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7 21:3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同学们,在我们的眼中,“爱”是什么样子的呢?“爱”又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其实,爱就在我们的身边。
第二单元的学习,我们将围绕“关爱”徐徐展开,这一单元中,有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爱,有家人间的关爱,还有对劳动者及劳动成果的尊重与珍惜。“关爱”是丰富的,是温暖的。接下来就让我们化身“爱的使者”,一起跟随课文的脚步,去发现爱、传递爱吧!
关爱
二单元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5
雷锋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962年8月15日在辽宁抚顺市望花区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雷锋牺牲后,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为了纪念他,我们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习雷锋纪念日。
1.借助拼音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圈生字。
3.标小节序号。
1
2
3
4
5
曾 蒙 泞 顺 迈 踏 荆
cénɡ
jīnɡ
ménɡ
nìnɡ
shùn
mài


bàn
yíng


xiàn
棘 瓣 莹 觅 需 献
雷锋 昨夜 冒险 留下 弯曲
背包 洒下 温暖 不曾 蒙蒙
泥泞 顺利 年迈 踩踏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献给
雷锋 昨夜 冒险 留下 弯曲
背包 洒下 温暖 不曾 蒙蒙
泥泞 顺利 年迈 踩踏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献给
cénɡ
ménɡ
nìnɡ
shùn
mài

jīnɡ jí
bàn
yínɡ


xiàn

céng
zēng
曾经 不曾
曾孙
表示“曾经,从前经历过”时,读cénɡ,如,曾经、曾几何时。
用来指与自己中间隔着两代的亲属”时,读zēnɡ,如,曾祖、曾孙。
姓曾
蒙蒙细雨
雾蒙蒙
méng

晶莹
绿莹莹
yíng



迈步 年迈
踩踏 踏步
mài



形声字识记
加一加
川+页=顺
雨+而=需
南+犬=献

氵表义,宁表声。地面因有水而成为泥浆。
辛+瓜+辛=瓣
爫+见=觅
nìnɡ
曾 蒙 泞 顺
迈 踏 荆 棘
瓣 莹 觅 需

轻声读课文,说说课文有什么特点。




1
2
3
4
5
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在句子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后面是逗号,要读得沉稳一点,第二次后面是问号,语气上扬,要读出急切的心情。
1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蒙蒙的细雨”是怎样的雨?“泥泞的路”是怎样的路呢?
2
1961年的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雷锋抱着迷路的孩子在坑坑洼洼、泥泞湿滑的小路上艰难地行走着,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送孩子回家的路上会发生什么呢?雷锋的衣服会不会湿透了?
会不会摔跤?发挥想象,说一说。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锋叔叔在哪里?在干什么?
一步一滑艰难地向前行走。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紧紧抱着迷路的孩子,
(课后第3题)
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
顺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3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我们可以联系句子里的另一个词语“大娘”来理解。年老的妇女才会被称为“大娘”,所以“年迈” 就是年老。这种方法就叫联系上下文。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荆棘:是一种植物,丛生于山野间的带刺小灌木。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晶莹” 就是光亮而透明。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作叫联系生活实际。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背大娘回家这一路容易吗?
背大娘回家的路上会发生什么呢?累了怎么办?荆棘扎伤了脚怎么办?发挥想象,说一说。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 。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锋叔叔在哪里?在干什么?
(课后第3题)
弓着背,背着年迈的大娘,汗水从他的额头上滴落下来,荆棘也划破了他的裤子,但他的步伐依然稳健。
读第3、4小节诗歌。
继续读课文,想一想: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寻觅
寻找
à
找到了雷锋叔叔,“我们”心情如何?
近义词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这句是全文的中心句,照应了开头。 两个“哪里” 一头一尾,说明了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
··
··
读“啊”时,稍微延长声调,表达出顿悟之意。用惊喜的语气读“终于找到了”。重读两个“哪里”,语速稍慢。
à
奉献爱心 乐于助人
雷锋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雷锋精神
雷锋叔叔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雷锋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们的身边其实也有像雷锋叔叔一样乐于助人的人,我们一起去找找他们吧!
我找到了身边的“雷锋”。
在社区为老人免费看病
在敬老院陪伴老人
在教室里辅导作业
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在马路上扶老人过马路
在大街上清扫垃圾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雷锋。
他正在教室里给同学讲题。
他正在大街上为大家清扫垃圾。
他正在社区里为居民免费看病。
他正在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座。
我找到了身边的“雷锋”。
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了大家,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每年的3月5日成为我国的“学雷锋日”。像这样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我们就称为“雷锋精神”,能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人,我们就称他为“雷锋”或者“活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