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课标】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0单元第3节 远离有毒物质(课件+分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新课标】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0单元第3节 远离有毒物质(课件+分层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27 23:31:08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
鲁教版化学(新教材)九年级下册
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
知道重金属盐、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毒品等物质有损人体健康
了解蛋白质的一些重要性质
初步形成关心健康、珍爱生命、远离有毒物质的意识






世界上的物质丰富多彩,有的能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营养,也有一些物质会危害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让那些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我们的身体。
课堂导入
预防重金属盐中毒
一、
除有毒气体、放射性物质和部分有机物外,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物质还有重金属盐及砷化物
探究新知
常量重金属盐中毒
重金属盐(含汞、镉、铅、铬、锰和铜等重金属元素的无机盐)中毒是由于摄入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食物或接触了相应的化学物质所导致的。这些重金属离子与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结合,干扰正常的生化反应,影响细胞功能,甚至破坏细胞结构。
具体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重症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情况。
重金属盐进入人体的途径
重金属盐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人体
大气
饮用水
食物链
不健康食品
观察思考10-2
蛋白质的变性
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 取约 3 mL 鸡蛋清倒入小烧杯中,再加入 15 mL 蒸馏水,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均匀,再将所得液体均分到三支试管中。
2.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醋酸铅溶液、硫酸铜溶液和浓硝酸,观察现象。
3.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约 2 mL 鸡蛋清,再加入约 2 mL 甲醛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滴入几滴醋酸铅溶液
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滴入几滴浓硝酸溶液
滴入几滴甲醛溶液
将鸡蛋清进行加热
用玻璃棒取少量凝结了的鸡蛋清放在酒精灯上灼烧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鸡蛋清变黄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醋酸铅能使蛋白质变性
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
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变性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灼烧后能发出一种特殊气味
蛋白质在受热、浓硝酸、甲醛及重金属盐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结构就会被破坏,生理活性随之消失。因此,摄入重金属盐会引起人体中毒。
(1)若不慎误服重金属盐而中毒,在去医院之前可采取哪些方法来缓解症状?
【问题思考】
(2)医院常用下列手段来杀菌消毒,请解释原因?
积极呕吐,喝牛奶、鸡蛋清等缓解中毒
①煮沸法消毒医疗器械
②注射时用酒精棉球擦皮肤
③紫外线照射病房
不吃变质食物
二、
很多食物在加工和贮存的过程中会受到细菌的污染,特别是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中,食物很容易变质
探究新知
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又称黄曲毒素,是黄曲霉菌属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总称。
黄曲霉素已分离出的黄曲霉毒素及
其衍生物有二十多种,包括B1、B2
、G1、G2、M1等毒素和毒醇,存
在于土壤、动植物等中。它属于一
类致癌物,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
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
菌毒素。
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麦类和谷物等农产品中。它十分耐热,蒸煮不能将其破坏,只有加热到 280 ℃以上才能破坏它。
霉变食物的表面常有灰黄色的霉斑,误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或头晕、昏迷等症状,长期食用可导致癌症等疾病。
防止食品变质、食品中毒的措施
(1)贮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食品变质;
(2)不吃霉变的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远离烟草
三、
香烟的烟雾中含有4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数是有害物质,公认的致癌物质九超过50种
探究新知
尼古丁
尼古丁,俗名烟碱,是烟草的重要成分。
尼古丁会使人上瘾或产生依赖性,重复使用尼古丁也增加心脏速度和升高血压并降低食欲。大剂量的
尼古丁会引起呕吐以及恶心,严重
时人会死亡。烟草中通常会含有尼
古丁。电子烟也含有传统烟草的有
害物质尼古丁。
焦油
烟焦油是指吸烟者使用的烟嘴内积存的一层棕色油腻物,俗称烟油。它是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包括苯并芘、镉、砷、β荼、胺、亚硝胺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等,多种致癌物质和苯酚类、富马酸等促癌物质作用的特
点,虽其量极微,但具有
经常、反复、长期的积累
作用。
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
吸烟者吸烟时吸入的烟气,称为“主流烟”,只占全部烟气的15%,其余的85%是在香烟闲置时所放出,称为“支流烟”,支流烟中含有主流烟中2倍的尼古丁、3倍的焦油刺激物、5倍的一氧化碳和50倍的焦油致癌物。被动吸烟后,会引起癌症、哮喘和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
研究发现,70%的男性肺癌患者死因与吸烟有关,18%的女性患者因吸烟或长期被动吸烟导致肺癌。
拒绝毒品
四、
吸毒可以使人产生抗药性和对毒品的依赖性,即通常所说的“毒瘾”
探究新知
毒品的危害
能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止痛和兴奋作用,吸毒可使人产生抗药性和对毒品的依赖性,即“毒瘾”。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性。
毒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
课堂达标
1. “舌尖上的安全、味蕾上的健康”,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购买包装食品时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B.发霉的花生蒸煮后可食用
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D.用福尔马林保鲜海产品
A
课堂达标
2.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
B.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C.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无害
D.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大
C
3.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亚硝酸钠 B.甲醛
C.葡萄糖 D.黄曲霉素
C
课堂达标
课堂达标
4.人误服重金属盐中毒后,为了减轻毒性,可服用下列物质中的( )
A.水 B.食盐水
C.鸡蛋清 D.肥皂水
C
课堂达标
5.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碘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需大量补充
B.霉变大米、花生等含有黄曲霉素,蒸煮后食用
C.腌制的泡菜虽然含亚硝酸盐,但多吃无妨
D.有的指甲油中含少量的甲醛,青少年尽量少用
D
课堂达标
6.下列有关食品加工方法安全的是( )
A.用工业盐(含NaNO2)来做食品添加剂
B.用塑料颗粒来制作珍珠奶茶中的“珍珠”
C.用工业酒精勾兑水来生产低成本白酒
D.用小苏打来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成分
D
课堂达标
7.化学与健康有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不抽烟、不吸食毒品
B.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C.利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来杀菌消毒
D.每个人每天都应当通过保健品补充各种维生素
D
课堂达标
8.下列对重金属中毒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因浓硝酸中毒,可口服浓氢氧化钠溶液来中和
B.铜盐中毒,可大量口服铁粉进行解毒
C.误服氯化钡溶液,立即喝大量的鲜牛奶或鸡蛋清
D.由于空气污染等原因导致的铅中毒,可口服可溶性钡盐进行解毒
C
课堂达标
9.具备化学知识会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科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包出的粽子色泽艳丽,营养丰富
B.利用高温杀毒的原因是高温能够破坏蛋白质的生理活性
C.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约60% 70%来自糖类,其来源主要是淀粉
D.尼古丁是一种剧毒兴奋剂,会使吸烟者产生依赖,所以我们要拒绝烟草
A
课堂达标
10.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丧失生理功能,危及生命。因此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试根据上述所给知识回答问题。
(1)硫酸铜、硝酸银、硝酸钡、氯化银、硫酸钡中无毒的是 。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人,硫酸钡是造影剂,而误服碳酸钡会引起中毒,其原因是 。
(3)若碳酸钡中毒,下列方案可作为最佳解毒措施的是 (填序号)。
A.多饮糖水 B.饮用食盐水 C.饮用泻药 D.多饮鲜牛奶
(4)在农业上,可以用硫酸铜配制的波尔多液来消灭害虫,原因是 。
氯化银硫酸钡
碳酸钡与胃酸反应生成钡离子,会使蛋白质变性,引起中毒
CD
波尔多液有硫酸铜,硫酸铜为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喷洒到害虫身体上,使害虫身体上的蛋白质变性,丧失生理功能,最终死亡
知识总结
1.预防重金属盐中毒
(1)含汞、镉、铅、铬、锰和铜等重金属元素的无机盐对人体有害。
(2)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物质,结构会被破坏
2.不吃变质食物
黄曲霉素是毒性最强霉菌毒素;不吃变质食品
3.远离烟草
尼古丁、焦油;被动吸烟;吸烟有害健康
4.拒绝毒品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毒品万万试不得/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化学学科
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
1.依据:“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 用福尔马林溶液保鲜食品 B. 在猪饲料中加入瘦肉精
C. 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 D. 制作面包时,加入少量小苏打
2.化学与健康有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利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来杀菌消毒 B.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C.每个人每天都应当通过保健品补充各种维生素 D.不抽烟、不吸食毒品
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B. 煤气泄漏时打开排气扇
C.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4.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B.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废气排放
C.不吸烟,不沾染毒品 D.霉变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
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C.菠菜中的铁可以预防贫血 D.霉变大米高温蒸煮后即可食用
6.下列做法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是
A.长期食用含亚硝酸钠的腌渍食品 B.在焙制面包时添加小苏打
C.用甲醛浸泡食材保鲜 D.可服用维生素C预防坏血病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
C.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
D.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
8.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B. 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D.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要吸烟
9.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下列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出门不佩戴口罩
1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A.人体缺铁元素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B.远离烟草,拒绝毒品
C.为补充营养,青少年应多食用补品 D.适量使用食醋做调味品
11.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
B.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C.发霉的大米清洗后煮熟食用
D.为了防止缺锌大量服用含锌保健品
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B.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确保长期食用
C.酱油中加入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D.如果人体内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13.生活由处处有化学,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吸烟有害健康,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______。
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耐,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______调味品来止痒。
某食品包中的白色干燥剂是 ______写俗称,其干燥的原理为 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4.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 ①一氧化碳 ②盐酸 ③石墨 ④熟石灰 ⑤金刚石 ⑥干冰.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______ ;
(2)可用来裁玻璃的是 ______ ;
(3)可作干电池中电极的是 ______ ;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______ ;
(5)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______ ;
(6)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中毒的气体是 ______ 。
15.阅读下面资料。
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我们的生活中,就像空气一样普遍。蔬菜中一般都含有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是茎叶类蔬菜,其次是根茎类蔬菜,然后是瓜类蔬菜,它们在煮熟后如果久置,硝酸盐就会分解为亚硝酸盐。大剂量的亚硝酸盐能够将人体内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即产生亚硝酸盐中毒。
为了测定煮熟后的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研究人员选用白菜进行测定。实验1的温度为20℃,实验2的温度为13℃,实验中分别取放置2、4、6、8、10、12、24小时的熟白菜汁3滴, 滴入1滴稀硫酸,再滴入2滴0.03%的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表示含有亚硝酸盐。实验记录见下表,依据文章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h 2 4 6 8 10 12 24
实验1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由稍褪色到褪色且速率 逐渐加快
实验2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褪色且速率加快
(1)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 。
(2)亚硝酸盐使人体中毒的原因: 。
(3)下列有关亚硝酸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煮熟的蔬菜中硝酸盐会逐渐分解为亚硝酸盐
B.温度越低,熟蔬菜中亚硝酸盐产生的速率越快
C.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产生亚硝胺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4)根据实验现象,你对一次吃不完的熟蔬菜的处理建议是:① ;② 。
1.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O2 B.N2 C.CO D.CO2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A.食用无公害蔬菜
B.远离烟草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拒绝毒品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烧碳取暖,为了更暖和,把门窗关好
B.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C.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堆放易爆物的仓库门窗应关死,不能通风
D.温室效应加剧,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4.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5.化学与生活、健康、安全和环境等领域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化学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归纳中,全部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①保存动物标本--甲醛溶液浸泡②防止食品受潮--浓硫酸作干燥剂
B.化学与健康:①加碘食盐--预防甲状腺肿大②含氟牙膏--预防龋齿
C.化学与安全:①重金属盐中毒--喝鲜牛奶解毒②煤气泄漏--开排气扇通风
D.化学与环境:①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②包装食品--可用聚氯乙烯塑料
6.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关闭门窗在室内用炭火取暖
B.不慎碰倒酒精灯在实验台上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室内发生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身子沿安全通道逃生
D.用蜡烛照明检查燃气是否泄漏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米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B.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C.微量元素对人体作用十分重要,必须大量服用
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进行焚烧处理
8.化学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使粽叶变得鲜绿
B.食品添加剂都对健康有害,应禁止使用
C.误食重金属盐,可以喝大量的鲜榨果汁解毒
D.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
9.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含有OH-),主要有毒离子为Ba2+,若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Cu2+和SO B.Cu2+和Cl-
C.K+和SO D.Ag+和NO
10.重金属的毒性主要是由它与人体内酶的─SH(分子中的一部分)结合而产生的。误食重金属后,可尽快喝适量牛奶或鸡蛋清解毒。牛奶和鸡蛋清富含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11.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A.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B.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
12.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
A.A B.B C.C D.D
13.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甲醇勾兑饮用酒可以获得更多利润
B.用二氧化硫熏蒸馒头,使它更白
C.发芽的马铃薯可以食用
D.做糕点时加入适量的小苏打,使它更松软
1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豆浆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们喜爱的饮品之一。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C、烟酸和铁、钙等矿物质,其中钙的含量比其他乳类还要丰富。
①豆浆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②豆浆机即需即制的优点给生活带来很大方便,豆浆制作完成,还可用随机附件﹣﹣滤网去除豆浆中的渣滓,使口感更好,该设计利用的操作原理是   。
③黄豆中含有的皂角素能引起人们恶心、呕畦和消化不良,因此,喝不熟豆浆对人体有害。但豆浆经烧熟煮透后,其中的有害物质即被破坏,这个过程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④小明同学通过化学课知道,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氯化钡等)可通过喝大量豆浆的方法解毒。你认为下列   饮品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填序号)a牛奶 b果汁 c蛋清 d矿泉水 e食盐水
⑤市售的豆奶粉中含有极微量很细的还原铁粉,食用这样的麦片后,铁在胃里溶解的原因是   。
(2)如图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烧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填标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20.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最新研究表明,烟民戒烟越早,患心脏病的几率越小。
(1)香烟的烟气所含有毒物质中,最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填化学式)   。
(2)已知尼古丁燃烧的生成物中有CO2和H2O,则可推知尼古丁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
(3)与CO所含元素完全相同的某种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时会加剧“温室效应”,这种气体是   。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将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   ,则为该气体。
(4)为了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我们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所谓“低碳”就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化学学科
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
1.依据:“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 用福尔马林溶液保鲜食品 B. 在猪饲料中加入瘦肉精
C. 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 D. 制作面包时,加入少量小苏打
【答案】D
【解析】A、福尔马林中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降低了食品的质量,而且对人体有害,错误;
B、廋肉精对人体有害,不能在猪饲料中加入瘦肉精,错误;
C、工业酒精含有甲醇有毒物质,用它勾兑酒精,饮用少量可能导致失明,大量饮用会致人死亡,错误。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无毒且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受热膨胀使面松软多孔,使面包变得松软和香甜,正确。
2.化学与健康有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利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来杀菌消毒 B.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C.每个人每天都应当通过保健品补充各种维生素 D.不抽烟、不吸食毒品
【答案】C
【解析】A、蛋白质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作用下会发生变性,所以可用上述方法来杀菌消毒,正确;
B、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可能发生了霉变,产生了霉菌毒素,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正确;
C、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要补充维生素可以多食用蔬菜和水果,错误;
D、吸烟危害人体健康,毒品对体健康的危害更大,所以不抽烟、不吸食毒品,正确。
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B. 煤气泄漏时打开排气扇
C.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答案】A
【解析】A、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为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故要严禁烟火,正确;
B、燃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错误;
C、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错误;
D、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
4.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B.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废气排放
C.不吸烟,不沾染毒品 D.霉变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
【答案】D
【解析】A、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有利于人体健康,正确;
B、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废气排放,能保护环境,从而有利于人体健康,正确;
C、不吸烟,不沾染毒品,有利于人体健康,正确;
D、霉变大米煮熟后不可以食用,含有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错误。
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C.菠菜中的铁可以预防贫血 D.霉变大米高温蒸煮后即可食用
【答案】D
【解析】A、硬水软化的方法有:煮沸、蒸馏,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正确;
B、氢氧化铝与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所以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正确;
C、缺铁容易使人贫血,菠菜中的铁可以预防贫血,正确;
D、霉变大米中含有致癌物,高温蒸煮后也不可食用,错误。
6.下列做法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是
A.长期食用含亚硝酸钠的腌渍食品 B.在焙制面包时添加小苏打
C.用甲醛浸泡食材保鲜 D.可服用维生素C预防坏血病
【答案】B
【解析】A、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错误;
B、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膨胀使面包疏松多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
C、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失去生理功能, 错误;
D、预防坏血病可以服用维生素C,错误。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
C.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
D.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
【答案】B
【解析】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正确;
B、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错误;
C、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有毒,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正确;
D、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没有气味,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正确。
8.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B. 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D.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要吸烟
【答案】C
【解析】A、蛋白质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作用下会发生变性,所以可用上述方法来杀菌消毒,正确;
B、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可能发生了霉变,产生了霉菌毒素,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正确;
C、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要补充维生素可以多食用蔬菜和水果,错误;
D、吸烟危害人体健康,毒品对体健康的危害更大,所以不抽烟、不吸食毒品,正确。
9.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下列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出门不佩戴口罩
【答案】C
【解析】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并不是越浓越好,如消毒酒精的浓度为75%时效果最好,错误;
B、吸烟、喝酒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正确;
D、出门要佩戴口罩可以减少感染,错误。
1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A.人体缺铁元素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B.远离烟草,拒绝毒品
C.为补充营养,青少年应多食用补品 D.适量使用食醋做调味品
【答案】C
【解析】A、人体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正确;
B、毒品严重危害自身身心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几百种有毒物质,故应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烟草,正确;
C、补品有增强人体营养的作用,但是要适量食用,错误;
D、适量使用食醋做调味品,正确。
11.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
B.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C.发霉的大米清洗后煮熟食用
D.为了防止缺锌大量服用含锌保健品
【答案】B
【解析】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制糖工业可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正确;
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清洗后煮熟也不能食用,错误;
D、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摄入不足或过多均不利于人体健康,不能大量服用含锌保健品,错误。
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B.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确保长期食用
C.酱油中加入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D.如果人体内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答案】B
【解析】A、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正确;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所以不能食用用甲醛浸泡的食物,错误;
C、人体缺铁易患贫血,所以酱油中加入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正确;
D、如果人体内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正确。
13.生活由处处有化学,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吸烟有害健康,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______。
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耐,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______调味品来止痒。
某食品包中的白色干燥剂是 ______写俗称,其干燥的原理为 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一氧化碳 食醋 生石灰
【解析】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一氧化碳是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可用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 ①一氧化碳 ②盐酸 ③石墨 ④熟石灰 ⑤金刚石 ⑥干冰.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______ ;
(2)可用来裁玻璃的是 ______ ;
(3)可作干电池中电极的是 ______ ;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______ ;
(5)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______ ;
(6)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中毒的气体是 ______ 。
【答案】(1)⑥ (2)⑤ (3)③ (4)② (5)④ (6)①
【解析】(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干冰;
(2)可用来裁玻璃的是金刚石;
(3)可作干电池中电极的是石墨;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盐酸;
(5)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熟石灰;
(6)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15.阅读下面资料。
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我们的生活中,就像空气一样普遍。蔬菜中一般都含有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是茎叶类蔬菜,其次是根茎类蔬菜,然后是瓜类蔬菜,它们在煮熟后如果久置,硝酸盐就会分解为亚硝酸盐。大剂量的亚硝酸盐能够将人体内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即产生亚硝酸盐中毒。
为了测定煮熟后的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研究人员选用白菜进行测定。实验1的温度为20℃,实验2的温度为13℃,实验中分别取放置2、4、6、8、10、12、24小时的熟白菜汁3滴, 滴入1滴稀硫酸,再滴入2滴0.03%的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表示含有亚硝酸盐。实验记录见下表,依据文章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h 2 4 6 8 10 12 24
实验1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由稍褪色到褪色且速率 逐渐加快
实验2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褪色且速率加快
(1)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 。
(2)亚硝酸盐使人体中毒的原因: 。
(3)下列有关亚硝酸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煮熟的蔬菜中硝酸盐会逐渐分解为亚硝酸盐
B.温度越低,熟蔬菜中亚硝酸盐产生的速率越快
C.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产生亚硝胺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4)根据实验现象,你对一次吃不完的熟蔬菜的处理建议是:① ;② 。
【答案】(1)高锰酸钾 (2)亚硝酸盐能够将人体内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 (3)AC (4)低温贮存 尽早食用
【解析】(1)高锰酸钾溶液是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溶质是高锰酸钾;
(2)亚硝酸盐能够将人体内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
(3)A、蔬菜中一般都含有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是茎叶类蔬菜,其次是根茎类蔬菜,然后是瓜类蔬菜,它们在煮熟后如果久置,硝酸盐就会分解为亚硝酸盐,正确;
B、有实验记录分析可知,温度越高,熟蔬菜中亚硝酸盐产生的速率越快,错误;
C、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产生亚硝胺,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正确;
(4)温度越高,熟蔬菜中亚硝酸盐产生的速率越快,时间越久,产生的亚硝酸盐越多,所以,应该低温贮存,尽早食用。
1.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O2 B.N2 C.CO D.CO2
【答案】C
【解析】A、O2可以供给人体呼吸,不是有毒气体,错误;
B、N2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有毒气体,错误;
C、CO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正确;
D、CO2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是有毒气体,错误。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A.食用无公害蔬菜
B.远离烟草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拒绝毒品
【答案】C
【解析】A、无公害蔬菜是指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也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食用无公害蔬菜有利于身体健康,正确;
B、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危害身体健康,要远离烟草,正确;
C、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铅、镉等重金属,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土壤和水体,错误;
D、毒品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感,严重危害身心健康,要拒绝毒品,正确。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烧碳取暖,为了更暖和,把门窗关好
B.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C.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堆放易爆物的仓库门窗应关死,不能通风
D.温室效应加剧,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D
【解析】A、冬天烧碳取暖,不能把门窗关好,以防氧气不足造成碳不完全燃烧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错误;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错误;
C、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堆放易爆物的仓库门窗要定期通风,错误;
D、温室效应加剧,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正确。
4.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答案】A
【解析】A、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
B、CO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错误;
C、CO2可用于灭火;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错误;
D、CO2会导致温室效应,CO会引起中毒,错误。
5.化学与生活、健康、安全和环境等领域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化学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归纳中,全部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①保存动物标本--甲醛溶液浸泡②防止食品受潮--浓硫酸作干燥剂
B.化学与健康:①加碘食盐--预防甲状腺肿大②含氟牙膏--预防龋齿
C.化学与安全:①重金属盐中毒--喝鲜牛奶解毒②煤气泄漏--开排气扇通风
D.化学与环境:①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②包装食品--可用聚氯乙烯塑料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作干燥剂,错误;
B、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正确;
C、煤气泄漏与空气混合,开排气扇通风时产生的电火花会引燃煤气而发生爆炸,错误;
D、聚氯乙烯塑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不能包装食品,错误。
6.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关闭门窗在室内用炭火取暖
B.不慎碰倒酒精灯在实验台上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室内发生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身子沿安全通道逃生
D.用蜡烛照明检查燃气是否泄漏
【答案】B
【解析】A、关闭门窗在室内用炭火取暖,容易产生一氧化碳,造成煤气中毒,错误;
B、不慎碰倒酒精灯在实验台上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浇灭,错误;
C、室内发生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身子沿安全通道逃生,正确;
D、不能用蜡烛照明检查燃气是否泄漏,因为一旦泄露会引起爆炸,错误。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米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B.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C.微量元素对人体作用十分重要,必须大量服用
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进行焚烧处理
【答案】B
【解析】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可致癌,故霉变大米经淘洗后也不能食用,错误;
B、水果蔬菜中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吃水果和蔬菜可补充维生素,正确;
C、微量元素对人体作用十分重要,但不能大量服用,错误;
D、将废旧塑料袋进行焚烧处理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
8.化学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使粽叶变得鲜绿
B.食品添加剂都对健康有害,应禁止使用
C.误食重金属盐,可以喝大量的鲜榨果汁解毒
D.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
【答案】D
【解析】A、碳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能破坏人体内的蛋白质,所以不能用碳酸铜溶液浸泡粽叶,错误;
B、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在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般认为对人体无害,错误;
C、重金属盐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它失去生理活性,误食重金属盐后,可立即喝大量能提供蛋白质的物质,如牛奶、蛋清等;鲜榨果汁富含维生素,而不含蛋白质,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饮食中缺碘易得甲状腺增生肿大,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正确。
9.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含有OH-),主要有毒离子为Ba2+,若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Cu2+和SO B.Cu2+和Cl-
C.K+和SO D.Ag+和NO
【答案】A
【解析】A、铜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有毒,又会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钡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会与硫酸根离子结合为沉淀,毒性会减轻,正确;
B、氯离子和钡离子不会转化为沉淀,毒性不会减轻,错误;
C、钾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有毒,且不会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为沉淀,毒性不会减轻,错误;
D、钡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有毒,且不会与硝酸根离子结合为沉淀,毒性不会减轻,错误。
10.重金属的毒性主要是由它与人体内酶的─SH(分子中的一部分)结合而产生的。误食重金属后,可尽快喝适量牛奶或鸡蛋清解毒。牛奶和鸡蛋清富含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答案】A
【解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甲醛、重金属盐等化学物质时,结构就会被破坏,失去生理活性。人一旦误食重金属盐,就要立即大量服食牛奶、蛋清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11.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A.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B.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
【答案】D
【解析】A、甲醛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不能用于保存水产品,错误;
B、亚硝酸钠有剧毒,加工火腿肠时不能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错误;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会造成农药残留,错误;
D、食醋具有酸味,拌凉菜时可加少许食醋调味,正确。
12.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防止触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而不是用水浇灭,错误;
B、吸食毒品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应拒绝吸食毒品,正确;
C、霉变的大米产生了黄曲霉素,煮熟后仍然不能杀死黄曲霉毒素,因此不能食用,错误;
D、加油站内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的可燃性的气体,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应该杜绝一切明火,错误。
13.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甲醇勾兑饮用酒可以获得更多利润
B.用二氧化硫熏蒸馒头,使它更白
C.发芽的马铃薯可以食用
D.做糕点时加入适量的小苏打,使它更松软
【答案】D
【解析】A、甲醇会使人双目失明,不能用甲醇勾兄饮用酒,错误;
B、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用二氧化硫熏蒸馒头,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
C、发芽的马铃薯会产生毒素,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用来焙制糕点,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
1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豆浆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们喜爱的饮品之一。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C、烟酸和铁、钙等矿物质,其中钙的含量比其他乳类还要丰富。
①豆浆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②豆浆机即需即制的优点给生活带来很大方便,豆浆制作完成,还可用随机附件﹣﹣滤网去除豆浆中的渣滓,使口感更好,该设计利用的操作原理是   。
③黄豆中含有的皂角素能引起人们恶心、呕畦和消化不良,因此,喝不熟豆浆对人体有害。但豆浆经烧熟煮透后,其中的有害物质即被破坏,这个过程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④小明同学通过化学课知道,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氯化钡等)可通过喝大量豆浆的方法解毒。你认为下列   饮品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填序号)a牛奶 b果汁 c蛋清 d矿泉水 e食盐水
⑤市售的豆奶粉中含有极微量很细的还原铁粉,食用这样的麦片后,铁在胃里溶解的原因是   。
(2)如图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烧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填标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答案】(1)①蛋白质、维生素 ②过滤 ③化学 ④ac ⑤铁与胃酸中的盐酸发生反应 (2)B
【解析】(1)①由课本知识可知:豆类食物中植物蛋白、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C含量比较丰富;
②利用滤网的网眼的大小将豆浆中较大的蛋白质颗粒(即滤渣)跟较小的蛋白质颗粒(即豆浆)分离。这种方法属于过滤;
③豆浆在烧煮过程中将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变成没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没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不同于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新物质,因此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④豆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牛奶、蛋清中也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因此这两种饮品也能达到解除重金属盐所造成的中毒;
⑤市售的豆奶粉中含有极微量很细的还原铁粉,食用这样的麦片后,铁在胃里溶解的原因是铁与胃酸中的盐酸发生反应;
(2)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烧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20.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最新研究表明,烟民戒烟越早,患心脏病的几率越小。
(1)香烟的烟气所含有毒物质中,最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填化学式)   。
(2)已知尼古丁燃烧的生成物中有CO2和H2O,则可推知尼古丁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
(3)与CO所含元素完全相同的某种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时会加剧“温室效应”,这种气体是   。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将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   ,则为该气体。
(4)为了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我们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所谓“低碳”就是   。
【答案】(1)CO (2)C、H (3)CO2 变浑浊 (4)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解析】(1)香烟的烟气所含有毒物质中,最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一氧化碳;
(2)已知尼古丁燃烧的生成物中有CO2和H2O,则可推知尼古丁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元素和氧元素,即C、H;
(3)与CO所含元素完全相同的某种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时会加剧“温室效应”,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将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为该气体;
(4)“低碳”就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