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2课时 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2课时 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27 19:1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2课时
1、能说出其他种群数量的特征。
2、能构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逐个计数法
估算法
适用范围
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黑光灯诱捕法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适用范围
有趋光性的昆虫
适用范围
植物或昆虫卵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
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其他方法
航拍法、红外触发相机、分析粪便、标记声音等
--最准确
思考:根据以上东方白鹳的种群密度,你能确定2014年其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吗?
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呢?
不确定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结构、性别比例



根据资料显示,2006~2013年期间,东方白鹳在繁殖期间分布区的数量调查,东方白鹳数量维持在150~160只。2010年以前有约20%~25%的个体参与了繁殖,2010年后该比例不断增长,至2013年约40%参与繁殖。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二、其他种群数量特征
> 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 如何计算出生率和死亡率?
> 出生率和死亡率如何影响种群 密度?其意义是什么?
请自主阅读教材P3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出生率和死亡率
老鼠一年可生6-8胎,每胎能产仔5-10个,母鼠生长2个月就可生殖
东北豹一年生一胎,通常每胎产仔2~3只,幼豹2~3岁后性成熟
一般来说,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概念: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例如:2023年末我国大陆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稳定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减少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1.出生率和死亡率
2.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 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 即迁入率
迁入
(或迁出)
比值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稳定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减少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这说明我国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比在减少,老龄人口占比在增加,我们应该关注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年龄 1990 2013 2018
0~14 岁 27.69% 16.41% 16.9%
15~64 岁 66.74% 73.92% 71.2%
65 岁及以上 5.57% 9.67% 11.9%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任务1:根据以下数据绘制柱状图
3.年龄结构
(1)概念:
一个种群中 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各年龄期
(2)类型:
A
B
C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图1-3 种群的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
可预测种群密度和数量的变化趋势,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但这种趋势不一定能实现。
——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A属于增长型, C属于衰退型, B属于稳定型。
. 因为一般来说,幼年和成年个体数越多,老年个体数越少,出生率就越高,死亡率就越低,种群数量增长就越快;反之,种群数量增长就越慢,或者种群数量下降。
讨论
1.图中A、 B、 C三种年龄结构的种群 , 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属于 增长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 ,属于衰退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 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属于稳定型?为什么?
【思考.讨论】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
老年个体数
。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A
C
B
3.据统计 , 1990~2013年的24年间 , 我国0~4岁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例由27.69% , 下降到16.41%; 15~64岁人口的比例由66.74%上升到 73.92%; 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由5.57%上升到9.67%。 这说明我国人口 的年龄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讨论
2.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 ,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结构为 衰退型的种群呢?
这说明我国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比在减少,老龄人口占比在增加。我们应该关注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不一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结构,还会受到食物、
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但是这种趋势不一定能实现
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思考:下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分别是什么?
A
B
C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1、增长型的种群是不是意味着种群个体数目多( )
2、一个城市,人口出生率每年下降,说明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衰退型( )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持续升高: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性别比例: 108.5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性别比例: 121.2
(严重偏离世界人口性别比例: 102~107)
对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综合
治理。例如,通过法律禁止“非医学需要
的.胎儿性别鉴定 ”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
选择性人工流产 ”,启动了 “关爱女孩行
动 ”,等等。
与社会的联系
4.性别比例
教材P6.拓展应用2. 2003年,我国颁布法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请简要说明这一规定的意义。
有利于维系性别比例均衡,进而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1)概念:又称(性比),指种群中__________数目的比例。
雌雄个体
雌雄相当型
多见于高等动物
雌多雄少型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雌少雄多型
多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
(2)类型:
——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注意:①雌雄个体是指的是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如工蜂不计算在内;
②并非所有种群都有性别比例,如某些雌雄同株的植物。
雌蛾
雄蛾
雄 蛾
雌 :雄≈ 1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雌:雄> 1)
奇怪,明明很香,
怎么没看到美女啊?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
人工合成的
性外激素
种群出生率下降
性外激素
+、-”分别表示增加、少; “ 、 ”分别表示直接因素、间接因素。
【模型构建】下图表示种群各种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写出各字母代表的含义。
A ,B________ ,C ,D ,E ,F________。
B
F
决定种群消长的速率
种群
密度
E
A
C
决定

退
增长
预测
影响
D
+
+
任务二: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
-
决定
迁入率
出生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结构
迁出率
死亡率
种群
决定
密度
+
迁出率
死亡率
迁入率
出生率
性别比例
决定

退


影响
+
年龄结构
预测
决定种群消长的速率
②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
③年龄结构 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密度 变化趋势
④性别比例 出生率 种群密度
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种群
密度与种群数量呈 。
影响
决定
预测
决定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影响
正相关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种群密度
死亡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结构
预测变化方向
间接影响
迁入率迁出率
直接决定
直接决定
调查方法
影响
出生率
直接 反映
种群数量
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采用估算的方法对其进行调查
B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 .年龄结构仅通过影响种群的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D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2.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图中a、 b、 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有利于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B.渔业生产中通过控制渔网网
目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鱼
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a类型
C.年龄结构为b类型的种群,其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
D.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
结构为c类型
C
D
3.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B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⑤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春运期间,南充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