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第四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氨气》课件(18张ppt)+教学设计(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临沂第四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氨气》课件(18张ppt)+教学设计(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5-06 16:36:43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氨气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氨是氮元素重要的化合物,是化工工业制铵盐和硝酸的基础,并且通过氨的典型结构、性质和特点,理解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证明理论的学习方法。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方法,初步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理论,但无法把理论的指导作用在化合物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他们已初步掌握了某些基本实验基础技能,且思维活跃,喜欢挖掘问题本质,因此以此为契机,变“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氨的结构、性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
(2)、能力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验探索能力,提高正确认知方法以及联系和区别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对“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的认识。
(4)重点、难点:
重点:氨结构和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引课: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液氨储存罐破裂造成大量氨气泄露,整个厂区被一片白雾笼罩,厂区内寒气逼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令人眼睛刺痛,连呼吸都感到困难。消防员赶到后,马上展开了救援工作…(课件展示图片)
1、物理性质:展示收集好的NH3,对氨气进行直观认识,视频播放喷泉实验。
??2、分析液氨和氨水。从物质、分类、成分(所含微粒种类)、主要性质、存在条件等着手比较,从微粒结构、存在、电性、性质进一步认识这两种微粒。?
3、化学性质:
????①氨与水的反应:由氨的喷泉实验、氨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等实验,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分析氨与水的反应。
?????②氨与酸的反应:学生分组做对比实验
a.浓氨水和浓硫酸??b.浓氨水和浓盐酸?????c.浓氨水和浓硝酸
?????(用玻璃棒蘸取,相互靠近,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③氨的催化氧化:由氮元素的化合价推导氨的还原性、呈现氨与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复习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内容。
④氨气的用途:以性质决定用途为线索,引导学生从氨的性质来推断氨的用途.。
?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氨气泄露的视频
观看
视频播放
物理性质的探究
提问视频中内容和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展示实物,总结物理性质,播放喷泉实验
思考讨论交流总结
PPT展示物理性质
?
多媒体实验
化学性质的探究
利用喷泉实验中溶液变红,引发思考,讨论溶液变红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液氨、氨水和一水合氨的区别、
氨和酸的反应
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氨气的还原性,进而讨论氨气催化氧化制取硝酸的反应链
思考分析讨论
?
?
?
?
分析氨气和氧气反应的得失电子
书写反应方程式
?
?
PPT展示
?
空瓶生烟
氨气的用途
?
?
图片展示
课堂小结
?
?
PPT展示
达标练习
?
?
展示答案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在氨气的喷泉实验中可以探究喷泉实验的原理,通常在教学中会说加入少量的水即可形成喷泉,且喷泉的形成是剧烈的,而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学生的理解可能较为困难。因此设计实验证明。
在氨气氨水和一水合氨的对比教学中,可以添加NH3和NH4+的区别。从物质、分类、成分(所含微粒种类)、主要性质、存在条件等着手比较氨与铵,从微粒结构、存在、电性、性质进一步认识这两种微粒。?
?
课件18张PPT。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液氨储存罐破裂,造成大量氨气泄露,整个厂区被一片白雾笼罩,厂区内寒气逼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令人眼睛刺痛,连呼吸都感到困难。消防员赶到后,马上展开了救援工作……消防员向现场喷洒了大量的水。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2、消防队员应该如何去收集弥漫在大气 中的氨气?3、被困在其中的人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吸入氨气保证安全?【思考】第四章 第四节 氨 硫酸 硝酸(第一课时)氨的性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氨、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通过氨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渗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 ??? 一、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易液化,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作制冷剂)
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700)
(色、味、态、 密度、熔沸点、溶解度)如何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呢?1、物理性质 实验4-8 如图,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现象。液体进入烧瓶,形成喷泉,溶液呈红色?氨的喷泉实验(2)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 (3)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想想看:a.烧瓶干燥;
b.装置的气密性好;
c.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氨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差;实验 空瓶生烟。观察现象。
HCl+NH3=NH4Cl(2)和酸的反应与挥发性酸反应生成白烟
思考:氨气和硝酸、硫酸相遇会有何现象?2、氨的化学性质(1)氨跟水反应——显弱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这个反应叫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生产硝酸原理: 3、氨的用途:(3)化工原料(2)致冷剂无机:生产硝酸、铵盐和纯碱等有机: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和尿素等(1)氮肥二、铵盐物理性质:铵盐都是晶体铵盐都易溶于水铵盐的形成:NH3 + H+=NH4+铵盐化学性质(1)铵盐受热易分解NH4Cl = NH3 ↑ + HCl ↑?(2)铵盐与碱反应NH4NO3 + NaOH = NaNO3 +H2O +NH3 ↑(NH4)2SO4+2NaOH = Na2SO4+2H2O+2NH3 ↑运用:
实验室用来制NH3、用于NH4+的检验反应实质:
NH4++ OH-=NH3↑+H2O△△△小结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现场会寒气逼人?2、消防队员应该如何除去白茫茫的氨气?3、附近居民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 液氨气化吸收热量 喷水,使氨气转化为氨水防化兵在水幕的保护下,一点一点接近氨气罐 用湿毛巾捂住鼻孔呼吸,尽快逃离现场达标练习1.对于氨水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 B.只含有一水合氨分子和水分子 C.只含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 D.含有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D2.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 A.易溶于水  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 C.都是晶体 D.受热分解都产生NH3 D3.下列关于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B、氨水成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
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B4.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根据气体的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知是否确实是
氨气,下列提供的方法中,你认为能帮他检验是否为
氨气的方法是( )
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B、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C、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
D、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AC能力提升:下列组合能形成明显喷泉并充满烧瓶 的是( )AB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