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_3_6课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训练 咏史怀古
【常见意象】前代的都城有咸阳、长安、金陵、洛阳、汴京等;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有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等;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有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等;特定的历史朝代有六朝、吴国、隋代、南唐后蜀等。
【主旨】吊古伤今,对比失落,借古讽今,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
【常用手法】一般是先叙事后写景,以景衬情,极力铺垫;正反对比,侧面烘托;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题木兰庙
杜 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①。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②。
【注释】①画眉:描眉,这里指梳妆打扮。②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木兰是北方人,本与黄州无关,因木兰山木兰县之名与木兰相同,于是有人立庙于此,以祀木兰。杜牧也曾来此游赏,作了一首《题木兰庙》。
1.诗句“梦里曾经与画眉”采用了 虚实结合 的写作技巧,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借取《木兰诗》中“ 当窗理云鬓 , 对镜帖花黄 ”的场景,感受木兰的女儿本色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王昭君舍身报国的敬慕之情。
【参考译文】
手挽强弓南征北战扮作男子汉,但是梦中曾经和女伴们一起给眉毛描纹。有多少次思念着回故乡还手持酒杯,到拂云堆上去祭王昭君。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登 楼
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①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②。
【注释】①后主:刘禅。当朝统治者重用宦官造成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相似。②梁甫吟: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这里的“梁甫吟”即指这首诗。
诗人作此诗时,吐蕃入侵,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
3.《春望》中“感时花溅泪”一句和《登楼》中“ 花近高楼伤客心 ”(用原文诗句填空)一句都使用了 移情于物 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灾难的伤感。
4.颔联中“锦江春色来天地”一句中的“来”字好在哪里?请作简要赏析。
“来”即“来临”,这句话是说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迎面扑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参考译文】
登上高楼满怀伤感看繁花,万方多艰难令人触目惊心。在这战乱时候我登上此楼,世事如玉垒山变幻的浮云。圣朝就像北极星永保气运,盗寇侵河山只能徒劳兴叹。可怜后主只剩祠庙可归还,姑且在黄昏时吟诵《梁甫吟》。
(三)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作为一首怀古诗,本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
5.本诗的第一、二两句描绘了 越王及其战士胜利归来 的画面,表达了 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 之情。
6.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要赏析。
诗人选取了越王班师回朝,气势雄壮和宫殿荒凉,只有鹧鸪飞落两个镜头,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
【参考译文】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凯旋,六千义士都衣锦封官。当初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而今只有鹧鸪飞落在断壁残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_3_6课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训练 咏史怀古
【常见意象】前代的都城有咸阳、长安、金陵、洛阳、汴京等;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有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等;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有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等;特定的历史朝代有六朝、吴国、隋代、南唐后蜀等。
【主旨】吊古伤今,对比失落,借古讽今,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
【常用手法】一般是先叙事后写景,以景衬情,极力铺垫;正反对比,侧面烘托;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题木兰庙
杜 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①。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②。
【注释】①画眉:描眉,这里指梳妆打扮。②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木兰是北方人,本与黄州无关,因木兰山木兰县之名与木兰相同,于是有人立庙于此,以祀木兰。杜牧也曾来此游赏,作了一首《题木兰庙》。
1.诗句“梦里曾经与画眉”采用了 虚实结合 的写作技巧,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借取《木兰诗》中“ 当窗理云鬓 , 对镜帖花黄 ”的场景,感受木兰的女儿本色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王昭君舍身报国的敬慕之情。
【参考译文】
手挽强弓南征北战扮作男子汉,但是梦中曾经和女伴们一起给眉毛描纹。有多少次思念着回故乡还手持酒杯,到拂云堆上去祭王昭君。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登 楼
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①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②。
【注释】①后主:刘禅。当朝统治者重用宦官造成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相似。②梁甫吟: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这里的“梁甫吟”即指这首诗。
诗人作此诗时,吐蕃入侵,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
3.《春望》中“感时花溅泪”一句和《登楼》中“ 花近高楼伤客心 ”(用原文诗句填空)一句都使用了 移情于物 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灾难的伤感。
4.颔联中“锦江春色来天地”一句中的“来”字好在哪里?请作简要赏析。
“来”即“来临”,这句话是说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迎面扑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参考译文】
登上高楼满怀伤感看繁花,万方多艰难令人触目惊心。在这战乱时候我登上此楼,世事如玉垒山变幻的浮云。圣朝就像北极星永保气运,盗寇侵河山只能徒劳兴叹。可怜后主只剩祠庙可归还,姑且在黄昏时吟诵《梁甫吟》。
(三)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作为一首怀古诗,本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
5.本诗的第一、二两句描绘了 越王及其战士胜利归来 的画面,表达了 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 之情。
6.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要赏析。
诗人选取了越王班师回朝,气势雄壮和宫殿荒凉,只有鹧鸪飞落两个镜头,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
【参考译文】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凯旋,六千义士都衣锦封官。当初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而今只有鹧鸪飞落在断壁残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5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语文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专题二 古诗词曲阅读
2_3 课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及训练
主题六 咏史怀古
【常见意象】前代的都城有咸阳、长安、金陵、洛阳、汴京等;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有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等;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有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等;特定的历史朝代有六朝、吴国、隋代、南唐后蜀等。
【主旨】吊古伤今,对比失落,借古讽今,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
【常用手法】一般是先叙事后写景,以景衬情,极力铺垫;正反对比,侧面烘托;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题木兰庙
杜 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①。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②。
【注释】①画眉:描眉,这里指梳妆打扮。②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木兰是北方人,本与黄州无关,因木兰山木兰县之名与木兰相同,于是有人立庙于此,以祀木兰。杜牧也曾来此游赏,作了一首《题木兰庙》。
1.诗句“梦里曾经与画眉”采用了__________的写作技巧,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借取《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感受木兰的女儿本色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王昭君舍身报国的敬慕之情。
虚实结合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参考译文】
手挽强弓南征北战扮作男子汉,但是梦中曾经和女伴们一起给眉毛描纹。有多少次思念着回故乡还手持酒杯,到拂云堆上去祭王昭君。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登 楼
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①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②。
【注释】①后主:刘禅。当朝统治者重用宦官造成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相似。②梁甫吟: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这里的“梁甫吟”即指这首诗。
诗人作此诗时,吐蕃入侵,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
3.《春望》中“感时花溅泪”一句和《登楼》中“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诗句填空)一句都使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灾难的伤感。
花近高楼伤客心
移情于物
4.颔联中“锦江春色来天地”一句中的“来”字好在哪里?请作简要赏析。
“来”即“来临”,这句话是说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迎面扑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
热爱。
【参考译文】
登上高楼满怀伤感看繁花,万方多艰难令人触目惊心。在这战乱时候我登上此楼,世事如玉垒山变幻的浮云。圣朝就像北极星永保气运,盗寇侵河山只能徒劳兴叹。可怜后主只剩祠庙可归还,姑且在黄昏时吟诵《梁甫吟》。
(三)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作为一首怀古诗,本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
5.本诗的第一、二两句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之情。
6.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要赏析。
诗人选取了越王班师回朝,气势雄壮和宫殿荒凉,只有鹧鸪飞落两个镜头,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
越王及其战士胜利归来
胜利者
的喜悦和骄傲
【参考译文】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凯旋,六千义士都衣锦封官。当初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而今只有鹧鸪飞落在断壁残垣。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