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化学反应与电能》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防止电池中渗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2.下面是有关各种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途径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家庭液化气灶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B.灯泡将电能全部转变为光能
C.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D.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变为电能
3.“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可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几种装置,其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③⑤⑦ B.③④⑤
C.④⑤⑦ D.②⑤⑥
4.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材料必须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5.某实验兴趣小组按下图装置实验后,所记录内容合理的是( )
实验记录 ①Cu为正极,Zn为负极; ②Zn质量减少,Cu质量增加; ③SO42-向Cu极移动; ④电子流向:由Zn经导线流入Cu片; ⑤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⑥正极反应式:Cu2++2e-===Cu。
A.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
6.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
A.负极,被氧化 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 D.正极,被氧化
7.如图是铅蓄电池构造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Pb板通过导线流向PbO2板
C.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Pb-2e-===Pb2+
D.电池工作时,H+移向PbO2板
8.如图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的pH增大
B.溶液中的Zn2+浓度增大
C.溶液中的SO42-浓度增大
D.溶液的密度增大
9.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A.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
B.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
C.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
D.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
10.X、Y、Z、W四种金属片浸在稀盐酸中,用导线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Y>X>W B.Z>X>Y>W
C.Z>Y>W>X D.Y>Z>X>W
11.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2Al+2NaOH+2H2O===2NaAlO2+3H2↑
B.2H2+O22H2O
C.Mg3N2+6H2O===3Mg(OH)2+2NH3↑
D.CH4+2O2CO2+2H2O
12.为将反应2Al+6H+===2Al3++3H2↑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列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铝条均已除去了氧化膜)( )
13.某科学探究小组为探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下列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相关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不连接时,该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铁片上有红色的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为负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被氧化,溶液中均有Fe2+生成
D.a和b用导线连接时,溶液中的Cu2+向铜电极移动
14.小颖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将图1装置的Zn、Cu直接接触,Cu片上能看到气泡产生
B.图2装置中SO42-向Cu片移动
C.若将图2中的Zn片改为Mg片,Cu片上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
D.图2与图3中正极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32时,Zn片减轻的质量相等
15.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若x轴表示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可以表示( )
①c(Ag+) ②c(NO3-) ③a棒的质量 ④b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质量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二、综合题
16.某同学为了探究原电池产生电流的过程,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1)打开K,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闭K,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K,溶液中阳离子向________(填“Zn”或“C”)极移动,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如图所示)。小心地往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
(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____(填字母)。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Fe片和石墨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稀H2SO4中,一组插入FeCl3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
(1)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是________(填字母)。
A.石墨、石墨 B.石墨、Fe片
C.Fe片、Fe片 D.Fe片、石墨
(2)写出插入稀H2SO4中形成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同)。
(3)写出插入FeCl3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于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在方框内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目前汽车上使用的铅蓄电池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____,铅蓄电池的正极是__________。
(2)铅蓄电池的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则负极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由__________生成________;正极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由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质溶液是H2SO4,那么在铅蓄电池中H+向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移动,SO42-向______(填“正”或“负”)极移动。
参考答案
1.B 2.B 3.A 4.B 5.B 6.B 7.C 8.C9.D 10.A 11.C 12.B 13.B 14.B 15.A
16.(1)锌棒上附着有红色固体
(2)碳棒上附着有红色固体
Zn-2e-===Zn2+
Zn+Cu2+===Zn2++Cu
(3)C Zn→C(或负极→正极)
16.(1)D (2)加入CuSO4溶液后,构成Fe-Ag原电池,铁溶解,质量减轻,Cu2+在银圈上得电子,生成的Cu沉积在银圈上,质量增加 (3)Fe+CuSO4===FeSO4+Cu
17.(1)A (2)2H++2e-===H2↑ (3)2Fe3++Fe===3Fe2+
18.(1)2Fe3++Cu===2Fe2++Cu2+
(2)
2Fe3++2e-===2Fe2+
Cu-2e-===Cu2+
19.(1)Pb PbO2
(2)氧化 Pb PbSO4 还原 PbO2 PbSO4
(3)正 负
第1页6.1.2《化学反应与电能》
学案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原电池的原理探究实验,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分析产生有关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变化,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及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现象和结构出发,设计探究方案,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反应原理,在探究中互利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能够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3、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探究新知】
一、原电池
【思考与交流】如何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教材实验6-3】
(1)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2)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观察、比较导线连接前后的现象。
(3)如图所示,用导线在锌片和铜片之间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
原电池实验
现象: 。
【提问】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讲解】
1.定义
。
2.电极
正极: 。
负极: 。
3.电极反应
电极材料 电极名称 电极反应式 发生的反应
Zn片
Cu片
电池总反应 (写离子方程式)
【小结】
负极→ 电子的一极→ 反应→活性强
正极→ 电子的一级→ 反应→活性弱
4.工作原理
原电池总反应式: 。
5.构成条件
理论上,自发的 反应均可构成原电池。
具体条件:
①具有 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
②两电极用导线相连插入 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
③自发自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简易电池的设计与制作
水果电池
简易电池
【练习】
一个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正确组合是( )
选择 A B C D
正极 Zn Cu Cu Fe
负极 Cu Zn Zn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溶液 H2SO4溶液 CuSO4溶液 HCl溶液
三、常见的化学电源
1.一次电池
锌锰干电池构造示意图
负极(Zn): ;
正极(C): ;
总反应: 。
2.二次电池
汽车用铅酸蓄电池
负极(Pb): 。
正极(PbO2): 。
总反应: 。
3.燃料电池
【小结】
【课堂练习】
1.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2.如下图所示,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路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
B.若两极分别为铁棒和石墨棒,则X为石墨棒,Y为铁棒
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若两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Y
3.燃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OH--4e-2H2O
C.电池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4.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NaOH溶液 偏向Mg
5 Al、Cu 浓硝酸 偏向Al
注:①实验均为常温下完成;②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为正极方向。试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指正极或负极) (填“相同”或“不同”)。
(2)根据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
①Al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
②石墨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
③电池总反应式为 。
(3)实验4中Al作 极,理由是 。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偏向Al的原因 。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铝在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有 。
5.某学习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A、B分别探究金属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过程中A烧杯内的溶液温度升高,B烧杯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B中Zn片是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Cu片上的现象是 ,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A、B装置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总能量,A装置中是将化学能转变为 ,B装置中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 。
(4)该小组同学反思原电池的原理,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原电池反应的过程中一定有电子转移
B.原电池装置需要2个电极
C.电极一定不能参加反应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以拆开在两极发生
参考答案
一、原电池
【思考与交流】设计一种装置使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在一定条件形成电流。
1.当锌片与铜片插入稀硫酸时,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无气泡产生。
2.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相连后,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3.串联电流表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
【提问】Zn比Cu活泼,用导线连在一起时,Zn片失去电子变成Zn2+进入溶液。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流向Cu片,溶液中的H+在电场作用下移向Cu片得电子被还原成H2。铜片:2H++2e-H2↑(还原反应)
【讲解】
1.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2.电子流入(或电流流出)的一极
电子流出(或电流流入)的一极
3.
电极材料 电极名称 电极反应式 发生的反应
Zn片 负极 Zn-2e-=Zn2+ 氧化反应
Cu片 正极 2H++2e-=H2↑ 还原反应
电池总反应 (写离子方程式) Zn+2H+=Zn2++H2↑(两个电极反应之和)
失去 氧化 得到 还原
4.(左侧)负极 氧化反应 Zn-2e-=Zn2+
(右侧)正极 还原反应 2H++2e-=H2↑
Zn+2H+=Zn2++H2↑
5.氧化还原 ①活泼性不同 ②电解质
二、简易电池的设计与制作
【练习】C
三、常见的化学电源
1.Zn-2e-=Zn2+
2MnO2+2N+2e-=Mn2O3+2NH3↑+H2O
Zn+2MnO2+2NH4Cl=ZnCl2+Mn2O3+2NH3↑+H2O
2.Pb+SO42--2e-=PbSO4
PbO2+4H++SO42-+2e-=PbSO4+2H2O
Pb+PbO2+4H++2SO42-2PbSO4+2H2O
【课堂练习】
1.B 2.D 3.B
4.(1)不同 (2)①负 Al-3e-=Al3+ ②正 ③2H++2e-=H2↑ ③2Al+6HCl=2AlCl3+3H2↑ (3)负 Mg和NaOH溶液不反应,Al和NaOH溶液反应,因此Al为负极 (4)常温下,Al与浓硝酸发生钝化 (5)金属活动性和电解质溶液
5.(1)Zn+2H+=Zn2++H2↑ (2)负 Zn-2e-=Zn2+ 有大量无色气泡产生 2H++2e-=H2↑ (3)大于 热能 电能 (4)ABD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