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回归夯实基础】2_3_5课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训练 即事感怀(原卷版+答案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回归夯实基础】2_3_5课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训练 即事感怀(原卷版+答案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8 11:52:20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语文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专题二 古诗词曲阅读
2_3 课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及训练
主题五 即事感怀
主题五 即事感怀
【常见意象】风、霜、烟(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夕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忧愁),落红、残红(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松、菊(坚贞高洁的品格)。
【主旨】抒发感慨,发表议论,表明心志等。
(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①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②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③聊逸豫④,功名得丧归时数⑤,莺解⑥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⑦教我辈无欢绪。
  【注释】①穰,即穰县。百花洲,在河南邓县城东南隅,大概是穰县县城的郊区。②浦:水滨。③山翁:指范仲淹自己。④逸豫:闲适安乐。⑤时数:命运。⑥解:会,懂得。⑦争: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怎么”。
  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到邓县做知府。任职期间,在前人营建的基础上,重整了百花洲、览秀亭,新建了春风阁、文昌阁和花洲书院。
1.“恍然身入桃源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对百花洲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游览百花洲的悠闲、惬意之情;像陶渊明一样的归隐之情。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结合词的内容说说词人是否做到了。
词人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被贬期间,词人为百姓重整了百花洲、览秀亭,新建了春风阁、文昌阁和花洲书院,与百姓同乐;在被贬时依然保持快乐的情绪,认为功名的“得”和“失”命中注定,不必在意。
【参考译文】
  满城人开始身着罗绮,春天快要结束,不如去百花洲上,看看有没有没开尽的野花,洲岸的婀娜和野花的妩媚互相映衬。看不到花的尽处和岸的尽处,仿佛是漫步在“桃花源”里的小路。
  (我虽然忧国忧民)请不要责怪山翁我偶尔寻一点欢乐,功名的“得”和“失”乃是时运注定,连那黄莺都懂得唱新声,花蝶都懂得新舞,那都是上天赋予它们的本能,怎么能要求我辈就没有欢乐的情绪呐!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感 事
滕 毅
虎战龙争二十秋,江秋日夜自东流。
道旁无语王孙泣,天际含颦①帝子愁。
苜蓿②风烟空壁垒③,蒹葭霜露满汀洲④。
多情惟有西山月,永夜依依照白头。
  【注释】①含颦:皱眉。形容哀愁。②苜蓿(mù xu):一种草类。③壁垒:古时军营的围,泛指防御工事。④汀洲:水中小洲。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标题提示我们,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生活中的某事来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B.首联“虎”“龙”比喻当时的英雄豪杰,“虎战龙争”写出了二十年来群雄角逐,战事连绵不断的情形。
C.颔联延续上一联内容,“泣”“愁”二字写实,呼应了“无语”“含颦”,展现了“王孙”“帝子”的悲苦形象。
D.颈联写景,植物的繁茂与壁垒的空无一物形成鲜明对比,并以此营造了深邃沉郁的意境。
C
【解析】C.“展现了‘王孙’‘帝子’的悲苦形象”错误。颔联“道旁无语王孙泣,天际含颦帝子愁”既写出了世事的巨大变化,也透露出诗人的无限感伤、惆怅之情。
4.请根据你对诗的理解,填写下面的表格。
内容   该诗所记为秋景。先写“江流”,然后描写壁垒中、汀洲上的各种植物,颈联中“______”一词,亦能明确“秋”之节令。尾联再借________这一意象,用______的修辞,衬托出诗人情感的深沉厚重。
诗情   即事感怀类作品可以表现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可以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等。综合来看,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霜露
西山月
拟人
世事沧桑(或物是人非)的感伤惆怅之情
【参考译文】
  二十年来群雄逐鹿,战事连连不断,江波仍滚滚东流,不舍昼夜。路旁无人言语,即使是王爵子孙也在哭泣,天边的云也像在皱眉,即使是帝王子女也十分哀愁。苜蓿草在军营围墙外肆意生长随风摇摆,生长在水中小洲的芦苇叶上落满霜露。只有西山升起的明月,整夜不离不弃,将皎洁的月光洒满我的白发。
(三)阅读下面古诗, 回答问题。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①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③云相逐。
  【注释】①汲:取水。②欸(ǎi)乃:一说是摇橹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
③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云无心以出岫”。
链接材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本诗约写于诗人贬谪永州移居冉溪后。
5.诗歌前四句描述了渔翁夜宿西岩、__________、__________、日出打鱼的生活场景。第四句诗中的“____”字巧妙地将色与声关联,富有动感,奇趣横生。
晓汲清湘
燃竹做饭
绿
6.柳宗元在永州写下的《江雪》和《渔翁》二诗,都塑造了渔翁的形象。在《渔翁》中,诗人借渔翁的生活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心境;《江雪》则通过描绘千山万径、人鸟绝迹的景象,以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遭受打击之后__________的心境。
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
求超脱
抑郁苦闷
【参考译文】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烟消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的白云相互追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_3_5课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训练 即事感怀
【常见意象】风、霜、烟(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夕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忧愁),落红、残红(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松、菊(坚贞高洁的品格)。
【主旨】抒发感慨,发表议论,表明心志等。
(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①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②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③聊逸豫④,功名得丧归时数⑤,莺解⑥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⑦教我辈无欢绪。
  【注释】①穰,即穰县。百花洲,在河南邓县城东南隅,大概是穰县县城的郊区。②浦:水滨。③山翁:指范仲淹自己。④逸豫:闲适安乐。⑤时数:命运。⑥解:会,懂得。⑦争: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怎么”。
  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到邓县做知府。任职期间,在前人营建的基础上,重整了百花洲、览秀亭,新建了春风阁、文昌阁和花洲书院。
1.“恍然身入桃源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对百花洲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游览百花洲的悠闲、惬意之情;像陶渊明一样的归隐之情。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结合词的内容说说词人是否做到了。
词人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被贬期间,词人为百姓重整了百花洲、览秀亭,新建了春风阁、文昌阁和花洲书院,与百姓同乐;在被贬时依然保持快乐的情绪,认为功名的“得”和“失”命中注定,不必在意。
【参考译文】
  满城人开始身着罗绮,春天快要结束,不如去百花洲上,看看有没有没开尽的野花,洲岸的婀娜和野花的妩媚互相映衬。看不到花的尽处和岸的尽处,仿佛是漫步在“桃花源”里的小路。
  (我虽然忧国忧民)请不要责怪山翁我偶尔寻一点欢乐,功名的“得”和“失”乃是时运注定,连那黄莺都懂得唱新声,花蝶都懂得新舞,那都是上天赋予它们的本能,怎么能要求我辈就没有欢乐的情绪呐!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感 事
滕 毅
虎战龙争二十秋,江秋日夜自东流。
道旁无语王孙泣,天际含颦①帝子愁。
苜蓿②风烟空壁垒③,蒹葭霜露满汀洲④。
多情惟有西山月,永夜依依照白头。
  【注释】①含颦:皱眉。形容哀愁。②苜蓿(mù xu):一种草类。③壁垒:古时军营的围,泛指防御工事。④汀洲:水中小洲。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标题提示我们,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生活中的某事来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B.首联“虎”“龙”比喻当时的英雄豪杰,“虎战龙争”写出了二十年来群雄角逐,战事连绵不断的情形。
C.颔联延续上一联内容,“泣”“愁”二字写实,呼应了“无语”“含颦”,展现了“王孙”“帝子”的悲苦形象。
D.颈联写景,植物的繁茂与壁垒的空无一物形成鲜明对比,并以此营造了深邃沉郁的意境。
【解析】C.“展现了‘王孙’‘帝子’的悲苦形象”错误。颔联“道旁无语王孙泣,天际含颦帝子愁”既写出了世事的巨大变化,也透露出诗人的无限感伤、惆怅之情。
4.请根据你对诗的理解,填写下面的表格。
内容   该诗所记为秋景。先写“江流”,然后描写壁垒中、汀洲上的各种植物,颈联中“ 霜露 ”一词,亦能明确“秋”之节令。尾联再借 西山月 这一意象,用 拟人 的修辞,衬托出诗人情感的深沉厚重。
诗情   即事感怀类作品可以表现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可以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等。综合来看,这首诗表达了 世事沧桑(或物是人非)的感伤惆怅之情 。
【参考译文】
  二十年来群雄逐鹿,战事连连不断,江波仍滚滚东流,不舍昼夜。路旁无人言语,即使是王爵子孙也在哭泣,天边的云也像在皱眉,即使是帝王子女也十分哀愁。苜蓿草在军营围墙外肆意生长随风摇摆,生长在水中小洲的芦苇叶上落满霜露。只有西山升起的明月,整夜不离不弃,将皎洁的月光洒满我的白发。
(三)阅读下面古诗, 回答问题。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①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③云相逐。
  【注释】①汲:取水。②欸(ǎi)乃:一说是摇橹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③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云无心以出岫”。
链接材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本诗约写于诗人贬谪永州移居冉溪后。
5.诗歌前四句描述了渔翁夜宿西岩、 晓汲清湘 、 燃竹做饭 、日出打鱼的生活场景。第四句诗中的“ 绿 ”字巧妙地将色与声关联,富有动感,奇趣横生。
6.柳宗元在永州写下的《江雪》和《渔翁》二诗,都塑造了渔翁的形象。在《渔翁》中,诗人借渔翁的生活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当时 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 的心境;《江雪》则通过描绘千山万径、人鸟绝迹的景象,以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遭受打击之后 抑郁苦闷 的心境。
【参考译文】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烟消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的白云相互追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_3_5课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训练 即事感怀
【常见意象】风、霜、烟(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夕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忧愁),落红、残红(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松、菊(坚贞高洁的品格)。
【主旨】抒发感慨,发表议论,表明心志等。
(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①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②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③聊逸豫④,功名得丧归时数⑤,莺解⑥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⑦教我辈无欢绪。
  【注释】①穰,即穰县。百花洲,在河南邓县城东南隅,大概是穰县县城的郊区。②浦:水滨。③山翁:指范仲淹自己。④逸豫:闲适安乐。⑤时数:命运。⑥解:会,懂得。⑦争: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怎么”。
  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到邓县做知府。任职期间,在前人营建的基础上,重整了百花洲、览秀亭,新建了春风阁、文昌阁和花洲书院。
1.“恍然身入桃源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对百花洲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游览百花洲的悠闲、惬意之情;像陶渊明一样的归隐之情。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结合词的内容说说词人是否做到了。
词人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被贬期间,词人为百姓重整了百花洲、览秀亭,新建了春风阁、文昌阁和花洲书院,与百姓同乐;在被贬时依然保持快乐的情绪,认为功名的“得”和“失”命中注定,不必在意。
【参考译文】
  满城人开始身着罗绮,春天快要结束,不如去百花洲上,看看有没有没开尽的野花,洲岸的婀娜和野花的妩媚互相映衬。看不到花的尽处和岸的尽处,仿佛是漫步在“桃花源”里的小路。
  (我虽然忧国忧民)请不要责怪山翁我偶尔寻一点欢乐,功名的“得”和“失”乃是时运注定,连那黄莺都懂得唱新声,花蝶都懂得新舞,那都是上天赋予它们的本能,怎么能要求我辈就没有欢乐的情绪呐!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感 事
滕 毅
虎战龙争二十秋,江秋日夜自东流。
道旁无语王孙泣,天际含颦①帝子愁。
苜蓿②风烟空壁垒③,蒹葭霜露满汀洲④。
多情惟有西山月,永夜依依照白头。
  【注释】①含颦:皱眉。形容哀愁。②苜蓿(mù xu):一种草类。③壁垒:古时军营的围,泛指防御工事。④汀洲:水中小洲。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标题提示我们,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生活中的某事来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B.首联“虎”“龙”比喻当时的英雄豪杰,“虎战龙争”写出了二十年来群雄角逐,战事连绵不断的情形。
C.颔联延续上一联内容,“泣”“愁”二字写实,呼应了“无语”“含颦”,展现了“王孙”“帝子”的悲苦形象。
D.颈联写景,植物的繁茂与壁垒的空无一物形成鲜明对比,并以此营造了深邃沉郁的意境。
【解析】C.“展现了‘王孙’‘帝子’的悲苦形象”错误。颔联“道旁无语王孙泣,天际含颦帝子愁”既写出了世事的巨大变化,也透露出诗人的无限感伤、惆怅之情。
4.请根据你对诗的理解,填写下面的表格。
内容   该诗所记为秋景。先写“江流”,然后描写壁垒中、汀洲上的各种植物,颈联中“ 霜露 ”一词,亦能明确“秋”之节令。尾联再借 西山月 这一意象,用 拟人 的修辞,衬托出诗人情感的深沉厚重。
诗情   即事感怀类作品可以表现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可以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等。综合来看,这首诗表达了 世事沧桑(或物是人非)的感伤惆怅之情 。
【参考译文】
  二十年来群雄逐鹿,战事连连不断,江波仍滚滚东流,不舍昼夜。路旁无人言语,即使是王爵子孙也在哭泣,天边的云也像在皱眉,即使是帝王子女也十分哀愁。苜蓿草在军营围墙外肆意生长随风摇摆,生长在水中小洲的芦苇叶上落满霜露。只有西山升起的明月,整夜不离不弃,将皎洁的月光洒满我的白发。
(三)阅读下面古诗, 回答问题。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①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③云相逐。
  【注释】①汲:取水。②欸(ǎi)乃:一说是摇橹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③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云无心以出岫”。
链接材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本诗约写于诗人贬谪永州移居冉溪后。
5.诗歌前四句描述了渔翁夜宿西岩、 晓汲清湘 、 燃竹做饭 、日出打鱼的生活场景。第四句诗中的“ 绿 ”字巧妙地将色与声关联,富有动感,奇趣横生。
6.柳宗元在永州写下的《江雪》和《渔翁》二诗,都塑造了渔翁的形象。在《渔翁》中,诗人借渔翁的生活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当时 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 的心境;《江雪》则通过描绘千山万径、人鸟绝迹的景象,以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遭受打击之后 抑郁苦闷 的心境。
【参考译文】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烟消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的白云相互追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