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0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 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片头。图为“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这句话表明我国(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是一个内陆国
C.河流湖泊数量众多 D.陆地面积广阔
2.“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为我国提供了( )
①充足的水资源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大量的海产品④丰富的油气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与火”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1.D 2.C 3.A
【解析】1.材料中“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体现了我国陆地面积广阔,不能体现出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不能体现河流湖泊数量众多,而且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排除ABC,故选D。
2.“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体现了我国海域面积大,海水为咸水,无法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①错误;我国海域面积大,可以利用海洋发展海上交通和资源开发,故提供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大量的海产品和④丰富的油气资源,②③④正确,故选C。
3.由图可知,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授纬度位置影响,气候差异明显,致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因此才会有冰与火差异,A正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不是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
4.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5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 B.
C. D.
【答案】4.C
【解析】A图所示山上和山麓地带不同景观是地势对气候的影响,A错误;B图所示海口、哈尔滨同一季节衣着不同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造成的,B错误;C图所示我国东西端同一时刻不同景象,是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大造成的,C正确;D图所示南北方耕地类型不同,是地形、降水等因素造成的,D错误;故选C。
斑海豹每年都会从远方洄游到辽东湾,在海冰上栖息产仔,成为一道奇妙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辽东湾位于(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6.斑海豹在辽东湾海冰上产仔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9~10月
7.海冰的生成和消融与季节变化有关。产生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分布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大陆漂移
【答案】5.A 6.A 7.C
【解析】5.渤海和 黄海的分界线位于 辽东半岛南端的 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的 蓬莱角之间,辽东湾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所以位于渤海海域,A正确,故选A。
6.斑海豹在辽东湾海冰上产仔的时间是在气温最低的冬季,北半球冬季是12~2月,A选项1~2月正确,故选A。
7.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会产生季节变化,C说法正确,海陆分布、地球自转、大陆漂移都和季节变化无关,故选C。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4年的主题是“新深度唤醒”,旨在让我们唤醒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诺的新深度。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禁止海盐生产,保护海洋生态 B.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增加渔民收入
C.合理实行休渔制度,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D.禁止海上石油开采,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9.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 )
A.草原面积广,畜牧业发展基础好 B.陆地面积辽阔,东西跨度大
C.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D.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
【答案】8.C 9.D
【解析】8.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合理实行休渔制度,努力做到捕养结合,故C正确;禁止海盐生产和禁止海上石油开采做法太绝对,不利于经济发展,故A D错误;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会破坏海洋资源,故B错误。故选C。
9.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故D正确;草原面积广,畜牧业发展基础好与海洋渔业无关,故A错误;我国陆地面积辽阔,东西跨度大与发展海洋牧场无关,故B错误;地形复杂多样与发展海洋渔业无关,故C错误。故选D。
大气本底站是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温室气体和臭氧等大气要素的长期变化进行观测的站点。目前,我国已有7个国家大气本底站(下图)。“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新建多个站点,进一步实现全国观测站点的均衡覆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为实现全国观测站点的均衡覆盖,新建站点应优先选址于( )
①西藏自治区②甘肃省③天津市④广东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建设国家级大气本底站的主要目的是( )
A.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B.减轻火山地震危害
C.精准开展天气预报 D.监测河流水文特征
【答案】10.C 11.A
【解析】10.读图可知,我国已有的7个国家大气本底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北京市、黑龙江省、湖北省和浙江省,为实现全国观测站点的均衡覆盖,新建站点应优先选址于①西藏自治区和④广东省,甘肃省离青海省较近,不符合题意;天津市离北京市较近,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项的①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大气本底站是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温室气体和臭氧等大气要素的长期变化进行观测的站点。所以建设国家级大气本底站的主要目的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小舞台,大智慧”,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百花齐放。读我国部分地方戏曲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地方戏曲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
A.黄梅戏——湖北 B.豫剧——河南 C.粤剧——广西 D.晋剧——山东
13.川剧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A.成都 B.拉萨 C.合肥 D.太原
【答案】12.B 13.A
【解析】12.由图及所学知识知,黄梅戏所在的行政区在安徽省,A错误;豫是河南省的简称,豫剧主要在河南省,B正确;粤剧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晋剧主要分布在山西省,CD错误。故选B。
13.川剧所在省级行政区是四川省,其行政中心是成都,A正确;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合肥是安徽省的行政中心,太原是山西省的行政中心,BCD排除。故选A。
我国2016年起全面实施“两孩”政策,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下图为我国第5—7次人口普查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从图中看出,我国( )
A.少年儿童比重持续上升 B.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以上人口比重最高
15.2016和2021年,我国分别实施“两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降低人口分布密度
C.提高老年人口比重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答案】14.B 15.A
【解析】14.由图可知,0-14岁人口比重主要先下降后上升,没有持续上升,A错误;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B正确;15-64岁人口比重先上升,后下降,C错误;15-64岁人口比重最高,65岁以上人口比重小,D错误。故选B。
15.结合所学知识,2016和2021年,我国分别实施“两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是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有利于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A正确。该政策不能降低人口分布密度、死亡人口数量,BD错误。实施“两孩”“三孩”人口政策,是为了降低老年人口比重,C错误。故选A。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请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我国疆域描述,正确的是( )
A.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B.跨东西、南北半球,面积广大
C.南北跨度大,南至赤道以南的曾母暗沙 D.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小
17.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大势是( )
A.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远大于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人口增长远高于青藏地区
C.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密集 D.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增长较慢
18.对比2010-2020年山东省和广东省的人口增长差异,山东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做好人才引进及配套保障工作②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吸引农村人进城买房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④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放开三孩”工作落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6.A 17.C 18.C
【解析】16.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A正确;我国全部位于东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B错误;曾母暗沙在赤道以北的4°N左右,C错误;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大,D错误。故选A。
17.根据图示,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远小于南方地区,A错误;西北地区自然增长率为19%,青藏地区自然增长率为22%,西北地区人口增长低于青藏地区,B错误;通过图示,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数量多,密度大,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数量少,密度小,人口增长较快,C正确,D错误。故选C。
18.通过图示可知,山东人口数量多,密度大,人口结构不合理,将面对老龄化问题,因此要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打造人力资源强省,做好人才引进及配套保障工作,促进产业创新发展,①正确;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吸引农村人进城买房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②错误;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培育“银发”经济,③正确;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放开三孩”工作落实,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④正确。故选C。
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读“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和“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9.1951~2021年间( )
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
C.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
20.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 )
A.0-14岁人口占比较小 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较小
C.15-64岁人口占比较小 D.15~64岁人口数与印度相同
21.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国防兵源不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较短缺 D.资源环境压力大
【答案】19.C 20.A 21.D
【解析】19.由图可以看出,1951~2021年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先快后慢,A错误;印度人口持续增长,中国增长速度在后面越来越慢,增长速度不一致,B错误;据图可以看出,印度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数量差异越来越小,C正确,D错误。故选C。
20.由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可以看出,中国0-14岁人口占比17.9%,印度0-14岁人口占比26.1%,中国小于印度,A正确;我国和印度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是13.5%和6.6%,我国大于印度,B错误;我国和印度15-64岁人口占比分别是68.6%和67.3%,我国大于印度,且人口数不同,CD错误。故选A。
21.由图可知,印度人口增长快,青少年人口占比重大,面临的问题是资源环境压力大,D正确;国防兵源不足、老龄化严重和劳动力较短缺是中国面临的问题,排除ABC。故选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下图是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时间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近20年来,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密切相关的国情是( )
A.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B.劳动人口比重升高
C.我国人口总量急剧下降 D.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23.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2.A 23.D
【解析】22.我国建国初期没有制定具体的人口政策,人口自然增长为主,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的速度过快;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实施30多年之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过低,出现了老龄化问题;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速度,政府逐渐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故近20年来,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密切相关的国情是老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的青壮年劳动力比重下降;人口总量还在增加,人口政策调整与人口分布不均无关,故选A。
23.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是要充分考虑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仅仅解决人口快速增长问题,当人口缓慢增长时需要适当鼓励生育,故选D。
我国是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及其传统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少数民族只分布在边疆地区 B.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
C.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各民族均匀分布
25.图中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答案】24.C 25.D
【解析】24.我国各民族分布很不均匀,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汉族集中分布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ABD错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呈现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C正确。故选C。
25.图示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是高架屋,属于干栏式建筑,墙体单薄,门窗开的较大,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有利于通风散热和雨水的排泄,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或放杂物,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该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D正确;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没有高架屋这样的传统民居,AB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我国辽阔的疆域”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下图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
主题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 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
主题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
(5)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A 海。
(6)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 海里。
主题三:行政区划
(7)B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
(8)C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是 ,简称是 。
【答案】(1) 东 北 (2)热 (3)亚欧 (4)960 (5)南 (6)12 (7)哈尔滨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根据所学知识,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所以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处于热带,中国没有极圈穿过,所以没有寒带。
(3)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
(4)根据所学知识,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5)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临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图中A为最南部的南海。
(6)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是我国的领海范围。
(7)读图可知,B为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其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8)读图可知,C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简称是新。
27.2022年4月16日,我国三位航天员完成了长达半年的空间站工作,搭乘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读下图“中国政区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的 国家。
(2)东风着陆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填“鄂尔多斯”或“呼和浩特”),字母A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名称是 (填“青海省”或“甘肃省”)。
(3)字母B代表的海是 (填“渤海"或“东海”),图中注入B的河流是 该河流是中国第二长河。字母C代表的邻国是 (填“韩国”或“朝鲜”),D代表的邻国是 。
【答案】(1) 海陆兼备 (2)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甘肃省
(3) 渤海 黄河 朝鲜 俄罗斯
【详解】(1)我国的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东风着陆场在我国北部中央的省区,省区形状东西向延伸,跨越经度大,为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A省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形似骨头,为甘肃省。
(3)读图可知,B为中国最北方的近海即渤海,通过图中可知,注入B的河流形状有明显的“几”字特征,也是我国第二长河为黄河,C国家紧邻东北地区南部,为朝鲜。D国家在东北北部,为俄罗斯。
28.读我国2000~2021年净增人口示意图(图一)和我国省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分布图(图二),完成下列探究。
(1)2016年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 ,从长远看产生的影响有 。
探究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文明程度)等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分布密度呈现地区差异。
(2)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 。
(3)图二中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有 ,这两省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
探究三:人口政策
从2015年12月的“全面二孩”政策到2021年5月的“全面三孩”政策,我国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
(4)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根本目的是 。
(5)近年来多地政府提倡社会、社区、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责任,请你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1) 慢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劳动人口减少;消费需求减小等
(2)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东多西少)
(3) 山东省、广东省 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4)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
(5)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家庭成员要关爱和孝敬老人等
【解析】(1)由图可知,2016年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慢,从长远看产生的影响有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减少;消费需求减小等。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延迟退休年龄、鼓励生育等。
(2) 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这一分布特点是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长期形成的。
(3)由图可知,图中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是山东省(简称鲁)、广东省(简称粤),两省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有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地形平坦等。
(4)结合所学知识,从2015年12月的“全面二孩”政策到2021年5月的“三孩生育”政策,以应对我国人口出现的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过重,未来可能出现用工不足等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是为了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5) 结合所学知识,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健全法制,像老年人倾斜,关爱身边的老人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0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 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片头。图为“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这句话表明我国(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是一个内陆国
C.河流湖泊数量众多 D.陆地面积广阔
2.“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为我国提供了( )
①充足的水资源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大量的海产品④丰富的油气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与火”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4.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5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 B.
C. D.
斑海豹每年都会从远方洄游到辽东湾,在海冰上栖息产仔,成为一道奇妙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辽东湾位于(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6.斑海豹在辽东湾海冰上产仔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9~10月
7.海冰的生成和消融与季节变化有关。产生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分布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大陆漂移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4年的主题是“新深度唤醒”,旨在让我们唤醒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诺的新深度。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禁止海盐生产,保护海洋生态 B.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增加渔民收入
C.合理实行休渔制度,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D.禁止海上石油开采,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9.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 )
A.草原面积广,畜牧业发展基础好 B.陆地面积辽阔,东西跨度大
C.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D.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
大气本底站是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温室气体和臭氧等大气要素的长期变化进行观测的站点。目前,我国已有7个国家大气本底站(下图)。“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新建多个站点,进一步实现全国观测站点的均衡覆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为实现全国观测站点的均衡覆盖,新建站点应优先选址于( )
①西藏自治区②甘肃省③天津市④广东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建设国家级大气本底站的主要目的是( )
A.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B.减轻火山地震危害
C.精准开展天气预报 D.监测河流水文特征
“小舞台,大智慧”,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百花齐放。读我国部分地方戏曲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地方戏曲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
A.黄梅戏——湖北 B.豫剧——河南 C.粤剧——广西 D.晋剧——山东
13.川剧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A.成都 B.拉萨 C.合肥 D.太原
我国2016年起全面实施“两孩”政策,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下图为我国第5—7次人口普查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从图中看出,我国( )
A.少年儿童比重持续上升 B.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以上人口比重最高
15.2016和2021年,我国分别实施“两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降低人口分布密度
C.提高老年人口比重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请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我国疆域描述,正确的是( )
A.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B.跨东西、南北半球,面积广大
C.南北跨度大,南至赤道以南的曾母暗沙 D.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小
17.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大势是( )
A.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远大于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人口增长远高于青藏地区
C.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密集 D.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增长较慢
18.对比2010-2020年山东省和广东省的人口增长差异,山东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做好人才引进及配套保障工作②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吸引农村人进城买房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④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放开三孩”工作落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读“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和“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9.1951~2021年间( )
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
C.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
20.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 )
A.0-14岁人口占比较小 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较小
C.15-64岁人口占比较小 D.15~64岁人口数与印度相同
21.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国防兵源不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较短缺 D.资源环境压力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下图是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时间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近20年来,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密切相关的国情是( )
A.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B.劳动人口比重升高
C.我国人口总量急剧下降 D.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23.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是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及其传统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少数民族只分布在边疆地区 B.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
C.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各民族均匀分布
25.图中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我国辽阔的疆域”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下图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
主题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 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
主题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
(5)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A 海。
(6)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 海里。
主题三:行政区划
(7)B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
(8)C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是 ,简称是 。
27.2022年4月16日,我国三位航天员完成了长达半年的空间站工作,搭乘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读下图“中国政区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的 国家。
(2)东风着陆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填“鄂尔多斯”或“呼和浩特”),字母A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名称是 (填“青海省”或“甘肃省”)。
(3)字母B代表的海是 (填“渤海"或“东海”),图中注入B的河流是 该河流是中国第二长河。字母C代表的邻国是 (填“韩国”或“朝鲜”),D代表的邻国是 。
28.(23-24八年级上·陕西咸阳·阶段练习)读我国2000~2021年净增人口示意图(图一)和我国省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分布图(图二),完成下列探究。
(1)2016年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 ,从长远看产生的影响有 。
探究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文明程度)等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分布密度呈现地区差异。
(2)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 。
(3)图二中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有 ,这两省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
探究三:人口政策
从2015年12月的“全面二孩”政策到2021年5月的“全面三孩”政策,我国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
(4)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根本目的是 。
(5)近年来多地政府提倡社会、社区、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责任,请你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