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7 21:24:22

文档简介

镇江市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2月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2025.2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
自从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古史辨运动兴起后,中国古史学界围绕着黄帝事迹是“神话的历
史化"还是“历史的神话化”这一问题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
所谓"神话的历史化”,就是认为黄帝本为天神,而后有一个被历史化的过程。持此观,点的
古史辨派学者使用的关健词是“神话”和“历史”,并兼及“"传说”。
按照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传说是以口传为特征的一种故事,它的内容包括神话和历史。
神话是否可以为古史研究采用,取决于其是否包含史实。从逻辑学角度来说,在文字记录没有
产生以前(口传时代),传说是神话和历史的属概念(上位概念)。同时,古史辨派学者认为
有些种话中有历史真实。随着文字记录的出现(文本时代),传说中的部分神话、历史内容开
始转化为文本。这一时期,由于新的历史记录大多以文本的形式直接产生,文字使用者还有可
能直接创造新的神话。这时候,传说和历史、神话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所谓“历史的神话化”,就是认为黄帝传说有历史的根基,其后进入神话,这是历史与神话
互渗的结果。从持此观点的学者一方来看,批评古史辨派阵营使用的关健词则是“传说”和“历
史”,而兼及“神话”,代表作品是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在徐旭生著作中,与古史辨派相比,“历史”的用法无别,“神话”的用法略有区别,“传
说”的用法则差别极大。就内涵而言,神话不含史实成分,传说则往往含有史实成分。这一阵
营,更多的站在西方“传说”的传统上。从概念关系来看,西方文献的传说与神话、历史是并
列关系,徐氏基于这种关系把这三个概念引申为了“进化论式”的历史分期概念(如下图),
试图以此证明古史辨派的观,点缺乏科学性。
神话
传说
历史
徐旭生先生的传说、神话、历史关系图
“传说”这一概念,折射着东西文化的碰撞。从语源来看,徐旭生使用的“传说”对应着英语
的legend,在西方文献中,legend多用于讲述英雄的不凡才能,它的含义与今天我们说的"传
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相近。然而,汉语文献固有的“传说”一词若要译作英文,其译称则因
语境差异而截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用汉语"传说”来翻译legend时,也势必会陷入内
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这种窘况即翻译界所称的“不可通约性”。当徐氏成为史学界批评古
史辨派疑古倾向的旗帜性人物时,学者们如果不能站在中西文化碰撞的高度指出徐氏著作中的
问题,·便难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要同时解决“黄帝是人是神”的问题和神话学在历史学、考古学研究中的地位问题,关飩就
试卷第1页,共8页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 (3 分)
2.C (3 分)
3.B (3 分)
4.A (3 分)
5.(5 分)
(1)两位作者都认可传说中有史实的成分。
(2)①正确理解“神话”“传说”“历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
②科学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注重对古代口头传说或书本文献的科学分析,寻求
原初的历史信息和线索。
③探索古史传说中历史方面的质素和核心,寻找史实线索,为重建中国古史传承
体系提供有力证据。
6.C (3 分)
7.D (3 分)
8.(6 分)
①一条线索是“她”看中医的过程:另一条线索是“她”对文旅产业发展理念转变的过程。
②两条线索相交于“醒头草”,彼此呼应,使情节发展更明晰,结构更集中紧凑。
③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多角度多层面表现社会生活。
④使人物形象更鲜明饱满、主题更丰富深刻。
9.(6 分)
①善于反省,接受建议。在老中医点拨和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后能反思自己做法的不足,
并接受人大代表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的建议。
②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前期做文旅宣传以网红打卡带货方式为主,当下分析
未来发展趋势,决定把文化与文旅产业相结合。
③抓住时机,因地制宜。当机立断,利用上巳节传统节日,开展文创活动,并组织课题
调研,邀请人大代表参加。
10. CDF (3 分)
11. A (3 分)
12. C (3 分)
13. (3 分)(1)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轨迹,都出自人的原因吗
(5 分)(2)从天地生人以来,治世和乱世,随即相互交替,没有离开仁义却能兴盛的,
也没有积累仁义却灭亡的。
14. (3 分) 记事翔实,春秋笔法(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补益巨大。
15. D (3 分)
16. (3 分)贾谊是一代贤臣,有着伟大的抱负和惊世的才华,但他的命运却是极为悲凉的,
一生坎坷无奈。
17. (14 分)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4)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8.A (3 分)
19.C (3 分)
20.B (3 分)
21.(6 分)
①如何在寒冷中生存
②为身体节省能量(或:以保存更多的能量)
③储存更多水分
四:作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