。
17.(2025四上·富阳期末)要称量一个约4N的柚子,选最大量程是(  )的测力计最合适。
A.1N B.3N C.5N
【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所以要称量一个约4N的柚子,选最大量程是5N的测力计最合适,答案选C。
18.(2025四上·富阳期末)将篮球向上抛出后,它又会落下,上升过程中篮球▲重力,下落过程中篮球▲重力。 (  )
A.受,不受 B.受, 受 C.不受,受
【答案】B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其施力物体是地球。当篮球向上抛出后,在上升过程中,篮球虽然向上运动,但它仍然在地球附近,所以依然受到地球的引力,即受到重力作用。 篮球在下落过程中,同样在地球附近,也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也就是受到重力作用。
19.(2025四上·富阳期末)在太空中,宇航员通过(  )进行声音的传播。
A.空气 B.水 C.无线电波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月球上是真空状态不能直接传播声音,需要通过无线电波来传播。
20.(2025四上·富阳期末)神州十八号飞船着陆时,会向下喷发火光,降低返回舱的下落速度,实现其平稳着陆,此时该反冲力的方向是(  )。
A.向下 B.向左 C.向上
【答案】C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趋势相关。 神州十八号飞船返回舱下落时,速度方向是向下的。为了降低返回舱的下落速度,需要一个与下落方向相反的力来起到减速的作用。反冲力是为了使返回舱减速,实现平稳着陆,所以反冲力的方向应该与返回舱下落的方向相反。 由于返回舱下落方向是向下,那么反冲力的方向就是向上,这样才能产生一个阻碍返回舱下落的效果,使其速度降低。
21.(2025四上·富阳期末)雨雪天气,常常会出现地面结冰打滑现象,以下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
A.踮起脚尖快速走过
B.穿着鞋底纹理深的鞋子
C.开车避免急转弯
【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踮起脚尖快速走过结冰打滑的地面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踮起脚尖会使人体的重心升高,稳定性变差,而且快速行走时,在打滑的地面上难以保持平衡,很容易失去重心而摔倒受伤,所以 “踮起脚尖快速走过” 这种做法不正确。
22.(2025四上·富阳期末)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能走直线,分析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车子本身太重 B.轮子太大 C.车辆重心不平衡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车辆重心不平衡,当车辆重心不平衡时,会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各方向的力不均衡。比如车辆重心偏向一侧,那么在行驶时,这一侧受到的摩擦力等力的作用就会与另一侧不同,从而使车辆容易偏离直线行驶方向,出现不能走直线的情况。所以 “车辆重心不平衡” 是汽车不能走直线的最有可能的原因。
23.(2025四上·富阳期末)物体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根据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介质(如空气、水等)的振动,这些振动以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当传到人耳时,人耳就感受到了声音。 例如,敲鼓时,鼓面振动,从而发出声音;拉小提琴时,琴弦振动产生声音;吹笛子时,笛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等。
24.(2025四上·富阳期末)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25.(2025四上·富阳期末)声音在水中不能传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在水中,声音是能够传播的。例如,在海洋中,鲸鱼等海洋生物可以通过发出声音并在水中传播来进行交流、定位等活动;潜水员也可以通过特殊设备听到水中的声音。声音在水中传播时,其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更快,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水分子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更有利于声音振动的传递。
26.(2025四上·富阳期末)我们呼出来的气体不全是二氧化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也不全是二氧化碳,还会有些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只能说大部分为二氧化碳。
27.(2025四上·富阳期末)食物都是在口腔中被完全消化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完成的。
28.(2025四上·富阳期末)通过肉眼观察食物,我们就能准确知道其所含的所有营养成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通过观看和品尝食物,我们不能知道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因为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是无色无味,无法通过观看和品尝食物知道是否含有。故题干说法错误。
29.(2025四上·富阳期末)只要对物体用力就能让物体运动起来。(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虽然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对物体用力并不一定就能让物体运动起来。 当对物体施加的力小于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依然会保持静止状态。例如,推一个放在地面上很重的箱子,当施加的力不够大时,箱子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会与推力平衡,箱子不会被推动,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当施加的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会由静止开始运动。
30.(2025四上·富阳期末)生活中的车辆类型丰富,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在生活中,车辆的类型多种多样,比如常见的有轿车、卡车、公交车、摩托车、自行车等。 同时,车辆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传统燃油车,以汽油、柴油等作为燃料,通过发动机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车辆。 电动汽车,使用电池储存电能,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推动车辆行驶。 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传统燃油动力和电动动力,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可以灵活切换动力来源。 还有一些特殊的车辆,如以天然气为动力的燃气汽车等。
31.(2025四上·富阳期末)水上行驶的快艇是利用尾部浪花的反冲力运动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水上行驶的快艇主要是利用发动机带动螺旋桨高速转动,螺旋桨在水中旋转时,向后推水,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水会给螺旋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快艇向前运动。 而不是利用尾部浪花的反冲力。尾部浪花是快艇在行驶过程中,螺旋桨推动水以及船体与水相互作用等产生的现象,并不是使快艇运动的动力来源。
32.(2025四上·富阳期末)为了使自制小车行驶速度更快,车身应该越轻越好。(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加速度越大,意味着小车速度变化得越快,在相同时间内就能获得更高的速度。车身越轻,即小车的质量越小,在受到相同动力作用时,就更容易加速,从而可以使小车行驶速度更快。
33.(2025四上·富阳期末)新年音乐会
新年到来之际,音乐社团举办了新年音乐会,社员们带来吉他、排箫、钢琴、架子鼓、古筝等种类繁多的乐曲表演,为大家献上了一场听觉盛宴。
(1)社员弹奏吉他前在进行试音,发现某根琴弦音偏低,以下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A.把琴弦调得紧一些 B.把琴弦调得松一些 C.把琴弦换得长一些
(2)声音在以下介质中传播时,速度最快的是(  )。
A.空气 B.水 C.琴弦
(3)社员挥起鼓棒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架子鼓面,发出的声音(  )。
A.用力大,声音高 B.用力大,声音强 C.用力大,声音弱
(4)社员停止敲击架子鼓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主要原因是 (  )。
A.观众还沉浸在音乐中
B.空气传播声音慢
C.架子鼓面还在振动
(5)社员检查排箫时,发现音管上出现了破洞(如右下图),会影响其演奏效果吗 你的理由是:    。
(6)音响设备故障,坐在音响旁的同学听到刺耳的声音,便用手将双耳堵住,堵住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失去了听觉
B.可以听见微弱的声音
C.听到的声音更强
(7)音乐社团成员们演奏的声音能被四面八方的人听到是因为(  )。
A.声音向前传播
B.声音向后传播
C.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
(8)听到音乐声后,我们耳朵里的(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然后传入中耳、内耳。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答案】(1)A
(2)C
(3)B
(4)C
(5)会;排箫是依靠管内空气柱的振动来发声的,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6)B
(7)C
(8)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耳朵的结构;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琴弦越短、越细、越紧,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琴弦越长、越粗、越松,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音调越低。把琴弦调得紧一些,根据上述规律,琴弦变紧后,振动频率会升高,发出的音调会变高。因为某根琴弦音偏低,调紧琴弦可以使音调升高,达到合适的音高,所以该调节方法可行。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这是因为固体分子间的距离相对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声音振动能够更快速地在分子间传递;液体分子间距离比固体稍大,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所以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琴弦是固体,根据上述规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液体和气体中都要快。
(3)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有关。当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架子鼓面时,鼓面的材料和结构没有改变,所以音色不变。 用大力击打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大;用小力击打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小。 根据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所以用力大时,鼓面振幅大,发出的声音强;用力小时,鼓面振幅小,发出的声音弱。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当社员停止敲击架子鼓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主要是因为虽然停止了敲击,但架子鼓面由于惯性还在振动,只要鼓面在振动,就会继续发声,所以能听到余音,C选项正确。
(5)会影响其演奏效果。理由是:排箫是依靠管内空气柱的振动来发声的,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当音管上出现破洞时,空气会从破洞处泄漏,这会改变音管内空气柱的振动状态,使得原本正常振动时产生的音调发生变化,导致音准出现偏差,无法准确发出原本设计的音调,从而影响演奏效果。同时,破洞处空气的泄漏也可能会使声音的响度变小,音色也会受到影响,破坏了排箫声音的整体美感和表现力。所以音管上出现破洞会影响排箫的演奏效果。
(6)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人耳听到声音是因为声波引起鼓膜振动,进而通过听小骨等结构将振动传递到听觉神经,最终在大脑中产生听觉。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用手堵住双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一种方式。用手堵住双耳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声音的传播,使进入耳朵的声音强度减弱,但声音仍然可以通过手与耳朵之间的缝隙以及头骨等途径传播到内耳,所以还是可以听见微弱的声音,B选项正确。
(7)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当声源发出声音后,声波会从声源处向周围空间扩散,在各个方向上都有声音的传播。因为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所以音乐社团成员们演奏的声音能够传播到各个方向,使得四面八方的人都能听到,C选项正确。
(8)人耳主要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能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是位于外耳道底部的一层薄膜,当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时,鼓膜会将声波的能量转化为自身的振动,然后将振动传入中耳。所以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A选项正确。
34.(2025四上·富阳期末)健康小达人
学校冬季大课间组织跑操,有助于锻炼我们的肺功能,有益体质健康。同时,营养均衡的饮食也至关重要,请你一起来搭配健康餐食。
(1)我们在跑步时呼吸次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体放松 B.心跳变慢 C.需氧量增加
(2)小科某次测出的肺活量分别为3600毫升、3700毫升、3800毫升,你觉得肺活量应记(  )。
A.3600毫升 B.3700毫升 C.3800毫升
(3)吃午餐时,小科多次咀嚼米饭后慢慢感受到了甜味,这是口腔中(  )对米饭进行初步消化。
A.牙齿 B.唾液 C.舌头
(4)米饭进入人体后,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胃 B.大肠 C.小肠
(5)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请你给小科的午餐设计,提出一个改进意见。
午餐食谱(设计者:小科) 一碗白米饭、一瓶牛奶、两只炸鸡腿、一份炸薯条、一碗绿豆汤。
   。
(6)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请你将右侧这些常见食物的序号填写到相应的塔层   处。
【答案】(1)C
(2)C
(3)B
(4)C
(5)(合理即可)
(6)(丛上到下)⑤;④;②;①⑥;③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当我们跑步时,身体的运动强度增大,肌肉等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来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以满足身体运动的需求。为了获取更多的氧气,呼吸次数就会相应增加,同时呼吸深度也会加深,从而吸入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需氧量增加是我们在跑步时呼吸次数增加的主要原因,选项C正确。
(2)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 在测量肺活量时,一般会测量多次,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肺活量水平,通常取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最终的肺活量记录。
(3)口腔中的唾液腺会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当我们多次咀嚼米饭时,米饭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淀粉酶可以将米饭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具有甜味,所以多次咀嚼米饭后会慢慢感受到甜味,这是唾液对米饭进行初步化学消化的结果,选项B正确。
(4)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和胆汁等,这些消化液中含有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多种消化酶,可将食物彻底消化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同时,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便于吸收营养物质。米饭中的淀粉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后,被吸收进入血液,所以小肠是米饭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选项C正确。
(5)改进后的午餐食谱可以是:一碗白米饭、一瓶牛奶、两只清蒸鸡腿、一份清炒时蔬、一份凉拌蔬菜沙拉、一碗绿豆汤和一份水果。这样的搭配更加营养均衡,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6)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各层从下往上依次为谷薯类(底层)、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类、奶豆类、油盐类(顶层) 。
35.(2025四上·富阳期末)限速标志
你在学校路上看见限速标志,为什么要限制车子的速度呢 于是你打算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你将小车从斜面上释放,你发现小车的速度(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不变
(2)小车从斜面运动到平面,最后会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了(  )作用。
A.重力 B.摩擦力 C.反冲力
(3)在平面的同一位置放一个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释放小车,木块运动最远的是(  )。
A. B. C.
【答案】(1)A
(2)B
(3)A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斜面
【解析】【分析】(1)因为小车有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会不断增大。 所以小车从斜面上释放后,它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2)当小车从斜面运动到平面上后,小车与平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小车在平面上向前运动,平面会给小车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不断消耗小车的动能,使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停止运动。所以摩擦力是使小车停止运动的原因,选项B正确。
(3)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高度降低,速度增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小车所处的高度越高,其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滑到平面时转化的动能就越大,速度也就越大。 当小车撞击平面上的木块时,小车的动能会传递给木块,使木块向前运动。小车的动能越大,对木块做的功就越多,木块运动的距离也就越远。
36.(2025四上·富阳期末)你在做上题实验过程中,要控制(  )条件不变。
①木块的大小 ②小车重量 ③斜面的光滑程度 ④小车的释放位置 ⑤木块的颜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答案】C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该实验是探究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释放小车对木块运动距离的影响,实验中主要的变量是小车在斜面上的释放高度,因变量是木块运动的距离。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是由小车释放高度这一变量引起的,需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不变。要控制①木块的大小、②小车重量、③斜面的光滑程度这些条件不变。
37.(2025四上·富阳期末)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沿不同材料表面运动,小车停留最远的是 (  )。
A.毛巾表面 B.砂纸表面 C.塑料表面
【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塑料表面相对比较光滑,与毛巾表面和砂纸表面相比,小车在塑料表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小。由于受到的摩擦力小,对小车运动的阻碍作用弱,所以小车能够滑行更远的距离。
38.(2025四上·富阳期末)上题实验说明,还可以通过(  )来减小摩檫力,使小车运动的更远。
A.减慢运动速度 B.增大物体质量 C.使接触面光滑
【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碍滑动的力,叫做摩擦力。物体凸凹不平的表面是产生摩擦力的原因。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它们之间的压力有关。
39.(2025四上·富阳期末)通过实验,你知道了学校门口限速是因为:   。
【答案】保障安全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当车辆行驶速度较快时,具有较大的动能。在学校门口这样人员密集的区域,一旦遇到突发情况,由于车辆速度快,根据惯性原理,车辆要停下来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远的距离。就如同实验中小车速度越快,滑行的距离越远一样,速度快的车辆在短时间内难以迅速停下,这就大大增加了撞到行人的风险,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严重的伤害。而限制车速,能降低车辆的动能,使车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在较短的距离内停下来,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门口师生等行人的安全。
1 / 1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1.(2025四上·富阳期末)右图是《火车开啦》的一段旋律, 其中最高的音是(  ) 。
A.6 B.5 C.1
2.(2025四上·富阳期末)当我们听到好听的音乐时,可以用(  )来描述。
A.刺耳 B.悦耳 C.嘈杂
3.(2025四上·富阳期末)鼓面的振动不易看清,为了使现象更明显,我们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  )。
A.大铁片 B.大石块 C.小纸屑
4.(2025四上·富阳期末)听诊器的头部与耳郭作用相似,为了更好地收集病人内脏发出的声音,听诊头形状最接近(  )。
A. B. C.
5.(2025四上·富阳期末)听到较强的声音时与听到较弱的声音时相比,我们的鼓膜(  )。
A.听到较强的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B.两次振动幅度一样大
C.听到较弱的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6.(2025四上·富阳期末)如右下图,一般爸爸说话的声音都要比妈妈低一些,我们猜测可能是爸爸的声带比妈妈的(  )。
A.细一些 B.短一些 C.长一些
7.(2025四上·富阳期末)小科往管口吹气产生了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是靠(  )振动产生的。
A.空气 B.试管 C.水
8.(2025四上·富阳期末)下列器官中,不属于人体呼吸器官的是(  )。
A.气管 B.鼻子 C.食管
9.(2025四上·富阳期末)平静状态下,你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是(  )次。
A.5 B.20 C.60
10.(2025四上·富阳期末)小科每天坚持游泳训练,一般情况下,他的肺活量会比不经常运动的同学(  )。
A.更大 B.更小 C.差不多
11.(2025四上·富阳期末)小科没吃早餐就参加游泳训练,不一会就出现低血糖症状,为了缓解不适,他应最先补充(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12.(2025四上·富阳期末)我们咀嚼米饭时,主要靠口腔中的(  )完成。
A.门齿 B.臼齿 C.犬齿
13.(2025四上·富阳期末)为了观察胃的工作,我们往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馒头、煮熟的蔬菜等,再反复揉挤这个袋子,观察里面的食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在做(  )实验。
A.对比 B.模拟 C.分类
14.(2025四上·富阳期末)下列食物不宜生吃的是 (  )。
A.小番茄 B.橘子 C.马铃薯
15.(2025四上·富阳期末)小科一口将刚出锅的豆腐吞咽下肚,最先烫伤的部位可能是(  )。
A.食道 B.大肠 C.气管
16.(2025四上·富阳期末)我们用手将橡皮筋拉长后再松手,让它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橡皮筋的弹力会(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最后消失
17.(2025四上·富阳期末)要称量一个约4N的柚子,选最大量程是(  )的测力计最合适。
A.1N B.3N C.5N
18.(2025四上·富阳期末)将篮球向上抛出后,它又会落下,上升过程中篮球▲重力,下落过程中篮球▲重力。 (  )
A.受,不受 B.受, 受 C.不受,受
19.(2025四上·富阳期末)在太空中,宇航员通过(  )进行声音的传播。
A.空气 B.水 C.无线电波
20.(2025四上·富阳期末)神州十八号飞船着陆时,会向下喷发火光,降低返回舱的下落速度,实现其平稳着陆,此时该反冲力的方向是(  )。
A.向下 B.向左 C.向上
21.(2025四上·富阳期末)雨雪天气,常常会出现地面结冰打滑现象,以下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
A.踮起脚尖快速走过
B.穿着鞋底纹理深的鞋子
C.开车避免急转弯
22.(2025四上·富阳期末)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能走直线,分析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车子本身太重 B.轮子太大 C.车辆重心不平衡
23.(2025四上·富阳期末)物体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
24.(2025四上·富阳期末)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
25.(2025四上·富阳期末)声音在水中不能传播。(  )
26.(2025四上·富阳期末)我们呼出来的气体不全是二氧化碳。(  )
27.(2025四上·富阳期末)食物都是在口腔中被完全消化的。(  )
28.(2025四上·富阳期末)通过肉眼观察食物,我们就能准确知道其所含的所有营养成分。(  )
29.(2025四上·富阳期末)只要对物体用力就能让物体运动起来。(  )
30.(2025四上·富阳期末)生活中的车辆类型丰富,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
31.(2025四上·富阳期末)水上行驶的快艇是利用尾部浪花的反冲力运动的。(  )
32.(2025四上·富阳期末)为了使自制小车行驶速度更快,车身应该越轻越好。(  )
33.(2025四上·富阳期末)新年音乐会
新年到来之际,音乐社团举办了新年音乐会,社员们带来吉他、排箫、钢琴、架子鼓、古筝等种类繁多的乐曲表演,为大家献上了一场听觉盛宴。
(1)社员弹奏吉他前在进行试音,发现某根琴弦音偏低,以下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A.把琴弦调得紧一些 B.把琴弦调得松一些 C.把琴弦换得长一些
(2)声音在以下介质中传播时,速度最快的是(  )。
A.空气 B.水 C.琴弦
(3)社员挥起鼓棒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架子鼓面,发出的声音(  )。
A.用力大,声音高 B.用力大,声音强 C.用力大,声音弱
(4)社员停止敲击架子鼓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主要原因是 (  )。
A.观众还沉浸在音乐中
B.空气传播声音慢
C.架子鼓面还在振动
(5)社员检查排箫时,发现音管上出现了破洞(如右下图),会影响其演奏效果吗 你的理由是:    。
(6)音响设备故障,坐在音响旁的同学听到刺耳的声音,便用手将双耳堵住,堵住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失去了听觉
B.可以听见微弱的声音
C.听到的声音更强
(7)音乐社团成员们演奏的声音能被四面八方的人听到是因为(  )。
A.声音向前传播
B.声音向后传播
C.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
(8)听到音乐声后,我们耳朵里的(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然后传入中耳、内耳。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34.(2025四上·富阳期末)健康小达人
学校冬季大课间组织跑操,有助于锻炼我们的肺功能,有益体质健康。同时,营养均衡的饮食也至关重要,请你一起来搭配健康餐食。
(1)我们在跑步时呼吸次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体放松 B.心跳变慢 C.需氧量增加
(2)小科某次测出的肺活量分别为3600毫升、3700毫升、3800毫升,你觉得肺活量应记(  )。
A.3600毫升 B.3700毫升 C.3800毫升
(3)吃午餐时,小科多次咀嚼米饭后慢慢感受到了甜味,这是口腔中(  )对米饭进行初步消化。
A.牙齿 B.唾液 C.舌头
(4)米饭进入人体后,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胃 B.大肠 C.小肠
(5)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请你给小科的午餐设计,提出一个改进意见。
午餐食谱(设计者:小科) 一碗白米饭、一瓶牛奶、两只炸鸡腿、一份炸薯条、一碗绿豆汤。
   。
(6)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请你将右侧这些常见食物的序号填写到相应的塔层   处。
35.(2025四上·富阳期末)限速标志
你在学校路上看见限速标志,为什么要限制车子的速度呢 于是你打算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你将小车从斜面上释放,你发现小车的速度(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不变
(2)小车从斜面运动到平面,最后会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了(  )作用。
A.重力 B.摩擦力 C.反冲力
(3)在平面的同一位置放一个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释放小车,木块运动最远的是(  )。
A. B. C.
36.(2025四上·富阳期末)你在做上题实验过程中,要控制(  )条件不变。
①木块的大小 ②小车重量 ③斜面的光滑程度 ④小车的释放位置 ⑤木块的颜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37.(2025四上·富阳期末)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沿不同材料表面运动,小车停留最远的是 (  )。
A.毛巾表面 B.砂纸表面 C.塑料表面
38.(2025四上·富阳期末)上题实验说明,还可以通过(  )来减小摩檫力,使小车运动的更远。
A.减慢运动速度 B.增大物体质量 C.使接触面光滑
39.(2025四上·富阳期末)通过实验,你知道了学校门口限速是因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简谱中,数字越大,音相对越高(在同一八度内)。不同八度的音,高音区的音比低音区的音高,图中音最高的是6。
2.【答案】B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当我们听到好听的音乐时,可以用悦耳来描述。
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小纸屑质量小,惯性小,当鼓面振动时,鼓面的振动很容易带动小纸屑跳动,通过观察小纸屑的跳动,就能很明显地看出鼓面在振动,能很好地将鼓面的振动现象直观地呈现出来。
4.【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郭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听诊头与耳郭的作用相似,为了更好地收集病人的心跳声,听诊头的形状应该呈喇叭口形状,有利于收集更多的声波。故A选项正确。
5.【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当外界声音传到耳朵时,会引起鼓膜的振动。较强的声音是由发声体较大幅度的振动产生的,这种较强的声音传递到鼓膜时,会使鼓膜受到较大的能量冲击,从而导致鼓膜振动幅度较大。 较弱的声音是由发声体较小幅度的振动产生的,传递到鼓膜时,使鼓膜受到的能量冲击较小,鼓膜振动幅度也就较小。
6.【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声体越长、越粗、越松,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越低;发声体越短、越细、越紧,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越高。已知一般爸爸说话的声音都要比妈妈低一些,也就是爸爸声音的音调比妈妈低。 因为声带是发声体,根据上述发声体与声音高低的关系,爸爸声音音调低,说明爸爸声带振动频率低,由此可推测爸爸的声带比妈妈的长一些、粗一些或者松一些。
7.【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往管口吹气时,管内的空气柱会振动。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就不同,从而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越高;空气柱越长,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越低。 而试管本身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主要的发声振动体,它只是容纳空气柱的容器;水也不是直接产生声音高低变化的振动源,水的多少影响的是空气柱的长度,间接影响声音的高低,但不是发声的振动体。主要是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由于空气柱长度的不同导致了声音高低的变化。
8.【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这些器官共同协作,完成气体的吸入和呼出过程,实现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食管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咽部输送到胃中,它不参与气体的交换过程,不属于呼吸器官。
9.【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呼吸频率为一种形容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的医学术语,胸部的一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即一次吸气一次呼气。每分钟呼吸次数称为呼吸频率。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次数为16-20次/分。故B符合题意。
10.【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经常游泳训练的小科,由于运动需要更多氧气,呼吸系统会更加高效地工作,长期下来可以增加肺部的弹性和呼吸肌的力量,从而提高肺活量。因此,小科的肺活量会比不经常运动的同学更大。
11.【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缺乏时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较严重的低血糖症状时,低血糖病人需要尽快补充血液中的葡萄糖,所以最宜先补充葡萄糖。
12.【答案】B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我们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可以有助于消化。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因此在我们的口腔中主要承担“细嚼”任务的牙齿是臼齿。
13.【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碎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反复揉挤这个袋子,可以模拟胃的活动。可见B符合题意。
14.【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食物根据吃的方法可以分为生食和熟食,马铃薯不适于生吃,熟红的西红柿、苹果都可以生吃。
15.【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食道是连接咽和胃的管道,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当吞咽刚出锅的豆腐时,豆腐首先经过食道,由于刚出锅的豆腐温度较高,所以食道会最先接触到高温的豆腐,有可能被烫伤。
16.【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当我们把橡皮筋拉长时,橡皮筋的形状会发生变化,这时,橡皮筋就会产生一种试图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拉长的松紧带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不存在。
17.【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所以要称量一个约4N的柚子,选最大量程是5N的测力计最合适,答案选C。
18.【答案】B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其施力物体是地球。当篮球向上抛出后,在上升过程中,篮球虽然向上运动,但它仍然在地球附近,所以依然受到地球的引力,即受到重力作用。 篮球在下落过程中,同样在地球附近,也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也就是受到重力作用。
19.【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月球上是真空状态不能直接传播声音,需要通过无线电波来传播。
20.【答案】C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趋势相关。 神州十八号飞船返回舱下落时,速度方向是向下的。为了降低返回舱的下落速度,需要一个与下落方向相反的力来起到减速的作用。反冲力是为了使返回舱减速,实现平稳着陆,所以反冲力的方向应该与返回舱下落的方向相反。 由于返回舱下落方向是向下,那么反冲力的方向就是向上,这样才能产生一个阻碍返回舱下落的效果,使其速度降低。
21.【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踮起脚尖快速走过结冰打滑的地面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踮起脚尖会使人体的重心升高,稳定性变差,而且快速行走时,在打滑的地面上难以保持平衡,很容易失去重心而摔倒受伤,所以 “踮起脚尖快速走过” 这种做法不正确。
22.【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车辆重心不平衡,当车辆重心不平衡时,会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各方向的力不均衡。比如车辆重心偏向一侧,那么在行驶时,这一侧受到的摩擦力等力的作用就会与另一侧不同,从而使车辆容易偏离直线行驶方向,出现不能走直线的情况。所以 “车辆重心不平衡” 是汽车不能走直线的最有可能的原因。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根据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介质(如空气、水等)的振动,这些振动以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当传到人耳时,人耳就感受到了声音。 例如,敲鼓时,鼓面振动,从而发出声音;拉小提琴时,琴弦振动产生声音;吹笛子时,笛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等。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在水中,声音是能够传播的。例如,在海洋中,鲸鱼等海洋生物可以通过发出声音并在水中传播来进行交流、定位等活动;潜水员也可以通过特殊设备听到水中的声音。声音在水中传播时,其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更快,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水分子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更有利于声音振动的传递。
26.【答案】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也不全是二氧化碳,还会有些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只能说大部分为二氧化碳。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完成的。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通过观看和品尝食物,我们不能知道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因为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是无色无味,无法通过观看和品尝食物知道是否含有。故题干说法错误。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虽然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对物体用力并不一定就能让物体运动起来。 当对物体施加的力小于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依然会保持静止状态。例如,推一个放在地面上很重的箱子,当施加的力不够大时,箱子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会与推力平衡,箱子不会被推动,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当施加的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会由静止开始运动。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在生活中,车辆的类型多种多样,比如常见的有轿车、卡车、公交车、摩托车、自行车等。 同时,车辆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传统燃油车,以汽油、柴油等作为燃料,通过发动机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车辆。 电动汽车,使用电池储存电能,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推动车辆行驶。 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传统燃油动力和电动动力,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可以灵活切换动力来源。 还有一些特殊的车辆,如以天然气为动力的燃气汽车等。
31.【答案】错误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水上行驶的快艇主要是利用发动机带动螺旋桨高速转动,螺旋桨在水中旋转时,向后推水,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水会给螺旋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快艇向前运动。 而不是利用尾部浪花的反冲力。尾部浪花是快艇在行驶过程中,螺旋桨推动水以及船体与水相互作用等产生的现象,并不是使快艇运动的动力来源。
32.【答案】正确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加速度越大,意味着小车速度变化得越快,在相同时间内就能获得更高的速度。车身越轻,即小车的质量越小,在受到相同动力作用时,就更容易加速,从而可以使小车行驶速度更快。
33.【答案】(1)A
(2)C
(3)B
(4)C
(5)会;排箫是依靠管内空气柱的振动来发声的,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6)B
(7)C
(8)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耳朵的结构;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琴弦越短、越细、越紧,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琴弦越长、越粗、越松,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音调越低。把琴弦调得紧一些,根据上述规律,琴弦变紧后,振动频率会升高,发出的音调会变高。因为某根琴弦音偏低,调紧琴弦可以使音调升高,达到合适的音高,所以该调节方法可行。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这是因为固体分子间的距离相对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声音振动能够更快速地在分子间传递;液体分子间距离比固体稍大,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所以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琴弦是固体,根据上述规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液体和气体中都要快。
(3)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有关。当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架子鼓面时,鼓面的材料和结构没有改变,所以音色不变。 用大力击打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大;用小力击打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小。 根据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所以用力大时,鼓面振幅大,发出的声音强;用力小时,鼓面振幅小,发出的声音弱。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当社员停止敲击架子鼓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主要是因为虽然停止了敲击,但架子鼓面由于惯性还在振动,只要鼓面在振动,就会继续发声,所以能听到余音,C选项正确。
(5)会影响其演奏效果。理由是:排箫是依靠管内空气柱的振动来发声的,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当音管上出现破洞时,空气会从破洞处泄漏,这会改变音管内空气柱的振动状态,使得原本正常振动时产生的音调发生变化,导致音准出现偏差,无法准确发出原本设计的音调,从而影响演奏效果。同时,破洞处空气的泄漏也可能会使声音的响度变小,音色也会受到影响,破坏了排箫声音的整体美感和表现力。所以音管上出现破洞会影响排箫的演奏效果。
(6)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人耳听到声音是因为声波引起鼓膜振动,进而通过听小骨等结构将振动传递到听觉神经,最终在大脑中产生听觉。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用手堵住双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一种方式。用手堵住双耳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声音的传播,使进入耳朵的声音强度减弱,但声音仍然可以通过手与耳朵之间的缝隙以及头骨等途径传播到内耳,所以还是可以听见微弱的声音,B选项正确。
(7)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当声源发出声音后,声波会从声源处向周围空间扩散,在各个方向上都有声音的传播。因为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所以音乐社团成员们演奏的声音能够传播到各个方向,使得四面八方的人都能听到,C选项正确。
(8)人耳主要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能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是位于外耳道底部的一层薄膜,当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时,鼓膜会将声波的能量转化为自身的振动,然后将振动传入中耳。所以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A选项正确。
34.【答案】(1)C
(2)C
(3)B
(4)C
(5)(合理即可)
(6)(丛上到下)⑤;④;②;①⑥;③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当我们跑步时,身体的运动强度增大,肌肉等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来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以满足身体运动的需求。为了获取更多的氧气,呼吸次数就会相应增加,同时呼吸深度也会加深,从而吸入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需氧量增加是我们在跑步时呼吸次数增加的主要原因,选项C正确。
(2)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 在测量肺活量时,一般会测量多次,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肺活量水平,通常取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最终的肺活量记录。
(3)口腔中的唾液腺会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当我们多次咀嚼米饭时,米饭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淀粉酶可以将米饭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具有甜味,所以多次咀嚼米饭后会慢慢感受到甜味,这是唾液对米饭进行初步化学消化的结果,选项B正确。
(4)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和胆汁等,这些消化液中含有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多种消化酶,可将食物彻底消化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同时,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便于吸收营养物质。米饭中的淀粉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后,被吸收进入血液,所以小肠是米饭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选项C正确。
(5)改进后的午餐食谱可以是:一碗白米饭、一瓶牛奶、两只清蒸鸡腿、一份清炒时蔬、一份凉拌蔬菜沙拉、一碗绿豆汤和一份水果。这样的搭配更加营养均衡,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6)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各层从下往上依次为谷薯类(底层)、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类、奶豆类、油盐类(顶层) 。
35.【答案】(1)A
(2)B
(3)A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斜面
【解析】【分析】(1)因为小车有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会不断增大。 所以小车从斜面上释放后,它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2)当小车从斜面运动到平面上后,小车与平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小车在平面上向前运动,平面会给小车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不断消耗小车的动能,使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停止运动。所以摩擦力是使小车停止运动的原因,选项B正确。
(3)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高度降低,速度增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小车所处的高度越高,其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滑到平面时转化的动能就越大,速度也就越大。 当小车撞击平面上的木块时,小车的动能会传递给木块,使木块向前运动。小车的动能越大,对木块做的功就越多,木块运动的距离也就越远。
36.【答案】C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该实验是探究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释放小车对木块运动距离的影响,实验中主要的变量是小车在斜面上的释放高度,因变量是木块运动的距离。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是由小车释放高度这一变量引起的,需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不变。要控制①木块的大小、②小车重量、③斜面的光滑程度这些条件不变。
37.【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塑料表面相对比较光滑,与毛巾表面和砂纸表面相比,小车在塑料表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小。由于受到的摩擦力小,对小车运动的阻碍作用弱,所以小车能够滑行更远的距离。
38.【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碍滑动的力,叫做摩擦力。物体凸凹不平的表面是产生摩擦力的原因。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它们之间的压力有关。
39.【答案】保障安全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当车辆行驶速度较快时,具有较大的动能。在学校门口这样人员密集的区域,一旦遇到突发情况,由于车辆速度快,根据惯性原理,车辆要停下来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远的距离。就如同实验中小车速度越快,滑行的距离越远一样,速度快的车辆在短时间内难以迅速停下,这就大大增加了撞到行人的风险,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严重的伤害。而限制车速,能降低车辆的动能,使车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在较短的距离内停下来,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门口师生等行人的安全。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