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单元主题:诗歌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肥皂泡》
还记得这篇课文吗?
作者是谁?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繁星》是她的第一部诗集,由164首短诗组成,《春水》是它的姊妹篇。
9.短诗三首
自由朗读三首短诗,读准字音,注意节奏;体会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找到韵脚,体会诗歌的韵味。
“啊”会变音,读的时候要将前一个字韵母中的最后一个字母变成声母,与“a”相拼。
繁星 (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màn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guāng
xiāng
xiǎng
ya
tāo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na
读着读着,你感受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
韵律自由
不拘
格式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思考:这三首短诗分别描绘了哪些事物?
繁星 漫灭 消灭 藤萝 藤萝 膝盖 波涛 躲避
繁华 浪漫 灭亡 藤条 萝卜 膝下 涛声 闪躲
听老师来读这首短诗,你来思考:“这些事”是哪些事呢?
你来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
“漫灭”一词在生活中不常用到,你知道它在诗中的意思吗?
磨灭
天上有一轮( )的明月。
( )洒在小园中。
藤萝( ),树影( ),
空气中还散发着藤萝花的( )。
母亲坐在藤萝树下的( )上,我坐在母亲的( )。
想象: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
小时候每到夏夜,母亲总抱着我在小园中乘凉,望着天上的明月,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如水的月光,倾洒在茂密的绿藤萝叶子上,晚风吹来,那叶子微微抖动着就像我的手掌不停地抚摸着母亲带着清香的秀发,慢慢地我在母亲的膝上睡着了……
看到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多么甜美温馨的画面!回忆的思绪是那样的绵长,对母亲的依恋是那样的深沉——谁愿意把这样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和对母爱的赞颂。
一轮明月,
一座小园。
藤萝叶下,
树影婆娑。
听,笑语盈盈,
看,那是母亲和我。
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三首诗中,还有哪一首也在表达诗人对母亲的爱?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苦难
这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母亲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
1921年,经历人生风雨的冰心出版了她人生的第一本诗集《繁星》,她把对母亲的爱写在这首诗中, 母亲啊……
比喻
依恋母亲的怀抱
拟人
繁星(一三一),诗人在表达什么呢?
对大海的喜爱和赞美
冰心的父亲是一位海军军官。三四岁的时候,冰心随父母迁居到烟台,住在海边的房子里,她经常到父亲的军舰上参观,渴望自己也成为一名“小军人”。她最爱坐在台阶上凝视浩瀚的大海。她的玩伴不是洋娃娃,她的游戏不是跳皮筋。早晨阳光如金子般洒在海面上,夜里大海轻轻为她唱起歌谣。她向大海倾诉心事与烦忧,她与大海分享快乐与忧愁。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诗人为何对大海爱得如此深沉而热烈。
“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
——摘自冰心《绿的歌》
有感情地再读一读,思考这几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反问
排比
同学们,冰心的诗中,不仅有浓浓的母爱,还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己童年生活、成长的回望。
如果打开诗集《繁星 春水》继续走进冰心爱的世界,你一定会收获更多。
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让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
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喜欢的现代诗。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些清楚作者和出处。
活动提示(课后题)
1.搜集诗歌
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
按年代、作者、表达情感等归类
语言运用 内容 情感
朗诵表演 展示诗集 原创诗作
2.整理诗歌
3.欣赏诗歌
4.朗诵诗歌
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读一读,注意画线的部分,再仿照写一写。
仿写练习
繁星 (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星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
。
繁星的月下
茉莉的花香
奶奶的蒲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