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清远市英德2024年六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清远市英德2024年六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27 14:44:36

文档简介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2024年六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1.(2025六上·英德期末)小科把一张纸折成了纸飞机,如题1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产生了新物质 B.形状发生了改变 C.没有什么变化
2.(2025六上·英德期末)在饮料瓶里加适量白醋,在气球中加入适量小苏打,然后将气球口套在瓶口,使其密封。将气球倒置使小苏打迅速倒入瓶中,气球变化如图所示。让气球变大的动力来自(  )。
A.小苏打 B.跑进去的空气 C.新生成的气体
3.(2025六上·英德期末) 父母有耳垂,小红无耳垂,这种现象称为(  )。
A.遗传 B.变异 C.不可遗传变异
4.(2025六上·英德期末)头部棕白色的狗妈妈生出了黑白色的狗宝宝(如图),从遗传角度分析,要推测狗爸爸的毛色,下列哪项最有可能作为证据(  )。
A.狗宝宝头部的毛色 B.狗妈妈头部的毛色 C.狗宝宝的耳朵形态
5.(2025六上·英德期末) 子一代“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两种亲代小麦杂交产生的,下列三项亲代中不适合用来杂交的一项是 (  )。
A. B. C.
6.(2025六上·英德期末) 观察题图所示的恐龙化石模型,其对应的恐龙应该是 (  )。
A.
B.
C.
7.(2025六上·英德期末)猛犸象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下列现在生活在地球的几种动物,你发现猛犸象与哪种动物最相似(  )。
A. B. C.
8.(2025六上·英德期末)在提供的材料中,下列说法不能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  )。
A.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的轮廓非常相似
B.分别在印度、澳大利亚、南美洲、非洲南部、南极洲发现了舌羊齿植物群
C.在南美洲存在中龙化石发现地
9.(2025六上·英德期末) 像太阳这样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天体叫做(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10.(2025六上·英德期末) 下列包含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11.(2025六上·英德期末)2021年5月,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太阳系模型中,火星所处的位置应该是 (  )。
A.甲 B.乙 C.丙
12.(2025六上·英德期末) 天文学家把全天空划分为88个星座,目的是 (  )。
A.为了美观 B.为了预测未来 C.为了研究的需要
13.(2025六上·英德期末) 标志着信息时代到来的是 (  )。
A.指南针的发明 B.互联网的诞生 C.电动机的发明
14.(2025六上·英德期末) 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目前还未实现的是(  )。
A.“天宫”空间站
B.航天员登月考察
C.“嫦娥”系列探月卫星
15.(2025六上·英德期末) 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时, 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悬空打坐 B.食物悬浮在空中 C.呼吸不需要氧气
16.(2025六上·英德期末) 科技兴国,追“星”就追“科学星”,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
A.杨利伟 B.费俊龙 C.刘洋
17.(2025六上·英德期末)小科在家里采用一种无土栽培方式进行栽种植物,下列操作恰当的是(  )。
A.配制营养液时,浓度越高越好。
B.根据植物特点保持栽培基质的水分。
C.一定要保证植物吸收大量的光照。
18.(2025六上·英德期末)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借鉴了植物根系在泥土中相互勾连以使泥土坚实的原理,如图所示,其中植物的根系相当于钢筋混凝土中的(  )。
A.水泥 B.石子 C.钢筋
19.(2025六上·英德期末) 下列家用电器装有电动机的是 (  )。
A.电饭煲 B.电热水壶 C.洗衣机
20.(2025六上·英德期末)小科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一个简易电动机,接好线后发现线圈不能转动。下面分析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可能是没有安装开关
B.可能是电池电量不足
C.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
21.(2025六上·英德期末)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古人学会了用北斗七星辨别季节,并将其概括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如图是家住英德的小科在夏天观察到大熊座的星座图,请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通过画线找出北极星的位置并用“●”标示出来。并在括号标上方向(选填“东” “南” “西”或“北”)。
22.(2025六上·英德期末)关于“铁生锈的条件和什么有关系”,小科作了如下猜想:①铁和空气接触容易生锈,②铁和水接触容易生锈,③铁与水和空气共同接触容易生锈。并将三枚相同的钉子分别放入A、B、C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
时间试管 1天后 5 天后 10天后
A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B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C 没有生锈 生锈 锈更多了
(1)要想验证猜想①,应选择____。
A.试管A和试管 B.B.试管B和试管 C.C.试管A和试管C
(2)要想验证猜想②,应选择____。
A.试管A和试管 B.B.试管B和试管 C.C.试管A和试管C
(3)编号B的试管,水表面滴上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因此,试管B中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   。
(4)分析表格实验记录可知,铁生锈是   作用的结果。
(5)通过上面的探究,推测下列方法中不能有效防止铁生锈的是____。
A.完全浸入食用油中
B.放在潮湿的地下室中
C.粉刷油漆
23.(2025六上·英德期末)祖国一系列的航天行动点燃了无数少年儿童的航天梦,小科用橡皮筋、纸筒、卡纸等材料设计制作了一个迷你“火箭”, 如图所示,并进行了飞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橡皮筋拉伸 的长度(厘米) “火箭”发射高度(米)
高度1 高度2 高度3 平均高度
2厘米 1.5 1.6 1.4 1.5
4厘米 2.5 2.4 2.3 2.4
6厘米 3.5 3.6 3.4 3.5
(1)在试飞的过程中,小明橡皮筋拉得越长,橡皮筋的弹力越   (选填“大”或“小” ) 。
(2)红利比纸人前受到不同拉力下飞行高度时,应该选取哪个高度作为对比依据: ____。
A.高度1 B.高度2 C.高度3 D.平均高度
(3)纸火箭受到的弹力越大,发射后飞行的高度越   (选填“高”或“低”)。
(4)小科在试飞时发现纸火箭最后都会落向地面,这是因为受到   的引力。
(5)由上述实验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神舟飞船想要冲出地球绕地球转必须达到一定的____。
A.体积 B.速度 C.重量
24.(2025六上·英德期末)小科和学习小组同学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海模比赛。比赛的具体要求是:用自制的蒸汽小船在80厘米长的巷道中航行,看谁的小船先到达终点。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比赛要求,设计并制作小船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
A.如何提高船的载重 B.如何提高航行速度 C.蒸汽如何产生
(2)当小组内出现多种方案时,可以利用____选出最好的设计方案。
A.投票表决 B.评估表评价 C.抽签决定
(3)在设计小船时,小科在纸上画了小船底部大小,如题24图甲所示,已经知每一个小格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则小船底部面积为   平方厘米。
(4)小科将盛有一定量水的玻璃瓶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玻璃瓶进行加热,调整方向使其做直线运动,如题24图乙所示,此时小船的运动方向应该是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小明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船的航行速度较慢,需要加以改进。请写出一个改进方法   。
(5)如下表所示为各小组在比赛时的成绩记录表,小科发现表格中航行的距离漏填了,请帮他将表格中航行距离补充完整:   厘米。从表格可以看出第   小组的小船运动最快。
组别 航行距离 到达终点所用时间
第1小组    厘米 20秒
第2小组 10秒
第3小组 16秒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改变;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纸从平面变成纸飞机的形状,确实是形状发生了改变,选项B正确。
2.【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新生成的气体使瓶内气压增大,进而进入气球导致气球变大,所以让气球变大的动力来自新生成的气体,选项C正确。
3.【答案】B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父母有耳垂,小红无耳垂,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狗宝宝头部的毛色是其表现出来的毛色特征之一。狗宝宝的毛色是由狗爸爸和狗妈妈的基因共同决定的。已知狗妈妈头部是棕白色,而狗宝宝是黑白色,通过狗宝宝头部的黑白色毛色与狗妈妈的棕白色毛色对比,可以推测狗爸爸的毛色基因对狗宝宝毛色的影响,有可能从狗宝宝头部毛色的特征中找到与狗爸爸毛色相关的线索,因为狗宝宝的毛色是父母毛色基因组合表达的结果,所以狗宝宝头部的毛色有可能作为推测狗爸爸毛色的证据,A选项正确。
5.【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根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子一代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亲代低产抗倒伏小麦和高产倒伏小麦杂交产生的。故选C。
6.【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分析图片可知,该化石有长长的角,最符合三角龙的特征,故选A。
7.【答案】B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猛犸象和大象都属于长鼻目。猛犸象体型巨大,有长长的象牙,鼻子较长且灵活。大象同样具有长鼻子和巨大的象牙,它们的身体结构都较为庞大,四肢粗壮,且都为草食性动物。从形态特征和食性等方面来看,猛犸象与大象最为相似,B选项正确。
8.【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化石
【解析】【分析】仅说在南美洲存在中龙化石发现地,没有与其他大陆进行关联对比。中龙是一种古代的爬行动物,如果要作为大陆漂移的证据,需要说明在其他大陆也有中龙化石的发现,且这些大陆之间的距离在现在看来是非常遥远的,这样才能说明在中龙生存的时代,这些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漂移分开。而仅说在南美洲存在中龙化石发现地,不能有力地证明大陆漂移,C选项符合题意。
9.【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像太阳这样自身能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身不能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做行星;像月球这样自身不能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10.【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天文学家把银河系与所观察到的所有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个小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宇宙最大,太阳系最小。所以包含关系正确的是B。
11.【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含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是图中的乙。
12.【答案】C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 人们将天上的星星分成88个星座,主要是为了方便辨认和研究星星。古人将看起来位置相近的星星组合在一起,并赋予它们神话故事中的名字,方便人们识别和记忆星星的位置,从而进行天文观测和导航。因此,正确答案是C。
13.【答案】B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它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灯的发明为标志,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的特点是工具和科技产品能够体现出精致和智能化的特点,如磁悬浮列车、智能机器人等,主要使用电等能源。
14.【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免号”号月球车等都顺利实施,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建成并运行,宇航员登月考察,是美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果,故选B。
15.【答案】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在太空中,航天员处于微重力环境中,因此会发生一些在地球上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物体(包括食物)会悬浮在空中,航天员也可以悬空打坐,但是,航天员在太空中呼吸仍然需要氧气,因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生理需求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故选C。
16.【答案】A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识,杨利伟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故A项正确。
17.【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A、虽然营养液为植物提供必要的养分,但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植物无法吸收,甚至造成养分过剩的“烧根”现象。A不符合题意;
B、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有的植物喜欢湿润的环境,有的则耐旱。在无土栽培中,我们需要根据植物的特点来合理控制栽培基质的水分,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B符合题意;
C、虽然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但并非所有植物都需要大量的光照。有些植物在强光下反而会生长不良甚至被晒伤。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钢筋在钢筋混凝土中增强抗拉强度,使结构更坚固,植物根系在泥土中相互勾连,增强泥土的稳定性,两者的作用相似,都是起到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作用,所以植物的根系相当于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C选项正确。
19.【答案】C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分析】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给它通电后它会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洗衣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转动起来的,电饭煲和电热水壶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利用发热盘进行加热,故选C。
20.【答案】A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在简易电动机中,即使没有安装开关,只要电路是通路,电流能通过线圈,线圈就有可能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也就是说,没有开关并不一定会导致线圈不能转动,因为可以直接连接电源使电路接通,所以 “可能是没有安装开关”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A选项符合题意。
21.【答案】南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北斗七星由七颗较亮的星组成,形状像一个勺子。在北斗七星的勺口,有两颗比较亮的星,把这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大约在这两颗星距离的 5 倍远的地方,就可以找到一颗比较亮的星,这颗星就是北极星。已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小科在夏天观察到的北斗七星,此时斗柄应该指向南方。
22.【答案】(1)C
(2)A
(3)隔绝空气;没有空气
(4)水和空气
(5)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使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要验证某一个因素对铁生锈的影响,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只改变这一个因素。
(1)要验证铁和空气接触容易生锈,应选择一个与空气接触情况不同的对比实验,即选择试管A和试管C进行对比,这样可以观察到在其他条件尽量相同的情况下,空气对铁生锈的影响。
(2)要验证铁和水接触容易生锈,应选择一个与水接触情况不同的对比实验,即选择试管A和试管B进行对比,这样能观察到在其他条件尽量相同的情况下,水对铁生锈的影响。
(3)编号B的试管,水表面滴上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隔绝空气。因此,试管B中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没有空气。
(4)分析表格实验记录可知,铁生锈是水和空气作用的结果。
(5)放在潮湿的地下室中,地下室环境潮湿,意味着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铁容易与潮湿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充分接触,满足铁生锈的条件,会加速铁的生锈,所以 “放在潮湿的地下室中” 不能有效防止铁生锈,B选项符合题意。
23.【答案】(1)大
(2)D
(3)高
(4)地球
(5)B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对于橡皮筋来说,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1)在试飞的过程中,小明橡皮筋拉得越长,橡皮筋的弹力越大。
(2)在探究迷你 “火箭” 在不同拉力下飞行高度时,对每个拉力下的飞行高度都进行了三次测量。 单独选取高度 1、高度 2 或高度 3 中的某一个数据,都可能因为偶然因素导致数据不准确,不能很好地反映在该拉力下 “火箭” 的真实飞行高度。 而平均高度是通过对三次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它综合了三次测量的结果,能更准确地代表在该拉力下 “火箭” 的飞行高度,更适合作为不同拉力下飞行高度对比的依据。
(3)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对于纸火箭来说,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这个弹力为纸火箭提供了向上的动力。 根据能量的转化,橡皮筋拉伸时具有弹性势能,在释放时弹性势能转化为纸火箭的动能,使纸火箭获得向上的速度。
(4)地球表面及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这个引力我们通常称为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纸火箭在飞行过程中,虽然受到向上的弹力等其他力的作用,但当弹力等其他力的作用消失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纸火箭就会改变运动状态,最终落向地面。
(5)由上述实验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神舟飞船想要冲出地球绕地球转必须达到一定的速度。
24.【答案】(1)A
(2)B
(3)28
(4)左;增大排气管口径
(5)80;第一小组;80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1)“如何提高船的载重”。在本次比赛中,规则主要关注的是小船在80厘米巷道中谁先到达终点,并没有对船的载重提出要求。船的载重大小与能否快速到达终点没有直接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船的载重不是设计和制作小船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2)“评估表评价” 是一种较为科学、系统的方法。可以在评估表中设置多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例如方案的创新性、可行性、成本效益、与比赛要求的契合度等。小组成员根据这些具体的指标对每个方案进行打分和评价,然后综合各个成员的评分情况,对方案进行排序和比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考虑到方案的各个方面,从而更有可能选出最好的设计方案,B选项符合要求。
(3)4×5+4×2=28(平方厘米),这个小船底部面积为28平方厘米。
(4)小科将盛有一定量水的玻璃瓶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玻璃瓶进行加热,调整方向使其做直线运动,如题24图乙所示,此时小船的运动方向应该是向左运动。小明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船的航行速度较慢,需要加以改进。我们可以增大排气管口径。
(5)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我们航行距离为80厘米,速度越慢,需要的时间越长。
1 / 1广东省清远市英德2024年六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1.(2025六上·英德期末)小科把一张纸折成了纸飞机,如题1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产生了新物质 B.形状发生了改变 C.没有什么变化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改变;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纸从平面变成纸飞机的形状,确实是形状发生了改变,选项B正确。
2.(2025六上·英德期末)在饮料瓶里加适量白醋,在气球中加入适量小苏打,然后将气球口套在瓶口,使其密封。将气球倒置使小苏打迅速倒入瓶中,气球变化如图所示。让气球变大的动力来自(  )。
A.小苏打 B.跑进去的空气 C.新生成的气体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新生成的气体使瓶内气压增大,进而进入气球导致气球变大,所以让气球变大的动力来自新生成的气体,选项C正确。
3.(2025六上·英德期末) 父母有耳垂,小红无耳垂,这种现象称为(  )。
A.遗传 B.变异 C.不可遗传变异
【答案】B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父母有耳垂,小红无耳垂,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故选B。
4.(2025六上·英德期末)头部棕白色的狗妈妈生出了黑白色的狗宝宝(如图),从遗传角度分析,要推测狗爸爸的毛色,下列哪项最有可能作为证据(  )。
A.狗宝宝头部的毛色 B.狗妈妈头部的毛色 C.狗宝宝的耳朵形态
【答案】A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狗宝宝头部的毛色是其表现出来的毛色特征之一。狗宝宝的毛色是由狗爸爸和狗妈妈的基因共同决定的。已知狗妈妈头部是棕白色,而狗宝宝是黑白色,通过狗宝宝头部的黑白色毛色与狗妈妈的棕白色毛色对比,可以推测狗爸爸的毛色基因对狗宝宝毛色的影响,有可能从狗宝宝头部毛色的特征中找到与狗爸爸毛色相关的线索,因为狗宝宝的毛色是父母毛色基因组合表达的结果,所以狗宝宝头部的毛色有可能作为推测狗爸爸毛色的证据,A选项正确。
5.(2025六上·英德期末) 子一代“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两种亲代小麦杂交产生的,下列三项亲代中不适合用来杂交的一项是 (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根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子一代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亲代低产抗倒伏小麦和高产倒伏小麦杂交产生的。故选C。
6.(2025六上·英德期末) 观察题图所示的恐龙化石模型,其对应的恐龙应该是 (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分析图片可知,该化石有长长的角,最符合三角龙的特征,故选A。
7.(2025六上·英德期末)猛犸象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下列现在生活在地球的几种动物,你发现猛犸象与哪种动物最相似(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猛犸象和大象都属于长鼻目。猛犸象体型巨大,有长长的象牙,鼻子较长且灵活。大象同样具有长鼻子和巨大的象牙,它们的身体结构都较为庞大,四肢粗壮,且都为草食性动物。从形态特征和食性等方面来看,猛犸象与大象最为相似,B选项正确。
8.(2025六上·英德期末)在提供的材料中,下列说法不能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  )。
A.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的轮廓非常相似
B.分别在印度、澳大利亚、南美洲、非洲南部、南极洲发现了舌羊齿植物群
C.在南美洲存在中龙化石发现地
【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化石
【解析】【分析】仅说在南美洲存在中龙化石发现地,没有与其他大陆进行关联对比。中龙是一种古代的爬行动物,如果要作为大陆漂移的证据,需要说明在其他大陆也有中龙化石的发现,且这些大陆之间的距离在现在看来是非常遥远的,这样才能说明在中龙生存的时代,这些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漂移分开。而仅说在南美洲存在中龙化石发现地,不能有力地证明大陆漂移,C选项符合题意。
9.(2025六上·英德期末) 像太阳这样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天体叫做(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像太阳这样自身能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身不能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做行星;像月球这样自身不能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10.(2025六上·英德期末) 下列包含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天文学家把银河系与所观察到的所有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个小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宇宙最大,太阳系最小。所以包含关系正确的是B。
11.(2025六上·英德期末)2021年5月,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太阳系模型中,火星所处的位置应该是 (  )。
A.甲 B.乙 C.丙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含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是图中的乙。
12.(2025六上·英德期末) 天文学家把全天空划分为88个星座,目的是 (  )。
A.为了美观 B.为了预测未来 C.为了研究的需要
【答案】C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 人们将天上的星星分成88个星座,主要是为了方便辨认和研究星星。古人将看起来位置相近的星星组合在一起,并赋予它们神话故事中的名字,方便人们识别和记忆星星的位置,从而进行天文观测和导航。因此,正确答案是C。
13.(2025六上·英德期末) 标志着信息时代到来的是 (  )。
A.指南针的发明 B.互联网的诞生 C.电动机的发明
【答案】B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它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灯的发明为标志,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的特点是工具和科技产品能够体现出精致和智能化的特点,如磁悬浮列车、智能机器人等,主要使用电等能源。
14.(2025六上·英德期末) 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目前还未实现的是(  )。
A.“天宫”空间站
B.航天员登月考察
C.“嫦娥”系列探月卫星
【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免号”号月球车等都顺利实施,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建成并运行,宇航员登月考察,是美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果,故选B。
15.(2025六上·英德期末) 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时, 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悬空打坐 B.食物悬浮在空中 C.呼吸不需要氧气
【答案】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在太空中,航天员处于微重力环境中,因此会发生一些在地球上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物体(包括食物)会悬浮在空中,航天员也可以悬空打坐,但是,航天员在太空中呼吸仍然需要氧气,因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生理需求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故选C。
16.(2025六上·英德期末) 科技兴国,追“星”就追“科学星”,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
A.杨利伟 B.费俊龙 C.刘洋
【答案】A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识,杨利伟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故A项正确。
17.(2025六上·英德期末)小科在家里采用一种无土栽培方式进行栽种植物,下列操作恰当的是(  )。
A.配制营养液时,浓度越高越好。
B.根据植物特点保持栽培基质的水分。
C.一定要保证植物吸收大量的光照。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A、虽然营养液为植物提供必要的养分,但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植物无法吸收,甚至造成养分过剩的“烧根”现象。A不符合题意;
B、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有的植物喜欢湿润的环境,有的则耐旱。在无土栽培中,我们需要根据植物的特点来合理控制栽培基质的水分,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B符合题意;
C、虽然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但并非所有植物都需要大量的光照。有些植物在强光下反而会生长不良甚至被晒伤。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2025六上·英德期末)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借鉴了植物根系在泥土中相互勾连以使泥土坚实的原理,如图所示,其中植物的根系相当于钢筋混凝土中的(  )。
A.水泥 B.石子 C.钢筋
【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钢筋在钢筋混凝土中增强抗拉强度,使结构更坚固,植物根系在泥土中相互勾连,增强泥土的稳定性,两者的作用相似,都是起到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作用,所以植物的根系相当于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C选项正确。
19.(2025六上·英德期末) 下列家用电器装有电动机的是 (  )。
A.电饭煲 B.电热水壶 C.洗衣机
【答案】C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分析】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给它通电后它会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洗衣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转动起来的,电饭煲和电热水壶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利用发热盘进行加热,故选C。
20.(2025六上·英德期末)小科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一个简易电动机,接好线后发现线圈不能转动。下面分析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可能是没有安装开关
B.可能是电池电量不足
C.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
【答案】A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在简易电动机中,即使没有安装开关,只要电路是通路,电流能通过线圈,线圈就有可能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也就是说,没有开关并不一定会导致线圈不能转动,因为可以直接连接电源使电路接通,所以 “可能是没有安装开关”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A选项符合题意。
21.(2025六上·英德期末)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古人学会了用北斗七星辨别季节,并将其概括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如图是家住英德的小科在夏天观察到大熊座的星座图,请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通过画线找出北极星的位置并用“●”标示出来。并在括号标上方向(选填“东” “南” “西”或“北”)。
【答案】南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北斗七星由七颗较亮的星组成,形状像一个勺子。在北斗七星的勺口,有两颗比较亮的星,把这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大约在这两颗星距离的 5 倍远的地方,就可以找到一颗比较亮的星,这颗星就是北极星。已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小科在夏天观察到的北斗七星,此时斗柄应该指向南方。
22.(2025六上·英德期末)关于“铁生锈的条件和什么有关系”,小科作了如下猜想:①铁和空气接触容易生锈,②铁和水接触容易生锈,③铁与水和空气共同接触容易生锈。并将三枚相同的钉子分别放入A、B、C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
时间试管 1天后 5 天后 10天后
A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B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C 没有生锈 生锈 锈更多了
(1)要想验证猜想①,应选择____。
A.试管A和试管 B.B.试管B和试管 C.C.试管A和试管C
(2)要想验证猜想②,应选择____。
A.试管A和试管 B.B.试管B和试管 C.C.试管A和试管C
(3)编号B的试管,水表面滴上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因此,试管B中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   。
(4)分析表格实验记录可知,铁生锈是   作用的结果。
(5)通过上面的探究,推测下列方法中不能有效防止铁生锈的是____。
A.完全浸入食用油中
B.放在潮湿的地下室中
C.粉刷油漆
【答案】(1)C
(2)A
(3)隔绝空气;没有空气
(4)水和空气
(5)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使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要验证某一个因素对铁生锈的影响,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只改变这一个因素。
(1)要验证铁和空气接触容易生锈,应选择一个与空气接触情况不同的对比实验,即选择试管A和试管C进行对比,这样可以观察到在其他条件尽量相同的情况下,空气对铁生锈的影响。
(2)要验证铁和水接触容易生锈,应选择一个与水接触情况不同的对比实验,即选择试管A和试管B进行对比,这样能观察到在其他条件尽量相同的情况下,水对铁生锈的影响。
(3)编号B的试管,水表面滴上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隔绝空气。因此,试管B中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没有空气。
(4)分析表格实验记录可知,铁生锈是水和空气作用的结果。
(5)放在潮湿的地下室中,地下室环境潮湿,意味着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铁容易与潮湿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充分接触,满足铁生锈的条件,会加速铁的生锈,所以 “放在潮湿的地下室中” 不能有效防止铁生锈,B选项符合题意。
23.(2025六上·英德期末)祖国一系列的航天行动点燃了无数少年儿童的航天梦,小科用橡皮筋、纸筒、卡纸等材料设计制作了一个迷你“火箭”, 如图所示,并进行了飞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橡皮筋拉伸 的长度(厘米) “火箭”发射高度(米)
高度1 高度2 高度3 平均高度
2厘米 1.5 1.6 1.4 1.5
4厘米 2.5 2.4 2.3 2.4
6厘米 3.5 3.6 3.4 3.5
(1)在试飞的过程中,小明橡皮筋拉得越长,橡皮筋的弹力越   (选填“大”或“小” ) 。
(2)红利比纸人前受到不同拉力下飞行高度时,应该选取哪个高度作为对比依据: ____。
A.高度1 B.高度2 C.高度3 D.平均高度
(3)纸火箭受到的弹力越大,发射后飞行的高度越   (选填“高”或“低”)。
(4)小科在试飞时发现纸火箭最后都会落向地面,这是因为受到   的引力。
(5)由上述实验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神舟飞船想要冲出地球绕地球转必须达到一定的____。
A.体积 B.速度 C.重量
【答案】(1)大
(2)D
(3)高
(4)地球
(5)B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对于橡皮筋来说,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1)在试飞的过程中,小明橡皮筋拉得越长,橡皮筋的弹力越大。
(2)在探究迷你 “火箭” 在不同拉力下飞行高度时,对每个拉力下的飞行高度都进行了三次测量。 单独选取高度 1、高度 2 或高度 3 中的某一个数据,都可能因为偶然因素导致数据不准确,不能很好地反映在该拉力下 “火箭” 的真实飞行高度。 而平均高度是通过对三次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它综合了三次测量的结果,能更准确地代表在该拉力下 “火箭” 的飞行高度,更适合作为不同拉力下飞行高度对比的依据。
(3)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对于纸火箭来说,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这个弹力为纸火箭提供了向上的动力。 根据能量的转化,橡皮筋拉伸时具有弹性势能,在释放时弹性势能转化为纸火箭的动能,使纸火箭获得向上的速度。
(4)地球表面及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这个引力我们通常称为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纸火箭在飞行过程中,虽然受到向上的弹力等其他力的作用,但当弹力等其他力的作用消失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纸火箭就会改变运动状态,最终落向地面。
(5)由上述实验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神舟飞船想要冲出地球绕地球转必须达到一定的速度。
24.(2025六上·英德期末)小科和学习小组同学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海模比赛。比赛的具体要求是:用自制的蒸汽小船在80厘米长的巷道中航行,看谁的小船先到达终点。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比赛要求,设计并制作小船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
A.如何提高船的载重 B.如何提高航行速度 C.蒸汽如何产生
(2)当小组内出现多种方案时,可以利用____选出最好的设计方案。
A.投票表决 B.评估表评价 C.抽签决定
(3)在设计小船时,小科在纸上画了小船底部大小,如题24图甲所示,已经知每一个小格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则小船底部面积为   平方厘米。
(4)小科将盛有一定量水的玻璃瓶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玻璃瓶进行加热,调整方向使其做直线运动,如题24图乙所示,此时小船的运动方向应该是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小明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船的航行速度较慢,需要加以改进。请写出一个改进方法   。
(5)如下表所示为各小组在比赛时的成绩记录表,小科发现表格中航行的距离漏填了,请帮他将表格中航行距离补充完整:   厘米。从表格可以看出第   小组的小船运动最快。
组别 航行距离 到达终点所用时间
第1小组    厘米 20秒
第2小组 10秒
第3小组 16秒
【答案】(1)A
(2)B
(3)28
(4)左;增大排气管口径
(5)80;第一小组;80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1)“如何提高船的载重”。在本次比赛中,规则主要关注的是小船在80厘米巷道中谁先到达终点,并没有对船的载重提出要求。船的载重大小与能否快速到达终点没有直接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船的载重不是设计和制作小船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2)“评估表评价” 是一种较为科学、系统的方法。可以在评估表中设置多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例如方案的创新性、可行性、成本效益、与比赛要求的契合度等。小组成员根据这些具体的指标对每个方案进行打分和评价,然后综合各个成员的评分情况,对方案进行排序和比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考虑到方案的各个方面,从而更有可能选出最好的设计方案,B选项符合要求。
(3)4×5+4×2=28(平方厘米),这个小船底部面积为28平方厘米。
(4)小科将盛有一定量水的玻璃瓶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玻璃瓶进行加热,调整方向使其做直线运动,如题24图乙所示,此时小船的运动方向应该是向左运动。小明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船的航行速度较慢,需要加以改进。我们可以增大排气管口径。
(5)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我们航行距离为80厘米,速度越慢,需要的时间越长。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