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1古诗三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稚子弄冰
杨万里
了解作者
杨万里
(1127—1206年),字廷秀,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稚子弄冰
玩
幼小的孩子
解题:幼小的孩子玩冰。
解读诗题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初读古诗
dàng
zhēnɡ
qìnɡ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
/
/
/
/
/
/
/
初读古诗
dàng
zhēnɡ
qìnɡ
再读古诗,读好节奏。
我会认
稚
zhì
释义:
1.幼小。2.小儿。
幼稚
稚气
四横
学习字词
我会写
晓
xiǎo
释义:
1.天刚亮的时候。2.知道。3.使人知道。4.明白。
破晓
通晓
不要多加一点
学习字词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除了冰之外,还写到了哪几种事物?
学习字词
这几种事物中?哪些你很陌生?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学习字词
一般指铜盆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此处的“玻璃”指的是我们熟悉的窗户上的玻璃吗?
古代常指一种玉石。
学习字词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读古诗,想象画面,思考这些事物和冰的关系。
学习提示
理解诗意
稚子金盆脱晓冰
①稚子: ②金盆:
③脱:
幼小的孩子
一般指铜盆
使…脱离,指把冰从盆里取出
理解诗意
稚子金盆脱晓冰,
诗意: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
脱离,取出。
清晨。
什么温度水才能结成冰?
零度以下,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
理解诗意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理解诗意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
取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诗意: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
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
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童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理解诗意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理解诗意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
穿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将铜盘中的冰取出来,用彩色的线穿起来当钲来敲。
点明时间
交流讨论
敲成玉磬穿林响,
诗意: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
这句话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这句详细描写儿童提着银锣似的冰块玩耍的情景。说他手提“银锣”在树林里边敲边跑,“银锣”发出玉磬般美妙的乐声。无疑,这声音清脆悦耳,传得很远。“穿”字,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意思,也有声音的传播。诗句将儿童得到“银锣”,兴高采烈的情态传神地描绘出来,让人想见他那狂喜的身影。
理解诗意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理解诗意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
敲冰
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意: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玉石摔碎般的声音。
落在地上摔碎。
这最后一句,意外,又合情理。沉甸甸的冰块,用丝线提着,掉下是很自然的冬天地面冻得很硬,冰块又硬又脆,落地摔碎也很容易。但儿童不考虑这些,只顾高兴地跑呀,敲呀,结果摔碎了。活画出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而且情趣横生,余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理解诗意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理解诗意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
冰碎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①磬:
②玻璃:
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古代常指一种玉石。
轻轻敲打,就像敲打玉磬,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忽而冰块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
理解诗意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想象画面
稚子是怎么玩冰的?再读诗,圈出相关动词。
脱晓冰
穿彩丝
敲玉磬
碎晓冰
从这几个动词中,你感受到了儿童怎样的情绪变化?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想象画面
脱晓冰
穿彩丝
敲玉磬
碎晓冰
想象孩子玩冰的画面,从这几个动词中,你体会到了孩子的心情都有哪些变化 ?
“脱晓冰”时满心欣喜,
“彩丝穿取”时小心翼翼,
敲冰块时十分得意,
冰块碎地时则是万分懊恼。
从情绪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想象画面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我仿佛看到……,
(听到……)
我感受到了……
天真烂漫
活泼可爱
自得其乐
体会诗情
《稚子弄冰》中的“稚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天真幼稚
调皮可爱
体会诗情
悟诗情
这首诗描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情景,表现了孩童的天真活泼、聪明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多么调皮的孩子,他从铜盆里把冰取出来——
多么聪明的孩子,他用彩色的线把冰块穿起来当作银锣来敲——
多么快乐的孩子,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真好听——
多么沮丧的孩子,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美玉摔碎的破裂声——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有感情朗读
动作 神态 语言 心理
古诗改写
再读这首诗,结合课文插图,根据诗句想象孩子玩冰的过程,把想象到的画面编成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抓住孩子的动作和神态,讲出孩子的心情变化。
古诗改写
冬日的早晨,天蒙蒙亮,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我迫不及待地跑出屋,看到院子里金色的盆里结了厚厚的冰,亮晶晶的。我心里顿时美极了,今天可以玩冰了哩!我马上叫来小伙伴,用力地把盆倒扣过来,轻轻敲打,冰块“哧溜”一声滑了出来。我们激动得欢呼起来:“成了!成了!”我们用石块小心翼翼地在冰块上凿了一个洞,穿上五彩的丝线,提在手中。“银钲”发出的声音特别清脆,“叮咚叮咚”,和着我们的笑声,汇成了一首动听的乐曲…
作业布置
1.背默古诗
2.把古诗变成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