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惠泽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开学考试(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惠泽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开学考试(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7 20:2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期初测试
物理学科试题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3道小题,共4页。全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金属勺
B.陶瓷碗
C,玻璃杯
D.橡胶垫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核能
C.天然气
D.太阳能
3.冬天打开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杯盖,杯口处出现“白雾”,形成“白雾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4.“闻其声知其人”依据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5,小孔成像现象最早被《墨经》记载。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立竿见影
D.海市蜃楼
6.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用湿手按开关
B.检修电路前断开总开关
C.雷雨天在大树下躲雨
D.同一插线板上同时插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T
如图所示,一只鱼魔发现河面上的鱼,沿虚线斜向下匀速俯冲,此过程中,空气对鱼
鹰作用力的方向可能是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与运动方向相同
D.与运动方向相反
8.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B.减速进站的动车
C.騰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9.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个重为18Q的物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00N,10s
内物体被匀速提升2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4m
B动滑轮的重力为120N
C.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拉力F功率为36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4R/但
00
00
00
50
V406080100120ve
G
(b)
第7题图
第9题图
第19题图
10.
如图a是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反映温度变化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U=4.5V
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300的定值电阻,R,是热敏电阻,其电
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若闭合开关S,则
A,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是1502
B,电压表V示数越小,环境温度越高
C.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1,5V
D,此电路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为60℃
第1页共4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空1分,每图1分,23(4)3分,共50分)
11、如图所示是一个简化的玩具电动车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1,
电动车运动,将电能主要转化为能;再闭合开关S2,
小灯泡L发光,电路的总功率
。小灯泡工和电动
机M的连接方式是
联。
第11题图
12、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飞船升空时,以地球为参照
物,飞船是的。飞船进入太空后,航天员携带物品的质量
在空间
站内航天员利用
与地面传递信息。
13.花园里百花争艳,人在远处就能闻到花香,这是
现象;荷叶上相距很近的两
滴水珠,会自动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天然气热值
为4×107m3,完全燃烧0.2m3的天然气所释放的热量为」
J。
14.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则他受到的重力是
N,若两脚与地
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是
Pa。(g=l0N/kg)
15.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实验中:
(1)选用
(选填“平面镜”或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时应在
(选填“甲或“乙”)侧观察蜡烛A所成的像:
(3)当蜡烛A远离反射面时,其像的大小
0
30
t/min

图2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小强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
热器、烧杯、温度计,分别给初温相同的A、B两种物质加热,实验装置如图1甲、
乙所示。
(1)小强给
相同和初温相同的A、B两种物质加热,在实验中通过比较
来判断两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2)小强利用所测数据绘制了图2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选填“A”
或“B”)种物质的吸热本领更强。
17.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观察小车沿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棉布
木板
第17题图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
相同;
(2)可以看到小车沿木板表团滑行的距离最长,是因为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填“大”或小”);
(3)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进而推理得出:假如小车
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运动。
第2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